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白乳溪石窟題記年代最早為唐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最晚為大宋元祐五年(1090年)。
文革時,紅衛兵強令村民拆除寺廟,並在石窟上鑿洞放炸藥欲毀壞石窟,但連續三天都點不燃引信,第四天,張某、趙某等人用火把才點燃炸藥,僅炸掉一角。
2001年,平昌縣人文興順、梅文真夫婦和村民趙明福、張全身等,義務保護石窟,刪除雜草、清除亂石、修建石梯和排水溝、栽植柏樹,並在石窟後面蓋了三間瓦房,供行人遮風避雨。
2008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期間,當地文物管理部門對白乳溪石窟進行了簡單的調查並編號。
2015年7月,四川大學考古學系、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通江縣文物局聯合組成調查隊,對白乳溪石窟進行了系統調查與記錄。
遺址特點
白乳溪石窟在距通江河面約20米高的坡地上,分布在A、B、C、D四塊錐形白砂岩石上,白乳溪石窟就開鑿在這些石頭上。其中,A區四面開龕,共有龕窟17個,造像122尊,題記4幅。白乳溪石窟的龕窟形式有單層圓形龕、雙層方形龕、外方內屋形龕等,雕刻手法主要以高浮雕、淺浮雕和線刻為主。其龕窟裝飾豐富,龕楣刻卷草、忍冬、懸帳、華繩、雲紋、四蒂花等圖案;造像題材有佛、菩薩、天龍八部、力士、天王、供養人、樂伎等。
主要遺址
白乳溪石窟A區
A區,存17龕造像,龕像環石包分布。石包略呈橢圓形,西北面上部於文革時期被打破。石包南面從左至右分別為第15、16、1、2龕,西北面從左往右分別為第3、6、4、5龕。東北面分上、下兩層,上層從左往右分別為第7、9龕,下層從左往右分別為第8、第10~12龕。東南面從左往右分別為第13、第14、第14-1龕。除第5龕造像外,其餘造像均被後代裝彩。A區規模大,且保存相對較好。
白乳溪石窟B區
B區位於A區左側約100米處。存5龕造像,分別位於石包北面及東面。北面從左往右分別為第1、2龕,第1龕下部及第2龕底均為淤泥所掩埋,東面從左往右分別為第3~5龕。此外,在石包西北面發現一浮雕。
白乳溪石窟C區
C區位於A區右側約100米處。存3龕造像,均位於石包西南面,從左往右分別為第1~3龕。第1龕幾乎全為淤泥所掩埋,第2龕僅可見雙層佛帳形龕楣,其餘均為淤泥所埋。3龕造像上部有一“人”字形水槽。
白乳溪石窟D區
D區位於A區左側約200米處。存1龕造像,開鑿未完成。
文物遺存
A區1號淨土變龕
A區1號淨土變龕正壁中央造一佛二菩薩。中央佛像結跏趺坐,像高52厘米、座高21厘米。有雙層橢圓形頭光,著通肩袈裟,袈裟下擺覆座,跣足。佛像頭頂有一八角形華蓋,台座下部有一地鬼承托。二菩薩半結跏趺坐於圓形仰蓮台座上。均有橢圓形頭光,戴項圈,下著裙,帔巾於身前橫過一道,繞雙臂後垂於身側。左側一身像殘高45厘米、座高10厘米。左手似上舉於身前,右手橫置於右腿上。右側一身像高37厘米、座高9厘米。斜披絡腋。雙臂屈肘置於身前,左腿內盤,右腿下垂。中央佛像身後有菩提雙樹,樹上懸掛瓔珞裝飾。右側菩提樹上有一身飛天,其掌心向上托一盤,盤上似呈仙果,雙腿戴腳環。窟龕左右壁及正壁下部雕刻有較多菩薩像。內龕左右壁近龕口處各雕一座二層樓閣。均為四面坡頂,有鴟尾,上下層檐面可見圓形瓦壟,裝飾複雜。左側樓閣通高87厘米。上層樓閣平台上造欄桿,上造四身像,均殘不可識。下層平台上造欄桿,上造五身像。右側樓閣通高90厘米。上層樓閣造四身像,均僅存肩部以下。內龕左右壁外側底部近龕口處各造一力士,立於山形台座上。均有圓形頭光,左側一身右手殘,左手上舉於頭側,腰左扭。右側一身左手殘,右手持一長條形物上舉於頭側,腰右扭。
