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變之花分外紅 最淒不過蕭紅》內容簡介:她是民國四大才女之一,她被人們譽為“二十年代的文學洛神”,她是一個聰慧而叛逆的女子,少女時代的她。為對抗封建婚姻,從家族出逃,從此開始了她飄泊流浪的一生。她的一生,走過十個城市,經歷過四段愛情。她跨越千山萬水,不屈不撓,頑強地追逐著愛與自由。她用文字揭露時代的苦難,喚醒民眾,在精神領域裡引領著整個民族走向復甦。她是蕭紅。以別樣的視角,扦情的筆調,生動而詳實地展現了蕭紅的離落一生。
基本介紹
- 書名:畸變之花分外紅 最淒不過蕭紅
- 出版社: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
- 頁數:239頁
- 開本:32
- 作者:於蔚麗
- 出版日期:2014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34442036, 9787534442032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畸變之花分外紅 最淒不過蕭紅》由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於蔚麗,女,1973年4月生,祖籍山東煙臺。畢業於山東大學威海分校中文系。一個喜歡玩文字,遊走於現實和夢幻之間,悠然塵外,自由隨性的小女子。
圖書目錄
第一卷寂寞童年一縷陽光
第一章古老小鎮
第二章生未逢時
第三章失愛童年
第四章小院弄梅
第五章桃之夭夭
第二卷淡如柳絮不委芳塵
第一章嚮往自由
第二章生之喜悅
第三章叛逆少女
第四章世事變遷
第五章生存遊戲
第三卷君當磐石我為蒲柳
第一章絕處逢生
第二章愛情神話
第三章剪燭西窗
第四章曙光初現
第五章愛入歧途
第四卷轉身之後無處告別
第一章蟄居異鄉
第二章魯迅逝世
第三章東風無力
第四章珠分釵折
第五章梅邊柳畔
第五卷繁華落幕藍天碧水
第一章寂寞如初
第二章閱盡風霜
第三章生命絕唱
第四章淚盡念空
第五章傾情一生
後記
第一章古老小鎮
第二章生未逢時
第三章失愛童年
第四章小院弄梅
第五章桃之夭夭
第二卷淡如柳絮不委芳塵
第一章嚮往自由
第二章生之喜悅
第三章叛逆少女
第四章世事變遷
第五章生存遊戲
第三卷君當磐石我為蒲柳
第一章絕處逢生
第二章愛情神話
第三章剪燭西窗
第四章曙光初現
第五章愛入歧途
第四卷轉身之後無處告別
第一章蟄居異鄉
第二章魯迅逝世
第三章東風無力
第四章珠分釵折
第五章梅邊柳畔
第五卷繁華落幕藍天碧水
第一章寂寞如初
第二章閱盡風霜
第三章生命絕唱
第四章淚盡念空
第五章傾情一生
後記
後記
風從窗戶外面吹進來,陽台上盆栽里的花草枝葉蹁躚,隨風疏離。一朵茉莉飄搖著起舞、旋轉,凋落在了窗前灼灼的陽光里。恍惚間驚覺,時光飛逝,已是盛夏的節氣,而關於蕭紅的文字,居然一直斷續著,寫了兩月有餘。
如許多人一樣,對於蕭紅,之前不曾有過太多的了解與傾注。或許,是因了女子心理和表情上的小小矯飾,民國時期的才女,喜歡林微因,喜歡張愛玲,喜歡石評梅,卻獨獨不曾關注過蕭紅些許。只知道她寫的文字曾經印在中學的課文里,《火燒雲》,還有《祖父和後園子》。
忽然地傾注了筆墨來寫蕭紅,緣於無意間看到的電影《蕭紅》,裡面有一句台詞:“你知道我為什麼寫作嗎?因為沒有更快樂的事情做。”驀然驚悸,這個女子,原來是為文字而生,並且依文字而生,她的一生,該是怎樣的一個用文字書寫出來的傳奇。
心意浮動,情思迷離,情不自禁地嘗試著去觸摸,這個民國才女短暫一生中的細碎點滴。一幅關於蕭紅的畫卷徐徐地展示,視野中蕭紅的影像漸次地風生水起。然後,迫不及待地想用文字,寫她的神韻,刻畫出她的風骨。
然而,寫蕭紅並不容易。
不能不承認,自己是一個感性遠遠多於理智的女子,輕易地便會沉浸於某些意境中,不能自已。而蕩漾在蕭紅的世界裡,隨著她的境遇,變遷、沉浮,關於她的生活、情感,還有驚世絕倫的文字。驚喜著她的幸福,失落著她的潰敗,跟隨她的情緒,一次次地衝突、起伏。一些時候,甚至是物我兩忘,忽略了現實與臆想中的距離。
某個瞬間,會情難自抑,極想能跨越時空,與蕭紅一起,問問天上的神靈,或者是人間的智者,她只想要一場最簡單的快樂,她只求一份安穩的百姓生活,卻為什麼,終不能得?
