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孔雀草,是菊科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白孔雀草株高約1米,枝條柔軟,葉片細小翠綠線狀披針形,互生;花白色,管狀花則為黃色,花瓣纖細秀美;一年四季均可開花;色彩有白色、粉色、雪青色等。
赤黴素促進白孔雀草開花使用方法在白孔雀草移栽後40天,每隔1周噴灑濃度為50~400毫克/升的赤黴素藥液,連噴3次,效果可促進花枝伸長,開花提前。
白孔雀草姿態優美,潔白樸素的小花朵密生枝梢,有硬枝滿天星之稱。白孔雀草是很好的填充輔助用花。白孔雀草的花語:興高采烈。
基本介紹
- 別名:蛇目草、硬枝滿天星
- 中文學名:白孔雀草
- 拉丁學名:Aster Pilosus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木蘭綱
- 亞綱:菊亞綱
- 科:菊科
- 族:紫菀族
- 屬:萬壽菊屬
- 種:白孔雀草
- 花語:興高采烈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生長習性,繁殖方法,栽培技術,整地,定植,養護,採收,病蟲防治,主要價值,植物文化,
形態特徵
菊科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分為地上莖和地下莖兩部分,草株高約1米,多分株,幼莖色嫩綠,花後莖大都枯死,剪去地上枯死莖後,由地下莖發生櫱芽。幼小植株時近基部的葉片較大,披針形,花莖抽苔後向四方分生許多小枝,花呈圓錐狀,每枝有花150多朵。枝條柔軟,葉片細小翠綠線狀披針形,互生;花白色,管狀花則為黃色,花瓣纖細秀美;一年四季均可開花;色彩有白色、粉色、雪青色等。
分布範圍
白孔雀草原產於原產美國的科羅拉多洲,密蘇里洲,為多年生宿根植物。;台灣則產於屏東一帶。
生長習性
白孔雀草適應性強,喜涼,喜陽光充足,喜土層深厚,富含腐植質,疏鬆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白孔雀草為長夜短日照植物。
繁殖方法
營養繁殖,包括扦插、分株及組織培養,以分株為主。方法是將花收穫完畢後,清理地上枯株,地下莖發生櫱芽,待有2--3厘米高,依根的自然形態帶根分開,植於整理好的畦上。
栽培技術
整地
整地作畦,施足基肥。合理整地,作畦和施足基肥,可施入腐熟有機肥,如雞糞1000公斤/畝於畦裡面,覆蓋田面土,一般畦高30厘米以上,畦寬100厘米,畦長20米不等,並做到溝渠排水暢順,雨後能及時排除積水。
定植
將小苗定植於已整好的畦上,定植前先開穴,每穴種四根,株行距為30x30厘米,種好後澆定根水,使土壤緊密結合,保持土壤濕潤,促進生長。
養護
中耕、水肥管理。定植後要及時中耕除草,以防止土壤板結及雜草叢生,由於中耕加深,促使根系向深處生長,一般封行前中耕2--3次,封行後一般無雜草,地面水分蒸發減少,不需中耕。前期勤施薄施,以N肥為主,每七天一次。在生長旺盛期,花芽分化形成到現蕾期,可重施追肥,每畝施複合肥50kg,每周噴施葉面肥一次,在花蕾欲放時停止施肥。白孔雀草是短日照植物,在秋後的短日照條件下,孔雀草是不會長高,只能地下分櫱,必須延長光照時間,把地上莖拉高,一般定植後一個月,開始人工加光,一般用100W或60W電燈泡吊在植株上方80cm處,每盞照4平方米,每天增加4小時燈光照明時間,連續40天,離春節60天前結束,補光方法可以在晚上天黑時開始,也可以在離天亮前4小時開始。
採收
要使白孔雀草切花存放時間長,切花最佳是在頂蕾約開10朵,其它含苞欲放為宜,如遇高溫天氣,待陰涼時切花為宜,切好運回工作房,分級包裝,每二十支一紮,用紙包好,入庫或裝箱出售。挑選白孔雀草時,應選購葉片小、直挺、且翠綠;花朵潔白者為宜。赤黴素可促進白孔雀草開花使用方法在白孔雀草移栽後40天,每隔1周噴灑濃度為50~400毫克/升的赤黴素藥液,連噴3次,效果可促進花枝伸長,開花提前。
病蟲防治
常見的病害有褐斑病、白粉病等,屬真菌性病害,應選擇好地栽培,並注意排灌,清除病株,病葉,燒毀殘枝,及時噴銹粉寧等殺菌藥。
蟲害主要是紅蜘蛛,可加強栽培管理,提高抗蟲能力,在蟲害發生初期可用20%三氯殺蟎醇乳油500--600倍進行噴藥防治。
主要價值
白孔雀草的花形端整,在插花用途上和滿天星一樣,常被用來當作填補空間的花材。潔白樸素的小花朵密生枝梢,有硬枝滿天星之稱,是很好的填充輔助用花。白色的小花密生枝梢,一般很少取用單花使用,而多是將枝梢剪下,取其自然的花形姿態置於基部,作為稱底和背景之用白孔雀草的葉片細小翠綠,樸素的白色小花秀麗雅致,花心呈淡淡的黃色。
植物文化
白孔雀草的花語:興高采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