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城遺址

白帝城遺址

白帝城遺址,位於重慶市奉節縣夔門街道辦事處瞿塘峽社區、白帝鎮紫陽村,坐落在“眾水匯涪萬,瞿塘爭一門”的夔門西口,“據荊楚之上游,為巴蜀之喉吭”,憑高控深,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自戰國以降,先後建立過捍關、江關、赤岬城、巴東郡、夔州都督府、夔州路、瞿塘關等以軍事防禦功能為主的重鎮,尤以宋元戰爭時期修建的白帝城規模最大。

白帝城遺址本體占據雞公山、馬嶺、白帝山“兩山夾一嶺”的險要地形,面積約1.5平方千米。城址平面不規整,略呈馬形,由白帝、下關、子陽三城相連而成,外城牆長約6100米。子陽城皇殿台和校場壩以南沿山脊至長江各築有一道“一”字城牆,皇殿台南側一字城牆長約680米,校場壩一字城牆已塌毀。發現了南宋時期的火藥及17枚保存完好的火器鐵火炮,應為中國考古所見最早的火藥與最完整的鐵火炮實物,填補了中國南宋火藥與火器共存發現的考古空白。

2019年10月7日,白帝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包括白帝城遺址在內的宋元山城遺址已向國家文物局申請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爭取早日能夠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帝城遺址
  • 外文名:Baidicheng Site
  • 地理位置:重慶市奉節縣夔門街道辦事處瞿塘峽社區、白帝鎮紫陽村
  • 所處時代:南宋
  • 占地面積:約 1.5 km 
  • 保護級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編號:8-0126-1-126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歷史文化,文物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

歷史沿革

1976~1994年,重慶市博物館、白帝城文管所、四川省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學考古系三峽工作隊等單位對遺址開展了考古調查和小面積試掘工作。
白帝城遺址
白帝城遺址位置示意圖
1998~2005年,重慶市文物考古所(現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以三峽工程文物保護為契機,以白帝城遺址為重點開展宋元戰爭山城防禦體系的考古工作。
2013~2020年,為配合重慶後續三峽大遺址白帝城遺址的保護,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現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中山大學、荊州博物館、奉節縣白帝城文管所、奉節縣文物保護管理中心等單位對白帝城遺址開展了六次系統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方式主要以實地踏查、探溝試掘和局部發掘為主。通過調查和局部發掘獲得的線索過於零散,不利於整體把握和廓清遺址的內涵。
2021年4月至10月,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奉節縣文物保護管理中心聯合對白帝城白帝村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

遺址特點

  • 綜述
白帝城遺址本體占據雞公山、馬嶺、白帝山“兩山夾一嶺”的險要地形,面積約1.5平方千米。城址平面不規整,略呈馬形,由白帝、下關、子陽三城相連而成,外城牆長約6100米。子陽城皇殿台和校場壩以南沿山脊至長江各築有一道“一”字城牆,皇殿台南側一字城牆長約680米,校場壩一字城牆已塌毀。若以校場壩一字城牆與長江天塹作為城址西界,則城址圍合面積約1.3平方千米;若以白帝城、下關城和子陽城三城相連的外城圈計算,則城址圍合面積約0.65平方千米。其中,子陽城城圈長約3600米,圍合面積約22萬平方米;白帝城、下關城城圈長約3567米,圍合面積43.8萬平方米。
城牆多依山脊走勢而建,沿線設定有城門、墩台類防禦設施。已發現城門11座,其中3座有瓮城;墩台5座,均分布於沿北門溝、草堂河一線。城內子陽城、白帝城修建有防禦性的台狀內城,子陽城自西往東依次營建有樊家台、中間台、寨子、皇殿台四座台城,深刻凸顯出子陽城作為陸路攻防體系中前哨陣地的軍事特質。白帝山頂順山脊又築有內城,充分利用長江天塹和馬嶺的特殊地形以達到控扼夔門的軍事目的。
下關城遺址區、子陽城外坡片區勘探新發現戰國至明清時期墓葬135座,包括土坑墓116座、土洞墓13座、磚室墓5座、崖墓1座。其中,戰國至漢代土坑墓94座、磚室墓4座、崖墓1座,唐代土洞墓13座,唐宋土坑墓14座,明代土坑墓5座、磚室墓1座,清代土坑墓3座。在下關城西側勘探發現宋代夯土包石城牆1段,長約195米,寬約5-8米。在子陽城皇殿台東北部山脊末端及東南部山脊中部、北城牆狗望台沿線新發現宋代凸字形石砌城門4座。在大北門外側勘探發現瓮城1座,瓮城牆現存約136米,寬約6米,占地面積約2300平方米,是白帝城已發現的規模最大的瓮城遺址。
白帝城遺址
下關城大北門及外側瓮城布局示意圖
白帝城遺址存留有戰國、漢、三國、東晉、唐、五代、北宋、南宋、明、清不同時期的遺存,類型豐富,年代序列完整,特別是三國巴東郡、唐夔州、宋夔州路、南宋白帝城、明瞿塘衛等各時期城址疊壓分布,是峽江地區古代城址發展演變的重要見證。
陳家包建築基址坐西北朝東南,方向為北偏西9°,揭露部分南北最長處45米,東西最寬處46米,四周均未至建築基址邊界,建築體量較大。建築基址均為夯土包石台基建築,由南往北揭露有逐級抬升的四級台基,前後兩級台基各構成一進院落,中軸線甬道有意識偏左,建築規劃呈左窄右寬的空間格局,台基外圍北、東、西三面以高台基址圍合,形成兩進封閉的院落布局。
白帝城遺址
圖為在陳家包發掘區的瞿塘衛右千戶所核心建築
初步勘探顯示,陳家包建築基址區分布面積逾6000平方米,已發掘面積1183平方米,清理有房址、天井、道路、排水溝等45處遺蹟,出土以陶瓷器為主的遺物371件。根據墊土和廢棄堆積內出土的青花瓷碗特徵來看,該組建築建造於明代中後期,廢棄於明代崇禎年間。基址主體建築為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遵循“前朝後寢”的規劃原則,以甬道為軸線形似“工字殿”建築布局,用方磚、條磚墁地的方式營造,結合相關史料和建築群前方保存的“重建瞿塘衛右千戶所碑”的碑文,專家初步認定為明代瞿塘衛右千戶所公署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極大可能是聽政堂、寢息退思堂等核心建築。