“人生為了什麼,才有這樣淒涼的夜?”每一次的詰問,都只有回音,飄蕩在空曠的山谷里。而世界不會為任何人停留,一如光陰,白駒過隙,不能回頭。生命是個永恆的謎題,即使我們甘願終生如朝拜的香客,求解,亦無解。
這真的是一段纏繞於文字中極端痛楚的經歷,無法抗拒,便本能地想要逃脫、迴避。於是,未寫完的文稿,被無數次地丟開、遠離。卻終是不忍真的離棄,回頭,再撿拾起,拂去塵埃,默然地繼續。反反覆覆。
寫過蕭紅,便是附著著她的靈魂,走遍了她的身心所及。抗爭,逃離,疾病,貧困,奔波,遺棄……她的一生匯聚了太多的辭彙,真的是無法一一言述。
蕭紅和她的文字,都是盛產於那個時代的奇蹟。她們赤裸在曠野中,任由著驕陽暴曬,風雨洗滌,卻依舊盛開,開得炫幻奪目。
這些文字,不是為蕭紅立傳,亦不為評說是非,只是在走近蕭紅的這一路,有一些感觸,自心底深處,緩緩地流淌而出。
如許多人一樣,對於蕭紅,之前不曾有過太多的了解與傾注。或許,是因了女子心理和表情上的小小矯飾,民國時期的才女,喜歡林微因,喜歡張愛玲,喜歡石評梅,卻獨獨不曾關注過蕭紅些許。只知道她寫的文字曾經印在中學的課文里,《火燒雲》,還有《祖父和後園子》。
忽然地傾注了筆墨來寫蕭紅,緣於無意間看到的電影《蕭紅》,裡面有一句台詞:“你知道我為什麼寫作嗎?因為沒有更快樂的事情做。”驀然驚悸,這個女子,原來是為文字而生,並且依文字而生,她的一生,該是怎樣的一個用文字書寫出來的傳奇。
心意浮動,情思迷離,情不自禁地嘗試著去觸摸,這個民國才女短暫一生中的細碎點滴。一幅關於蕭紅的畫卷徐徐地展示,視野中蕭紅的影像漸次地風生水起。然後,迫不及待地想用文字,寫她的神韻,刻畫出她的風骨。
然而,寫蕭紅並不容易。
不能不承認,自己是一個感性遠遠多於理智的女子,輕易地便會沉浸於某些意境中,不能自已。而蕩漾在蕭紅的世界裡,隨著她的境遇,變遷、沉浮,關於她的生活、情感,還有驚世絕倫的文字。驚喜著她的幸福,失落著她的潰敗,跟隨她的情緒,一次次地衝突、起伏。一些時候,甚至是物我兩忘,忽略了現實與臆想中的距離。
某個瞬間,會情難自抑,極想能跨越時空,與蕭紅一起,問問天上的神靈,或者是人間的智者,她只想要一場最簡單的快樂,她只求一份安穩的百姓生活,卻為什麼,終不能得?
