白檵木,一種金縷梅科植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檵木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科:金縷梅科
- 屬:金縷梅科檵木屬
- 種:白檵木
- 分布區域:長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北回歸線以北地區。 印度北部也有分布。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白檵木,金縷梅科檵木屬灌木,稀為小喬木,高達12米,徑30厘米;小枝有銹色星狀毛。葉革質,卵形,長1.5-6厘米,寬1.5-2.5厘米,頂端銳尖,基部偏斜而圓,全緣,下面密生星狀柔毛;葉柄長2-5毫米。苞片線形,萼筒有星狀毛,萼齒卵形;花瓣白色,線形,長1-2厘米;雄蕊4,花絲極短,退化雄蕊與雄蕊互生,鱗片狀。蒴果褐色,近卵形,長約1厘米,有星狀毛,2瓣裂,每瓣2淺裂;種子長卵形,長4-5毫米。花期5月,果期8月。
生長環境
喜陰植物,但不排斥陽光。
分布範圍
產於長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北回歸線以北地區。印度北部也有分布。多生於山野及丘陵灌叢中。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白檵木生長緩慢,但長盛不衰,上千年的古樹依然能開花結果;它的樹皮在損傷95%以上的情況下,依然可以再生。
木材堅實耐用;核和葉含鞣質,可提栲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