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署名。宋初有三門白波發運司、京畿東路水陸發運司。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置江淮水陸發運司於開封,掌江、淮漕運事宜。設發運使、發運副使、發運判官。端拱元年(988年)罷江淮發運司,以其事隸排岸司。至道元年(995年...
三門白波發運司,官署名。宋朝初年置,掌黃河三門至汴河水運,漕運陝西糧谷以供京城,設發運使一人,下設催促裝綱、催綱、提轄等屬。沿革 官署名。宋朝初年置,設發運使一人,下設催促裝綱、催綱、提轄等屬。後改三門白波提舉...
中央三司使總領漕政,各路轉運司(漕司)負責徵集,發運司負責運輸。北宋對運河進行一系列整治,恢復與完善壩閘制,並創建複式船閘。加之北宋漕線較隋唐縮短近半,故運輸能力大增。汴渠的水源黃河僅有半年左右充沛期。為有效利用半年可...
又自內藏庫中撥出500萬貫錢和300萬石米,作為發運司的糴本。均輸法的頒行 王安石於熙寧二年(1069年)頒行均輸法:設發運使,總管東南六路的賦稅收入,掌握供需情況。凡糴買、稅收、上供物品,都可以“徙貴就賤,用近易遠”。
是時發運司既復置使,乃以為發運使,未至,召修起居注。元昊反,建請復民兵。除天章閣待制、河東路計置糧草。受詔料揀河東鄉民可為兵者,諸路視以為法。進 兵部郎中、權知開封府,馭吏嚴肅,屬縣無追逮。時宋庠、鄭戩、葉清臣...
二十九年,又分置饒州提點司與贛州提點司。孝宗乾道六年(1170),再並其職掌於發運司。八年,發運司廢罷後,又置二提點司如故。淳熙二年(1175),並贛州提點司於饒州提點司,仍加“都大”二字,與提點刑獄公事序官。
責取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zé qǔ ,釋義是索取,出自宋·蘇轍《論發運司以糶糴米代諸路上供狀》。解釋 索取。 出處 宋 蘇轍 《論發運司以糶糴米代諸路上供狀》:“臣乞指揮發運司:今後諸道轉運司出限不到米,依舊以發...
時發運司建議浚淮南漕渠,廢諸堰,臻言:“揚州召伯堰,實謝安為之,人思其功,以比召伯,不可廢也。浚渠亦無所益。”召為三司度支判官,而發運司卒浚渠以通漕,臻坐前異議,降監察御史、知睦州。道復官,徙福州。閩人慾報仇...
詔:“發運司體實淮南、江東、兩浙米價,州縣所供米每過百萬石,減直予民,斗錢勿地八十。”庚戌,韓絳罷。絳居相位,數與呂惠卿異議;王安石復入,論政愈駁。會有劉佐者坐法免,安石欲擦拭用之,絳執不可,議於帝前,未決...
淳祐十三年(1253年),由淮東轉運司幹辦改宣教郎,出知會稽縣,因當時賈似道鎮守兩淮,又改知寶應縣(今屬揚州市),不久即升為壽春府通判,進而又由發運司主管移兩浙轉運司。寶佑四年(1256年)初,受王遂、李性傳、江萬里、...
劉綜(955~1015),字居正,河中虞鄉(山西永濟虞鄉鎮)人宋朝雍熙二年進士,任命為褐邛州軍事推官。就改永康軍判官,遷大理評事、通判眉州,轉太僕寺丞。尋為三門發運司水陸轉運使,通判大名府。連丁家難,起知建安軍。至道二年...
近便的拼音是jìn biàn,漢語詞語,意思是近捷方便。出自《後漢書·寇恂傳》。解釋 (1)近捷方便。(2)謂直接。出處 《後漢書·寇恂傳》:“長安道里居中,應接近便。” 宋·蘇軾《再乞發運司應副浙西米狀》:“臣去歲奏,...
“運勾”當是“發運司管勾文字”的簡稱。無黨不知何許人,待考。《局事帖》入明為項元汴、何良俊所藏。帖中鈐“項元汴印、墨林山人、項子京家珍藏、退密、項墨林鑑賞章、檇李項氏家寶玩”諸多項氏鑑藏印,足以證明為其珍愛之...
同日,江淮發運判官向子諲遣其將王儀等率兵也抵汴京城外。江淮發運司統制傅亮也率兵至。在這種情況下,侍御史胡舜陟上書給張邦昌,提議請宋元佑皇后垂簾聽政,以表示還政於趙氏。他說:“今四方勤王之師雲蒸霧集,彼為趙氏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