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宗仁

白宗仁

白宗仁(PAI TSUNG-JEN) 1961年出生於台灣省台中縣大甲鎮。1985年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國畫組,1999年獲美國密蘇里州FONTBONNE UNIVERSITY藝術碩士,2008年考入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學博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宗仁
  • 外文名:PAI TSUNG-JEN
  • 出生地:台灣省台中縣大甲鎮
  • 出生日期:1961年
白宗仁教授簡介,白宗仁教授經歷,白宗仁藝術創作風格,白宗仁教授作品集,白宗仁水墨藝術畫集--台灣經典山水寫生<一>,白宗仁水墨藝術畫集--大陸風光寫生<二>,白宗仁水墨藝術畫集--潑墨山水<三>,白宗仁水墨藝術畫集--四季風光(四),白宗仁教授個展,白宗仁教授參展,名家點評,洛華笙(台灣著名藝評家),歐豪年(著名國畫大師),歐豪年教授寫序,張瑞濱(國父紀念館館長),

白宗仁教授簡介

1983全國青年書畫比賽大專組國畫第一名,1984馬壽華國畫創作獎,1985全國藝文競賽國畫第二名,2005 榮獲第46屆中國文藝獎章(水墨畫)。 2010年6月加入兩岸八位大師創作團隊聯手創作<<新富春山居圖>>,2011年6月團隊歷時一年創作完成<<新富春山居圖>>。多次參加國內外大型美展,均得到優異佳績,作品並應邀出展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美國、法國、波蘭、俄羅斯、約旦、中國及海峽兩岸名家展覽等國際藝術展中,成為當代中青輩藝術家期待的耀眼明星。移動圖片
白宗仁

白宗仁教授經歷

現任亞東技術學院學生輔導中心主任、兼任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美教系、國立國父紀念館典藏品審查委員、國立國父紀念館策展諮詢委員、國立中正紀念堂、佛光山美術館展覽評審委員,中華兩岸文化藝術基金會秘書長、亞細亞水墨聯盟台灣區副總會長、亞細亞水墨聯盟台灣區副總會長/亞細亞水墨交流展評審委員/全國藝文競賽、全國學生美展、全國青年書畫比賽、亞太國際墨彩藝術聯盟畫展、亞細亞水墨交流展等各項比賽評審委員。