文物遺存

白帝城遺址出土了大量器物標本。揭露遺蹟以南宋城防設施為主,遺物包括陶、瓷、銅、鐵、石、骨、琉璃諸類,器物類型多樣,包括燈盞、銅帽頂等。年代涵蓋漢至六朝、南宋、明、清各個時期,尤以南宋時期的各類兵器較為豐富,包括鐵雷、鐵箭鏃、鐵矛、鐵鐓、鐵兵器構件、銅弩機、礌石等。
陳家包建築基址區出土的明代遺物主要見於排水溝和天井內,出土遺物以陶板瓦、陶條磚、陶方磚、陶瓦當、陶滴水、柱礎石等建築材料為主,以及青花瓷碗、青花瓷杯、金簪、銅耳勺等小件器物。其中,在9號排水溝內出土1套共8件青花蘭草、萊菔菜紋瓷碗,8號排水溝內出土1件“大明成化年造”青花瓷“喜”字碗。

歷史文化

綜合文獻記載和考古成果,對宋代白帝城的變遷做一初步推測:
宋淳祐二年(1242年),趙武重築白帝城,其西北界應為下關城西城牆,在勘探西城牆夯土時發現下層夯土與子陽城區域的城牆夯土在成分和營造方式上存在明顯區別,而與馬嶺區域的城牆夯土相似,夯土緻密度較高,層次極其明顯,應為版築而成,與《宋史全文》所載“酬夔城版築之勞也”相符。
白帝城遺址
宋代白帝城布局及變遷過程推測圖
宋寶祐四年(1255年),韓宣所築瞿塘關城,“西南近江,城於江滸,則賊舟楫不能越。東北近山,城于山嵓,則賊矢石不能加”,可見韓宣在規劃城池時已吸取了昔日白帝城被蒙(元)軍從後方陸路破防的慘痛教訓,將居高臨下的皇殿台一線納入城防計畫,沿皇殿台西南、東北部山脊修築城牆,布設瓮城、城門等多重防禦設施。
最後一次大的城池拓展,就是將樊家台至校場壩一線的山體納入城址範圍,根據宋《蜀川勝概圖》及歷史地理學者的研究,這片區域即為宋代的臥龍山,宋景定四年(1263年),徐宗武為加強夔州後方城防所建的臥龍山堡囿,自此白帝城的城防布局更加完善,史料中再無從後方破城的記載,直至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降元後廢棄。

文物價值

白帝城遺址發現了南宋時期的火藥及17枚保存完好的火器鐵火炮,其年代不晚於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應為中國考古所見最早的火藥與最完整的鐵火炮實物,填補了中國南宋火藥與火器共存發現的考古空白。結合白帝城遺址內既往發現的陶火藥罐、模具看,白帝城已構成了宋代火器製造和使用的證據鏈,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火藥套用於古代軍事的一次重大發現,對火器的製造和發展史研究乃至古代火藥技術史、兵器史、戰爭史、科技史的研究意義極大,同時,證實了宋元戰爭時期是冷兵器向熱兵器過渡的重要階段,對軍事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歷史價值。
明代瞿塘衛右千戶所的發現有力證明了白帝城遺址自漢、六朝、唐、宋元、明不同時期都是扼守夔門天險的軍事重鎮,進一步豐富了白帝城遺址的內涵,彰顯了白帝城在歷史上“東控荊楚、西扼巴蜀”的重要戰略地位;其次,瞿塘衛右千戶所大型建築基址的發現,豐富了明代的衛所材料,對研究明代的衛所制度、衛所公署建築布局與營造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保護措施

2019年10月7日,白帝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包括白帝城遺址在內的宋元山城遺址已向國家文物局申請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爭取早日能夠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旅遊信息

白帝城遺址位於重慶市奉節縣夔門街道辦事處瞿塘峽社區、白帝鎮紫陽村。
重慶奉節白帝城·瞿塘峽景區
自駕:經渝宜高速公路到奉節夔門下道,經奉節新縣城到白帝城,全程大約400千米,共4小時車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