“人生為了什麼,才有這樣淒涼的夜?”每一次的詰問,都只有回音,飄蕩在空曠的山谷里。而世界不會為任何人停留,一如光陰,白駒過隙,不能回頭。生命是個永恆的謎題,即使我們甘願終生如朝拜的香客,求解,亦無解。
這真的是一段纏繞於文字中極端痛楚的經歷,無法抗拒,便本能地想要逃脫、迴避。於是,未寫完的文稿,被無數次地丟開、遠離。卻終是不忍真的離棄,回頭,再撿拾起,拂去塵埃,默然地繼續。反反覆覆。
寫過蕭紅,便是附著著她的靈魂,走遍了她的身心所及。抗爭,逃離,疾病,貧困,奔波,遺棄……她的一生匯聚了太多的辭彙,真的是無法一一言述。
蕭紅和她的文字,都是盛產於那個時代的奇蹟。她們赤裸在曠野中,任由著驕陽暴曬,風雨洗滌,卻依舊盛開,開得炫幻奪目。
這些文字,不是為蕭紅立傳,亦不為評說是非,只是在走近蕭紅的這一路,有一些感觸,自心底深處,緩緩地流淌而出。
序言
誰擷我一世飄零
呼蘭河,一條綿遠悠長的水域,以千年不變的姿態,靜靜地流淌過中國東北部那片厚重而廣袤的黑土地,潤澤、繁衍著萬物,綿延不絕,生生不息。夏日裡的奔騰湍急和冬季的蕭瑟冷寂,都不能掩去河水本質里的柔和、安然和寧怡。
河岸上的柳樹,水底里的綠藻,亦終是按照固有的方式,自如地賡續。萌櫱,生長,葳蕤,枯瘦,再老去。任千秋萬世,枝與葉,生與死,亘古的悲歡,執著的合離,周而復始,不曾停息。
呼蘭河,以及周遭的一切,便是這樣安靜地存在,或緩慢地消失,繼而,再換了另一種方式繼續。但若是我們一定要去追尋,為了某一種目的,那么,呼蘭河,是決然不會給我們任何提示,以及一些可以觸摸到的軌跡。歲歲年年,它只是以相似的容顏,詮釋著萬千不同的歲月謎題。
可是,我們卻不會因此而忘記,有一位女子,在呼蘭河畔,曾驚鴻一瞥,灑脫、清晰地留下了不滅的痕跡。她溫柔而執著地從這裡走出去,以一種決絕和叛逆的方式。或許,是因為有了她,呼蘭河才會在更多人的記憶里刻下那樣深沉而久遠的記憶。
她是蕭紅,民國時期四大才女之一,30年代的文學洛神。呼蘭河,承載了她生命中的蔥翠年月,她的被許多人漠視了的璀璨童稚,還有她記憶里祖父給予的唯一卻永遠的溫存與甜蜜。
她的文字里曾有關於故鄉火燒雲的描述,那些各色形態的雲朵,流落在清澈的眸子裡,每一抹都是瞬息即逝的綺麗。只是她不知道,許多年以後,她的人生,亦象極了那些煙雲,一樣的空曠、澄明、短暫卻深摯。而她的愛情,亦是那般的決然和清麗。她對生存的坦然擔當,她抓住愛情的義無反顧,都容不得後世些許的質疑。
說她貪圖愛么,還是說她太懂得周旋於人情世故?不走進她的世界,怎么讀得懂她的全部。她的愛與恨,她的激情渴求,她的忘我追逐,無不鑲嵌在那個時代的畫幅里,帶著揮之不去的陰霆,卻也隱藏了軒昂亮麗的伏筆。 不是所有的故事都可以用“從此”作為結束,不是每一段人生都有預計好了的軌跡。在年少的歲月里,她也有過少女斑斕的心事,她也曾渴望被寬厚的懷抱溫柔地擁住,優雅地微笑著,採擷流雲,穿行四季,不食人間煙火,不問凡塵世故。
然而,苦難卻是生活給予她的唯一印記。於苦難的深海中不斷地沉浮,無處拒絕,無可迴避。她只是一個小女子,愛,或是被愛,都是她不可多得的機遇,她只能,而且必須緊緊地把握住,然後,艱辛地完成她每一次的自我救贖。
她生命的過程總是在不斷地飄零,而她的愛情,也一一地隨風而逝,零落成泥。或許,愛與自由,便是她畢生追逐的活著的方式。
她用一生編織著文字。她以淒婉細膩的思維,率真質樸的筆觸,娓娓地述說著一代人的苦難境遇,也深刻地鞭斥著~整個時代的悲劇。她在文字里,深徹地揭露、喚醒、拯救,試圖在精神領域裡引領著整個民族走向復甦。
這樣一個生命短促卻絕世驚艷的女子,她用三十一年的人生告訴人們,這世上,有一種任何苦難和欲望都不能湮沒的激揚和美麗。
