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點副凱里蟲(新種)

瘤點副凱里蟲(新種)是發現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的早志留世時期化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瘤點副凱里蟲(新種)
  • 外文名:Kailia(Parakailia) groanulosa sp. nov.
  • 形成時代:早志留世
  • 產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
特徵描述,保存單位,

特徵描述

頭蓋圓三角形。頭鞍漸次向前擴大,前緣強烈向前成弧形拱曲,平緩上凸,兩側被寬而深的背溝所限;它具3對短的側鞍溝,第1對窄、淺、水平伸展;第2、3對寬而深依次向前斜伸,第1對鞍葉短(縱向);第2、3對較寬,外端呈半乳頭狀側向懸於背溝之上;頭鞍前部寬大,最大寬度略小於頭鞍長度,鞍前溝隱約可見,可是在背溝附近呈缺口狀,酷似第4對鞍溝;中溝窄、淺,清晰可見,頭鞍前部有低平的大瘤點,前邊緣上亦有一列瘤點分布。頸溝寬而深,頸環長帶狀,長度(橫向)這頭鞍後端寬度1.7倍。眼葉呈半闊錐形,眼溝圓弧形,寬、淺、清晰;固定頰平緩上凸,與頭鞍後部等高,後側翼橫向長,自內向外下斜,後邊緣溝寬,自內向外變淺,後邊緣適度上隆,其縱向寬度小於後側翼,殼面光滑,但在寬、深的背溝處有瘤狀鋸齒裝飾。

保存單位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逸夫博物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