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扇尾鶲(學名:Rhipidura albicollis):小型鳥類,體重9-14克,體長151-202毫米。通體黑灰色,頭部較暗近黑色,頦、喉、眉紋白色,在暗色的頭部極為醒目。下體深灰而有別於白眉扇尾鶲,但有個別個體下體色淺。尾較長而寬,常散開呈扇狀,除中央一對尾羽外,其餘尾羽均具寬闊的白色尖端。虹膜褐色,嘴及腳黑色。
高可至海拔3000米的濕潤山區森林。似其他扇尾鶲。加入混合鳥群,常棲於竹林密叢。鳴聲高而薄,三個間隔相等的“tut”聲接以三個或更多的降音;也發出尖聲的“cheet”音。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分布於喜馬拉雅山脈、中國南部、東南亞及大巽他群島。指名亞種繁殖於西藏東南部、中國西南部及海南島。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白喉扇尾鶲雌雄羽色相似。額、頭頂、枕、後頸黑灰色,頭頂前部和額較深呈黑色,眼先、頰、臉和耳覆羽亦為黑色,眉紋白色,從前額延伸至眼後。頭頂往後等其餘上體黑灰色,兩翅和尾黑褐色,尾長而闊、呈凸狀,中央一對尾羽最長,向兩側依次縮短,展開時狀如扇,除中央一對尾羽外,外側尾羽具寬闊的白色端斑。額先端黑色,其餘頦、喉白色,並從下喉向頸側延伸,在頸側形成半領環,胸、腹等其餘下體暗灰色。
虹膜暗褐色,嘴、腳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9-14克,♀10-13克;體長♂151-202毫米,♀162-198毫米;嘴峰♂9-14毫米,♀10-12毫米;翅♂72-85毫米,♀70-83毫米;尾♂72-116毫米,♀94-113毫米;跗蹠♂18-22毫米,♀17-21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海拔1200-2800米的常綠和落葉闊葉林、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和山邊林緣灌叢與竹林中,尤其喜歡溪流與溝谷沿岸的森林和灌叢,非繁殖期也出入林緣疏林灌叢、農田地邊和道邊樹林內。
生活習性
留鳥。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有時亦見3-5隻成群或與白眶雀鶥等其他鳥類混群。性活潑,行動敏捷,常在樹冠側枝上跳躍覓食也從棲息的棲木上飛到空中捕食昆蟲。尾常豎起或左右展開呈扇形,並有節奏的上下或左右擺動,同時邊跳邊發出單調而拖長的"吱、吱......"聲,有時還伴隨著不時地轉動身體,每跳一次都展開一次尾羽 ,同時身體作90-180度的轉身,行為極為有趣。
分布範圍
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高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泰國、越南。
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營巢與林內石洞內或離地面1.2-4.2米高的樹枝杈上,巢底為圓錐形的杯狀,巢呈杯狀,主要由枯草莖、草葉和蛛絲構成,營巢由雌雄鳥共同承擔。每窩產卵通常3-4枚,多為3枚。卵白色或皮黃色、被有灰褐色斑點,常常在鈍端形成一個環帶,卵的大小為16.1-18.2毫米×12.2-13.5毫米。雌雄親鳥輪流孵卵,孵化期12-13天。雛鳥晚成性,雌雄共同育雛,經過13-15的餵養,幼鳥即可離巢。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
1 | Rhipidura albicollis albicollis | Vieillot, 1818 | |
2 | 白喉扇尾鶲蘇門答臘亞種 | Rhipidura albicollis atrata | Salvadori, 1879 |
3 | 白喉扇尾鶲克什米爾亞種 | Rhipidura albicollis canescens | Koelz, 1939 |
4 | 白喉扇尾鶲泰國亞種 | Rhipidura albicollis celsa | Riley, 1929 |
5 | 白喉扇尾鶲中南半島亞種 | Rhipidura albicollis cinerascens | Delacour, 1927 |
6 | 白喉扇尾鶲加里曼丹亞種 | Rhipidura albicollis kinabalu | Chasen, 1941 |
7 | 白喉扇尾鶲印度東北部亞種 | Rhipidura albicollis orissae | Ripley, 1955 |
8 | 白喉扇尾鶲印尼亞種 | Rhipidura albicollis sarawacensis | Chasen, 1941 |
9 | 白喉扇尾鶲緬甸亞種 | Rhipidura albicollis stanleyi | E. C. S. Baker, 1916 |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