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溝,以其地理位置和標誌性地物而得名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當溝
- 性質:地名
- 所屬區域:浙江省
- 羅馬字母拼寫:Dānggōu
當溝,以其地理位置和標誌性地物而得名的地名。
當溝,以其地理位置和標誌性地物而得名的地名。1地名含義因小溝橫於村前,故得名當溝村。歷史沿革原屬施宏大隊;1983年公社改鄉,大隊改村,屬施宏村。...
浪士當溝 位於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東北部,距縣城威遠鎮78公里、省會西寧110公里。位於北山國家地質森林公園中部,總面積5700 公頃,是北山國家地質森林公園內最大的一條溝,平坦寬闊,溝長水大,水流清澈,林木茂盛,環境清幽;已成為北山國家地質森林公園的黃金旅遊地帶。浪士當村主要景點有“睡佛”、“門崗戲水”...
五當溝發源於內蒙古自治區固陽縣新建鄉頭道井,上游稱東三岔溝,經吉忽倫圖鄉、國慶鄉、石拐礦區、至東園溝口,主溝長74公里。出溝後自北向南從石河圪旦西南注入黃河。全長86.8公里,流域面積984平方公里。最大流量1750立方米/秒(1958年)。詞語由來 “五當”系蒙古語,一說意為“柳樹”,又說叫做“布騰圖”...
五當溝組岩性為灰白色、灰綠色礫岩、砂岩、砂質頁岩、碳質頁岩、棕灰色含油頁岩及煤層。含植物及魚類等化石。中文名稱 五當溝組 時代 J1-2 命名 李星學,1954年命名。特徵 植物化石主要分子有:Equisetites grosphodon,E. koreanicus,E. sarrani,Neocalamites carrerei,Marattiopsis naglica,M. muena...
五當溝街道,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石拐區,地處石拐區五當溝區片,五當溝街道辦事處距區政府2千米,行政區域面積4平方千米,截至2011年末,五當溝街道總人口為7658人。1976年10月,成立五當溝街道。截至2021年10月,五當溝街道轄1個社區;五當溝街道辦事處駐原五當溝礦大院。2011年末,五當溝街道國稅收入...
五當溝街道,辦事處位於山東省濟南市百年商埠老城區的中心地段,槐蔭區東北角,東與市中區大觀園辦事處、北與天橋區寶華街辦事處相鄰;北至經一路,南至經五路,東至緯五路,西至緯九路,面積0.71平方公里,下轄四個社區居委會,1個家屬委員會。有漢、回、滿、朝鮮、壯、畲、土家等7個民族。基本概況 轄區...
嘎定溝又名卡丁溝,此處山勢險要高聳入雲,是典型的峽谷地貌,奇峰異石古樹參天,落差近200米的瀑布飛流直下雄偉壯觀,山崖天然形成的大佛、女神、觀音、護法、如來佛祖、喇嘛頌經、神龜叫天、神鷹獻寶、酥油燈,以及藏文“六字真言”佛字等。林芝卡定溝天佛瀑布位於西藏318國道拉薩至林芝段距八一鎮24公里處,海拔...
五當召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石拐區東北約45公里的吉忽倫圖蘇木五當溝內的大青山深處。五當召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A級旅遊景區。它與西藏的布達拉宮、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的拉卜楞寺齊名,是中國藏傳佛教的四大名寺之一和內蒙古自治區最大藏傳佛教寺院。建築特點 五當召的主體建築,以八大經堂(現存六座)、...
排水溝的布設原則 1 排水溝一般布設在坡面截水溝的兩端或較低一端,用以排除截水溝不能容納的地表徑流。排水溝的終端連線蓄水池或天然排水道。2 排水溝在坡面上的比降,根據其排水去處(蓄水池或天然排水道)的位置而定,當排水出口的位置在坡腳時,排水溝大致與坡面等高線正交布設;當排水去處的位置在坡面時...
當家溝 當家溝是陝西省的地名,1978年廢止,自建村以來一直叫做當家溝。地名含義 因此溝處於兩山當中的溝內,故名。歷史沿革 命名以來,名稱沿用至今。1978年村民遷 走。
日尼光措(池):在材錄措向北5公里當中溝日尼光灣與直溝巴瑪灣交界處的山頂,面積4畝見方的圓形池塘(聖水,與道加次曼是姐妹,又是親家,專壓制該邪神泉,每年泉、措都要舉行換親儀式),地形為本段山體最高端,四周為緩坡森林和草山,池雨季為措,旱季為草灘,是季節性池塘。2、當納蓋林 當納蓋林位於村莊...
街溝縱坡(或平石縱坡)由升坡到降坡再到升坡,如此連續交替進行,街溝的縱坡如同鋸齒形狀的,稱為鋸齒形街溝。簡介 所謂街溝即指露出路面部分的側石與路面邊緣或平石,作為城市道路排水的三角形溝。情形 當道路縱坡很小時,積留的雨、雪水很難沿街溝的縱向排除,尤其是在暴雨或多雨季節,路面成片積水,既影響...
山東沂水鄉下種莊稼講究 ,為了不影響別人地里莊稼的生長,也是相互留出一條溝來,這條溝又叫“墒溝”,種第一壟莊稼,又叫“打墒溝”,如果張三家與李四家的地連在一起,也不叫連在一起,叫“挨墒地”。在漢語裡,墒通商,“打墒溝”也是兩家商量著種地的意思。簡介 墒溝定義 在漢語裡,墒通商,“打墒...
大擔溝 大擔溝是重慶市的地名,當地民眾約定俗成。地名含義 此溝內土地肥沃,莊稼收成好,每年收穫較大,每次都用很大的扁擔挑糧食,故名。歷史沿革 解放前得名。
當路基挖方上側山坡匯水面積較大時,應於挖方坡口5m以上設定截水溝。截水溝水流一般不應引入邊溝,當必須引入時,應切實做好防護措施。截水溝長度一般不宜超過500m,當截水溝長度超過500m時應選擇適當的地點設出水口,將水引至山坡側的自然溝中或橋涵進水口,截水溝必須有牢靠的出水口,必要時須設定排水溝、跌水或...
側溝水應排出路塹以外,在填挖交界處沿山彎轉偏離路基排出,以防沖刷路堤。但對深長路塹和反坡排水的側溝,可以根據地形條件增建穿越路基的橫向蓋板水溝,將水引排到路基的外側,在路塹邊坡較低處,開挖馬口排走。側溝水不宜流入隧道排水溝內。因此,當出洞方向路塹為上坡時,側溝要用與線路縱坡相反的坡度,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