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跡主義

痕跡主義

痕跡主義指的是做的任何事情,都得留下痕跡。不然就等於白做,或者說,等於沒有做。

“桌上五六部手機一字排開,你可能以為他是修手機的,仔細一打聽竟是位基層幹部。”2018年5月,一則基層公務員的自我調侃引發輿論關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痕跡主義
  • 屬性:網路流行語
  • 出處:一基層公務員的自我調侃
  • 含義:做任何事情,都得留下痕跡
由來,危害,評論,

由來

“桌上五六部手機一字排開,你可能以為他是修手機的,仔細一打聽竟是位基層幹部。”2018年5月,一則基層公務員的自我調侃引發輿論關注。原來,這些手機是各個上級部門配的專用機,每天都要按時去預裝的一個個政務APP上“打卡”。此外,他還有十多個微信工作群要每日簽到,挨個傳報各種材料。對此,很多人都表示心有戚戚焉,感慨自己一天到晚被微信群、手機APP呼來喚去,完全淪為了“手機奴僕”“微信工作群奴”。
檔案填不完、材料報不停,基層幹部苦不堪言。前有幹部吐槽,精準扶貧變成了精準填表;近有幹部慨嘆,考核只看痕跡,工作做得實不實無所謂,材料詳實就好。透過這位基層幹部的吐槽不難發現,這種“痕跡主義”現在更有“升級換代”的意味:不光看筆跡,也要看足跡。怎么看呢?口說無憑,上傳工作現場照片,傳送實時定位。就拿扶貧幹部來說,一大早起來,先要處理微信群里的各種“加急件”,被@的,全得@回去;邊回復,邊進了村,說是走訪,卻不聊家常、先拍照,不問困難、先找手機信號。挨家挨戶拍完,挨個群報完,抬頭一看,差不多日落西山了。看似忙忙碌碌,卻沒有多少時間花在乾實事上。如此一來,基層少了幹事泥腿子,卻多了鄉村攝影師、採風者,好不尷尬。

危害

說到底“痕跡主義”還是一些地方考核務虛不務實。有的上級單位把微信群、政務APP當成了開展工作的捷徑,需要什麼素材,就讓基層幹部一股腦兒報上來。這些所謂的“痕跡”,往往圖文並茂、一應俱全,不用去田間地頭、街頭巷尾了解情況。一些部門用“工作留痕”代替監督,當起了“甩手掌柜”,可“千條線”壓到基層,本就繁忙的基層幹部,更會“壓力山大”,蜻蜓點水、敷衍了事在所難免。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種以“形式主義留痕”應付“形式主義考核”的壞風氣。

評論

微信群只是工作手段,不是工作本身,更不應成為工作的負累。拉個龐大的工作群,並不等於完成了工作;群里一天到晚熱鬧非凡,也不代表工作已做到位。凡事過猶不及,過去是滿天飛的表格,現在是滿屏的群,花樣翻新的技術不過是裝“舊酒”的“新瓶”。(人民網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