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拉花燈

發拉花燈

發拉花燈是雲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活動在雲南省巧家縣藥山鎮發拉村及周邊鄉鎮。 發拉花燈以其保留的完整性、表演的原生態性而成為花燈領域的“活化石”,具有極大的研究價值和娛樂價值。發拉花燈是一個叫付石生的人從昆明帶到巧家縣發拉村的,已四代人百多年了。付石生又叫付矮子,巧家縣半箐村人。其到昆明做工,主人家是專以唱燈為業,付不要工錢,只要求主家將花燈技藝傳授於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發拉花燈
  • 傳承人:付石生
  • 文化領域:戲劇活動
  • 地位:省級非物資文化遺產
民族瑰寶及戲劇活化石,史書記載,

民族瑰寶及戲劇活化石

花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重要的娛樂文化,它酬神娛人,既有“儺戲”酬神的功能,又有娛人娛樂的價值,是中華民族民間文化的瑰寶。
“儺”是一種古老的文化事象,淵源於商周時期的方相氏驅儺活動,史料就有孔子曾觀看“有司大儺”的記載。“儺”與民間“百戲”結合後,成為娛神娛人的“儺戲”。從漢代始,“儺戲”進入每年元宵燈節的“百戲”活動,漸漸發展成為民族的“花燈”而成為民族的數千年來的歌舞、戲劇形式。隨著歷史變遷,這種原生態歌舞、戲劇形式的“花燈”在中原等發達地區逐漸消逝,而進入雲南等邊遠省份的花燈,很多也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成“新花燈”,原生態的老花燈已逐漸很難尋見。
發拉花燈
花燈表演現場
巧家堂狼山區山高谷深,環境幽閉、地理邊遠。600年前從中原流落到雲南的花燈進入發拉村後,因發拉村所處地理位置的封閉,從形式到唱詞一直沒有大的變化,從而讓人們可以從中了解600年前人民的娛樂、民俗、宗教信仰等文化,從而,發拉花燈以其保留的完整性、表演的原生態性,極大的文化研究價值和娛樂價值,而成為中國花燈領域的“活化石”、中華民族民間文化的瑰寶。

史書記載

據《新編昭通風物誌》載:與雲南其他地區的花燈相比較,昭通地區的花燈在表演、唱腔、演出形態諸方面均較少受職業藝人的影響,更多地保留著原始風貌及自然形態。《我寫花燈劇的由來》也有這樣記載:昆明老花燈的演出活動,行頭道具等都很簡單,不受場所限制,在收打莊稼的土場中,灑掃乾淨,用石灰粉灑個圓圈線,線內就是劇場,觀眾圍在圈外觀看。(P188)
1990年代,發拉村多數人出外打工和搬家,發拉花燈就只有幾位老年人偶爾唱唱,再這樣下去,我們斷言發拉只有失傳。現在的發拉花燈的是:李家由於人老過世、搬家或者打工等原因,李家燈班也不存在了,而跟著李家學唱的浦家和楊家憑記憶記下花燈內容,就組合為一班,傳承了發拉花燈。楊家和浦家現在能完全唱花燈的也只有四人(前幾天浦周雲去世),而一個燈班最低要求是八人,多則不限。
2005年6月,孫世祥讀書社注意到發拉花燈瀕臨失傳,開始著手收集整理髮拉花燈,共整理出46個摺子,50000多字的文字資料。發拉人能唱花燈的人教育程度不高,大多是文盲,傳唱時也不計是否準確,給收集帶來了極大困難,很多地方只得慢慢考證。孫世祥讀書社用了一年時間整理成型,其間做了三次校對工作。開始時的燈班人員有7人,他們是浦周雲、浦周成、楊副才、張發萬、陳正榮、浦恩強、浦恩武(後來燈班又增加2人楊副強、楊升榮,共9人)。遺憾的是,2006年9月,年72歲的老人浦周雲仙逝,使傳承發拉花燈的任務更具迫切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