疋

疋是一個漢字,有三個讀音:shū,yǎ,pǐ。

疋pǐㄆㄧˇ,同“匹”。1 相當,相配。2量詞。用於計量整卷的綢布或用於計量馬、騾等。

疋yǎㄧㄚˇ, 1 正。後作“雅”,《爾雅》亦作《爾疋》。2 平素,向來。後作“雅”。3 待。

疋shūㄕㄨ,1 腳。2 疏記。後作“疏”。3 小吏。後作“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疋
  • 拼音:pǐ、yǎ、shū
  • 部首:疋
  • 總筆畫:5
  • 統一漢字:U+758B
  • 字義:匹、雅、腳等
漢語字典,漢字釋義,基本字義,其它字義,清代陳昌治刻本,清代段玉裁,方言集匯,古籍解釋,常用詞語,作為部首的字,字源字形,

漢語字典

《王力古漢語字典》釋義
  1. shū, 所葅切,音梳,平,魚韻,審,魚部。
    一腳。說文:“疋,足也。(管子)弟子職曰:‘問~何止。‘“今本管子,”止“作”趾“
  2. yǎ,五下切,上,馬韻,疑。魚部。
    二通”雅“。正。廣韻馬韻:”疋,正也。…古人以為詩大雅字。“唐陸德明經典釋文爾雅音義:”雅,字亦作疋。“淮南子修務:”邯鄲師有出新曲者。“高誘註:”新曲,非~樂也。“
  3. pǐ,譬吉切,入聲,質韻,滂。質部。
    三”匹“的譌變。廣韻質韻:”匹,俗作疋。“單位名詞。戰國策魏策一:”車六百乘,騎五千~。“(姚宏註:”曾、劉無’疋‘字。“)漢書叔孫通傳:”乃賜通帛二十~。“
點擊圖片查看繁體版(繁體版已按原文在專有名詞下加上下劃線,適合漢語言大類專業的學習者使用)。
疋

漢字釋義

基本字義

疋pǐ ㄆㄧˇ
◎ 同“”。

其它字義

疋yǎㄧㄚˇ
◎古同“”,《爾雅》亦作《爾疋》。
疋shūㄕㄨˉ
◎腳。
疋,足也。——《說文解字·疋部》

清代陳昌治刻本

【卷二】【疋部】疋
【zdic.net漢典網】
足也。上象腓腸,下從止。《弟子職》曰:“問疋何止。”古文以為《詩·大疋》字。亦以為足字。或曰胥字。一曰疋,記也。凡疋之屬皆從疋。所菹切

清代段玉裁

足也。上象腓腸。肉部曰。腨,腓腸也。下從止。止,下基也。弟子職曰。弟子職,管子書篇名。漢藝文志以列於孝經十一家。是其單行久矣。問疋何止。謂問尊長之臥。足當在何方也。內則曰。將衽。長者奉席。請何止。止一作趾。足也。古文為詩大雅字。雅各本作疋。誤。此謂古文叚借疋為雅字。古音同在五部也。亦為足字。此則以形相似而叚借。變例也。或曰胥字。此亦謂同音叚借。如府史胥徒之胥徑作疋可也。一曰疋記也。記下雲疋也。是為轉注。後代改疋為疏耳。疋疏古今字。此與足也別一義。凡疋之屬皆從疋。所菹切。五部。

方言集匯

◎粵語:ngaa5pat1so1
◎客家話:[沙頭角腔]pit7、[客語拼音字彙]pid5、[陸豐腔]pit7、[寶安腔]pit7、[海陸豐腔]pit7、[客英字典]pit7、[台灣四縣腔]pit7、[梅州腔]pit7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所菹切《集韻》《韻會》山於切《正韻》山徂切,𠀤音蔬。《說文》足也。弟子職,問疋何止。
《集韻》寫與切,音胥。
所據切,音絮。義𠀤同。
《廣韻》疎舉切《集韻》爽阻切,𠀤音所。記也。
《廣韻》五下切《集韻》《韻會》《正韻》語下切,𠀤音雅。正也。古文為詩大雅字。《晉書·南陽王模傳》安定太守賈疋。
《五音集韻》譬吉切,音匹。《小爾雅》倍兩謂之疋。二丈為兩,倍兩四丈也。《韻會》按古文大小雅,爾雅,字本作疋,今文皆作雅,而疋字但音匹矣。
《集韻》足,古作疋。注詳部首。

常用詞語

大疋、頭疋、布疋、必丟疋搭、無疋、段疋、溫疋、疋丟撲搭、疋丟撲答、疋樂、疋似、疋儔、疋先里、疋半停分、疋塔、疋夫、疋夫疋婦、疋頭、疋婁、疋帛、疋拜、疋歌、疋段、疋練、疋鄭、疋配、疋馬、疋鳥、緞疋、緞疋庫、馬疋。

作為部首的字

疋,胥,蛋,疍,楚。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字源演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