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土頭

白土頭是一種水稻土土種,分布在江蘇宜興、江蘇溧陽、江蘇武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土頭
  • 土種編號:10911
  • 土壤類型:水稻土
  • 土壤亞類:漂洗水稻土
  • 土類(二普):水稻土
  • 亞類(二普):漂洗水稻土
  • 母質:河湖相黃土狀母質
  • 剖面構型:Aa—Ap—E—W
  • 面積(公頃):95193
特徵描述,主要性狀,生產性能,歸屬分布,

特徵描述

典型剖面
采自武進縣運村鄉新運村東堰組,高平田。海拔5.6m,地下水位100cm,年均溫15.5℃,年降水量1061.1mm,無霜期217天,≥10℃的積溫4933.6℃,稻—麥輪作。 Aa層: 0—13cm,濁黃棕色(10YR 5/3),粉砂質粘壤土,小塊狀結構,有鱔血斑,根銹。 Ap層: 13—26cm,暗綠灰色(10GY4/1),壤質粘土,小塊狀結構,有鱔血斑,根銹,有 亞鐵反應。 E層: 26—44cm,灰色(10Y 6/1),壤質粘土,小塊狀結構,有鐵錳銹斑,雛形結核, 無亞鐵反應。 W層: 44—100cm,灰色(5Y 4/1),壤質粘土,稜柱狀結構,中等數量鐵錳銹斑,有 膠膜、鐵錳結核。

主要性狀

該土種發育於河湖相黃土狀母質,土體上部具有漂洗白土層,剖面為Aa—Ap—E—W型。特點是:土體內出現質地色白,位置高而厚,養分含量低,影響作物生長的白土層。白土頭土體上部粉砂質粘壤土至壤質粘土,下部為壤粘土。該土鐵的分異明顯,Aa層和Ap層有鱔血斑,E層有鐵錳銹斑和雛形結核。白土層以下為瀦育層,具有不等數量的鐵錳銹斑和膠膜、鐵錳結核。鐵的晶膠率Ap層為Aa層的2倍,E層為Aa層的8.4倍,W層為Aa的24倍。據221個剖面樣分析,耕層有機質為1.96%,速效磷6ppm,速效鉀82ppm,水溶性硼0.26ppm。容重為1.55g/cm3,孔隙度小,總孔隙度為43.1%,通氣孔隙度4.6%,緊實不透氣,塊狀結構,結構性差。Aa層陽離子交換量為14—19.9me/100g土(n=56)。

生產性能

該土種耕層較為疏鬆,耕性良好,乾耕易碎;水耕易垡,但易淀漿板結,因此,水田耕作 宜乾耕乾耙,混水插秧。旱田要求整地質量高,土塊以稍粗為好,雨後要注意鬆土,促使 通氣、保墒、發苗。白土頭養分貧乏,氮、磷、鉀都缺,供肥性好,施肥後見效快保肥性 差,肥效短,易促易控。作物前期生長較好,後期易脫力早衰。施肥宜分期,分次施用, 數量適中,養分齊全,切忌“一轟頭”。白土頭是有障礙因素的低產土壤,多為稻—麥,稻—油菜等水旱輪作,產量較低,單季稻畝產450kg左右,小麥畝產125kg左右,措施 得力,年畝產可達650kg以上。今後改良利用:①增施有機肥,改 善砂土頭物理性狀。 吳縣金山鄉在白土頭地上進行稻草直接回田,增施豬廄肥等有機肥,經三年改良,出現“ 鱔血”,養分含量顯著提高。②合理施肥,氮磷鉀配施作物增產幅度大。宜興縣配施氮磷 、氮鉀、氮磷鉀實驗,小麥施氮磷鉀比單施氮肥增產21.65%,水稻配施比單施氮肥增產21.11%。③加深耕作層,改良白土層。江陰縣試驗,耕深17cm,配施有機肥,小麥畝產量比耕深10cm的增產16.7%。宜興縣試驗示範,採用高畦深溝種植,當季改土,當季增產。三年中小麥增產31千克/畝,水稻共增產185千克/畝,合計年單產增加216kg,增產1044%,採用稻田密溝深窩養魚改良白土,稻田養魚比常規種稻田淨增收入65元。

歸屬分布

白土頭,屬漂洗水稻土亞類漂黃泥田土屬。主要分布於江蘇省太湖平原,海拔5—7m,是高平田中分布最高的土種。以宜興市、溧陽、武進等縣面積最多,總計142.79萬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