白宗仁藝術創作風格

白宗仁自幼天資敏悟,好學不倦,得名師教導,在繪畫方面表現優異。尤以國畫大師歐豪年教授對其教導和影響最深,同時又博採各家所長,吸取各家精華。早習傳統馬、夏勁健的筆墨,融會貫通,並研習蘇峰男先生山水式,故凡山石坡岸皴理朗然、水波時興、輕嵐乍現,抒情寫景任慕山仰水之藝性,作品「山光物態弄春暉」可為代表。1985年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受教於歐豪年、江兆申、黃磊生、江明賢、田曼詩、吳學讓、李大木、锺正山、周士心…等名師。尤得力於歐豪年老師用筆、用水之法。既蒙二法之濟,故縱筆寫景寫情更見精進, 「七星山頭秋茫茫」中裊裊煙雲、磊磊烏石秋蘆乃非備茲筆、水二者不辦。1999年獲美國密蘇里州FONTBONNE UNIVERSITY藝術碩士。
生肖屬牛的白宗仁,常以牛的精神自勉,要求自己勤奮不倦、腳踏實地、穩步向前。為求階段性的突破,他前往美國深造。當前衛的、現代的西方藝術表現形式強烈衝擊著傳統水墨。白宗仁不斷省思反芻,如何保有傳統水墨 ,同時吸納現代性,在繼承傳統繪畫的生命中 ,能感應到新時代的訊息,賦予水墨新的活力,是此一時期蘊釀尋求的轉變。白宗仁擅長攝影,對光與影的體會當然也不僅來自西方繪畫的“移植”,而是從攝影中借鑑了許多原理,在具體表現手法上,將傳統意義上的“留白”不再局限於“虛空”,也不是使“留白”毫無保留地轉換成光影,而是巧妙地使兩者結合起來,在必要時會使用水墨實驗中的技法,在需要“留白”的地方進行技術上的處理,使畫面上的“留白”具有構成美與色彩美,使之既有傳統畫境中的“虛空”美,又有西方繪畫中的“光影”之美,成功地結合西方理論技巧和中國傳統的水墨畫法,使其作品時而氣勢恢宏壯闊,時而清新和諧優美,畫作均在「觸景生情」中自然湧現嶄新的風貌。
白宗仁善於用墨,潑墨厚重、破墨靈動,在寫物象、造畫境時,大膽採用潑墨、拓印、浮染等手法所營造的畫面,能剛柔並濟,處理好墨的乾溼、虛實、濃淡之間的關係,達到出人意料、可遇不可求的效果。
作為一位以水墨延續傳承並賦予流變的藝術家,白宗仁不僅充分發揮「大塊假我以文章」、「萬物靜觀自得」的精神與大自然對話。他遍游名山大川,廣集題材,同時又不斷思考素材的推陳出新。以「傳承、寫生、心象」為主題發行的白宗仁作品集,就是以山水為主要題材,那些引人入勝的畫作,是從真實自然風景的深切感受中,通過主觀想像創造出來的藝術境界。作品中特有的藝術效果的產生,據白宗仁教授自述,是來自一次偶然的機會,在作畫時無意中得到的發現近似山石、瀑布般的肌理效果,從而受到啟示,擴展到天空的雲彩、江河的流水、山岩的紋理等方面。大自然的瞬息變幻和千姿百態的景觀,都啟迪了他盡情發揮自己的想像和創造力,形成了自己的藝術世界2008年考入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學博士。
在高中時代曾經與張大千先生有數面之緣的白宗仁,在就讀中國藝術研究博士班後,重新疏理張大千所有相關著作、理論、報導以及近五百張畫作,又親自訪談張大千入室弟子孫家勤先生口述相關第一手資料,完成「張大千晚年在台灣繪畫藝術研究」博士論文研究,一方面充分展現其身後的學理基礎,另一方面從張大千再出發,以一種“集大成”的觀念來開創自己的風格,將傳統所學,以現代的觀點展現以深厚的筆墨根基,揉合傳統與現代。
白宗仁如今山水創作不斷有新作出現,其作品既古又新,格調不俗,皴法多變。其筆下樹石泉瀑、山嶺峰岫、舟橋屋宇,布景之奇特可以說是胸臆獨抒的。他在創作上全身心投入,筆墨與意象丘壡結合得日臻成熟,一方面承襲中國歷史文化之傳承精神,一方面擷取西方藝術之技法精神。
2011年,兩岸<<新富春山居圖>>的創作就邀請了海峽兩岸最具聲望的八位藝術家共同參與,在<<新富春山居圖>>的開筆儀式和正式創作兩次活動之間,白宗仁曾深入太行山十多天。從莽莽蒼蒼之王莽嶺,到雄奇險秀的析城山,曉出晚歸,或跋山涉水,或獨坐靜觀,或揮毫暢寫,或晏坐構思。此行不僅完成了一疊厚厚的寫生稿,還對當地的民情風俗進行了深入了解,實現了對自然與人生的感性理解。正所謂自然成就人文,人文成就藝術。
  參考資料來源:

白宗仁教授作品集

白宗仁水墨藝術畫集--台灣經典山水寫生<一>

白宗仁水墨藝術畫集--大陸風光寫生<二>

白宗仁水墨藝術畫集--潑墨山水<三>

白宗仁水墨藝術畫集--四季風光(四)


  

白宗仁教授個展

2014年七月第十七次個展於國立國父紀念館逸仙藝廊
2013年七月第十六次個展於香港大會堂高座七樓展覽館
2013年四月第十五次個展於台灣第一銀行總行
2010第十四次個展於土地銀行總行藝廊
2009第十三次個展於雲林科技大學藝術中心
2009第十二次個展於行天宮玄空藝廊
2007第十一次個展於萬芳醫院藝術空間
2007第十次個展於松林藝術中心
2006第九次個展於國立國父紀念館逸仙藝廊
2003第八次個展於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2003第七次個展於逢甲大學藝術中心
2002第六次個展於國立國父紀念館德明藝廊
2001第五次個展於台中市立文化局大墩藝廊第一展覽室
1999第四次個展於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華僑文化中心
1998第三次個展於國父紀念館翠亨藝廊
1996第二次個展於國父紀念館德明藝廊
1988首次個展於台中市立文化中心