而她奔波的腳步,始終不曾停駐。走到路的盡頭,她的行囊,依舊空空。光陰荏苒,錚琮遠去,自指縫裡傾泄而出的,仿佛永遠都只是虛無。
回眸此生,風雨迷離,塵沙揚起,世事洞明,人情如紙。待雲霧散去,塵埃落盡,終沒有一個人,能許了她一世情深,抑或是,採擷她風雨過後飄零的四季。
於蔚麗
2013年6月19日
呼蘭河,一條綿遠悠長的水域,以千年不變的姿態,靜靜地流淌過中國東北部那片厚重而廣袤的黑土地,潤澤、繁衍著萬物,綿延不絕,生生不息。夏日裡的奔騰湍急和冬季的蕭瑟冷寂,都不能掩去河水本質里的柔和、安然和寧怡。
河岸上的柳樹,水底里的綠藻,亦終是按照固有的方式,自如地賡續。萌櫱,生長,葳蕤,枯瘦,再老去。任千秋萬世,枝與葉,生與死,亘古的悲歡,執著的合離,周而復始,不曾停息。
呼蘭河,以及周遭的一切,便是這樣安靜地存在,或緩慢地消失,繼而,再換了另一種方式繼續。但若是我們一定要去追尋,為了某一種目的,那么,呼蘭河,是決然不會給我們任何提示,以及一些可以觸摸到的軌跡。歲歲年年,它只是以相似的容顏,詮釋著萬千不同的歲月謎題。
可是,我們卻不會因此而忘記,有一位女子,在呼蘭河畔,曾驚鴻一瞥,灑脫、清晰地留下了不滅的痕跡。她溫柔而執著地從這裡走出去,以一種決絕和叛逆的方式。或許,是因為有了她,呼蘭河才會在更多人的記憶里刻下那樣深沉而久遠的記憶。
她是蕭紅,民國時期四大才女之一,30年代的文學洛神。呼蘭河,承載了她生命中的蔥翠年月,她的被許多人漠視了的璀璨童稚,還有她記憶里祖父給予的唯一卻永遠的溫存與甜蜜。
她的文字里曾有關於故鄉火燒雲的描述,那些各色形態的雲朵,流落在清澈的眸子裡,每一抹都是瞬息即逝的綺麗。只是她不知道,許多年以後,她的人生,亦象極了那些煙雲,一樣的空曠、澄明、短暫卻深摯。而她的愛情,亦是那般的決然和清麗。她對生存的坦然擔當,她抓住愛情的義無反顧,都容不得後世些許的質疑。
說她貪圖愛么,還是說她太懂得周旋於人情世故?不走進她的世界,怎么讀得懂她的全部。她的愛與恨,她的激情渴求,她的忘我追逐,無不鑲嵌在那個時代的畫幅里,帶著揮之不去的陰霆,卻也隱藏了軒昂亮麗的伏筆。 不是所有的故事都可以用“從此”作為結束,不是每一段人生都有預計好了的軌跡。在年少的歲月里,她也有過少女斑斕的心事,她也曾渴望被寬厚的懷抱溫柔地擁住,優雅地微笑著,採擷流雲,穿行四季,不食人間煙火,不問凡塵世故。
然而,苦難卻是生活給予她的唯一印記。於苦難的深海中不斷地沉浮,無處拒絕,無可迴避。她只是一個小女子,愛,或是被愛,都是她不可多得的機遇,她只能,而且必須緊緊地把握住,然後,艱辛地完成她每一次的自我救贖。
她生命的過程總是在不斷地飄零,而她的愛情,也一一地隨風而逝,零落成泥。或許,愛與自由,便是她畢生追逐的活著的方式。
她用一生編織著文字。她以淒婉細膩的思維,率真質樸的筆觸,娓娓地述說著一代人的苦難境遇,也深刻地鞭斥著~整個時代的悲劇。她在文字里,深徹地揭露、喚醒、拯救,試圖在精神領域裡引領著整個民族走向復甦。
這樣一個生命短促卻絕世驚艷的女子,她用三十一年的人生告訴人們,這世上,有一種任何苦難和欲望都不能湮沒的激揚和美麗。
而她奔波的腳步,始終不曾停駐。走到路的盡頭,她的行囊,依舊空空。光陰荏苒,錚琮遠去,自指縫裡傾泄而出的,仿佛永遠都只是虛無。
回眸此生,風雨迷離,塵沙揚起,世事洞明,人情如紙。待雲霧散去,塵埃落盡,終沒有一個人,能許了她一世情深,抑或是,採擷她風雨過後飄零的四季。
於蔚麗
2013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