A區第4龕
A區第4龕,為彌勒龕,環三壁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立龕口,環三壁上部造天龍八部。正壁中央佛像倚坐於方形束腰台座上,有內圓外尖桃形頭光,頸部二道蠶紋,著雙領下垂式袈裟,左手似撫左膝,右手不明。主尊身後有方形靠背,正面遍雕寶瓶。靠背上端兩側各立一鳥,長頸,尾部上翹,口中含一珠,足下踏一覆蓮。靠背左右側由上至下均可分為三部分,上部均雕一獸頭,怒目圓睜,嘴大張,嘴中吞一獸,獸有雙耳,頭上中央有一角。中部造一覆蓮台,台上立一獸,雙耳上豎,前肢屈於身前,後肢支地,尾部上翹。獸身上均跨坐一童子,雙手抓於獸頸部。下部各造一力士,雙腿屈膝坐於台上,戴盔,頸部青筋暴露,著凱甲,跣足,左手叉腰,右手上舉中層台座,做承托狀。
A區第6龕
A區第6龕,為彌勒龕,環三壁起一14厘米高壇,上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中央佛像倚坐於方形束腰台座上。有內圓外尖桃形頭光,著雙領下垂式袈裟,跣足,雙手置於身前。主尊身後有一橫長方形靠背,靠背左右側上部均雕魚頭吞獸首,魚頭上雕一鳥。中間一獸,有雙角,怒目圓睜,前肢立起,後肢支地,身側向外側而立。獸身上有一童子,兩手抓於獸頸部。下層飾一力士,戴盔,著甲,面目猙獰,雙腿張開而坐。左側一身力士左手上舉於頭頂做承托狀,右手叉腰。右側一身力士左手叉腰,右手上舉於頭頂做承托狀。
歷史文化
魯班建廟保護石窟
白乳溪石窟距河道20餘米,石質及石刻有不同程度的風化剝蝕現象。魯班建廟的故事在當地流傳最廣。唐朝末期的一天,魯班扮作叫花子到通江縣諾水河鎮張財主家討飯,財主獨子剛剛因病“死亡”,舉家慟哭,無人搭理他。魯班繞屍體走了三圈,然後猛擊胸部三掌、噴冷水三口,獨子一激靈醒轉過來。財主拿出重金感謝,魯班只要屋後兩顆大樹,並說待通江河漲水時放入河中,自有人收撿。第二天,魯班又扮作郎中,在枸花坪村後“巧遇”四處尋醫問藥的廣納壩趙老爺。趙老爺脖子上長有碗大毒瘤,奇痛無比,魯班看後在路邊隨手扯下一根草,趙老爺嚼後疼痛立減,咀嚼三根後毒瘤消失,當趙老爺感謝魯班時,魯班要他在通江河漲水時,在河邊支鍋燒開水供人喝。六月間一場大雨後,通江河水抖漲,趙老爺連忙趕到河邊支鍋燒開水。剛支好鍋,許多人就拿著工具朝他走來,還問“修廟的木料在哪裡”,趙老爺正不知所云,人們卻發現了順河而下的木排,一打聽,正是建廟用的。運木料、打地基、搭架、修廟,不到三天,一座寺廟就建在白乳溪石窟A區上,眾人感謝魯班的恩德,取名魯班寺。
文物價值
白乳溪石窟是研究古代南北方佛、道、儒文化的重要載體,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和藝術研究價值。
保護措施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白乳溪石窟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東山鄉枸花坪村。
交通信息
自駕:自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白乳溪石窟,路程約23.2千米,用時約31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