白宗仁教授參展

2014年10月中國藝術品產業博覽交易會-北京-宋莊
2008李奇茂美術館展覽廳開幕首展-醒吾技術學院
2008築墨畫百人師生畫展-國立台灣民主紀念館
2007海峽兩岸文化高峰論壇-北京人民大會堂
2007台灣水墨畫精品展-日本東京國立新美術館
2007亞太國際墨彩藝術聯盟畫展-陸軍專科學校
2006 發繡長卷暨名家水墨聯合展覽-國立國父紀念館
2006 觀世音菩薩法像書畫展-國立國父紀念館
2006 大地齊頌-星雲八十華誕百家書畫賀壽展-佛光緣美術館總館
2005 海峽兩岸名畫家共繪“黃河”-壺口瀑布
2006亞太國際墨彩藝術聯盟畫展-陸軍專科學校
2005 海峽兩岸百名書畫家共繪“新三峽”-重慶、萬洲
2005 海峽兩岸書畫藝術展邀請展-福建省美術館
2005 中華魂-寶島情藝術採風之旅作品展-北京中國美術館
2005 海峽兩岸書畫名家聯展 - 上海鹽城
2005 書畫有情千里送鄉心 書畫特展–洛杉磯日報文化藝廊、舊金山世界日報社
2005 韓國亞細亞藝術大展–首爾市立美術館
2005 國際墨畫邀請展–澳洲墨爾本Australia Malvern皇家展覽中心(世界文化五大遺產之一)
2005 國際墨畫會邀請展–澳洲、日本東京池袋東京劇坊
2005 中韓水墨名家交流展–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韓國首爾
2005 亞細亞水水墨交流展–大阪美術館、國立中正紀念堂中正藝廊
2005 築墨畫會百人師生畫展-國立中正紀念堂
2005 中韓美術交流十五周年紀念展-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2004 亞細亞水墨交流展–日本大阪美術館
2004 中國第十屆全國美展邀請展出–廣東關山月美術館、中國美術館
2004 北京黃賓虹國際美術研討會 - 中國藝術研究院
2003 馬來西亞博雅造形藝術中心展出
2003 日本亞細亞水墨交流展-橫濱、大阪
2003 錦繡河山兩岸名家書畫展覽-福州市美術館
2002 當代名家藝術作品集- 國立歷史博物館
2002 日本亞細亞水墨交流展-大阪市立美術館
2002 擎天藝術群聯展-廣州美院嶺南畫派紀念館
2001 築墨畫會-白宗仁師生聯-台北市立圖書館
2000 紀念孫中山先生 - 中華當代名家書畫作品集國立國父紀念館
2000 紀念孫中山先生「中華當代名家書畫展」—日本大阪
2000 中國—瀋陽國際藝術節—「海外名家邀請展」
1999 「日本亞細亞水墨展」—大阪美術館
1999 擎天藝術群聯展-日本-京都文化博物館/新加坡-河畔藝術中心
1999 「中華當代名家書畫展」—美國洛杉磯
1998 「五榕畫會聯展」- 日本京都文化博物館
1998 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WASHINGTON UNIVERSITY聯展
1989 第二屆亞洲協會聯盟美展于吉隆坡
1987 中日交流展於日本刈谷美術館
1984 全國大專藝術系六校前三名聯展

名家點評

洛華笙(台灣著名藝評家)

白宗仁有幸提前用心去關注自己繪畫的走向、生性緬腆的他,始終保留住「繪畫意境」的含蓄,才比較像他本人一介書生文人的氣質,所以他雖然文質彬彬,卻極想放縱筆墨,以求於含蓄中去開拓他澎湃的內心。”

歐豪年(著名國畫大師)

歐豪年教授寫序

新華網...兩岸名家攜手共繪《新富春山居圖》.新華網.2010.11[引用日期 2014昔孔子以人格喻藝術,即曾謂“以里仁為美”。曾子泰伯篇有句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以言於藝,何獨不然。
宗仁賢棣既能據德依仁以治畫事,且喜博士學成於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歸以稟余,老懷至慰。前年更曾伴余出席國際學術論壇,余所發言,為今日水墨畫期許之外,宗仁亦強調「東方既白」言旨,蓋不限於東坡公之文賦,而更進一步藉以喻意於東方文藝今日之復興也。
當時即曾感贈詩曰:「古今藝事一洪流,萬激千盤出遠洲;此日欣君能溯上,他朝應許過前修。」年來賢棣不負所期,用功尤勤,其近寫太行洪谷圖,余既觀賞,更賦句曰:「太行洪谷壯中州,今喜宗仁畫筆收;又想古賢游賞趣,荊關雲岳跡曾留。」余今八十投老,且漸腿疾,已不良於游山,未及遍訪之高岳,惟願友生繼武也。
白宗仁

張瑞濱(國父紀念館館長)

作為一位以水墨延續傳承並賦予流變的藝術工作者,白宗仁不僅能充分發揮‘大塊假我以文章’、‘萬物靜觀自得’的精神與大自然對話,同時又能思考素材的推陳出新,就台灣山水氤氳、雲煙變幻的特殊性,將創作主題放在水、石、雲、霧的肌理和質地上求表現,無論是具象或抽象,在潑、流、拓、印的半自動技巧中,做出與眾不同的想像空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