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詩壇"刀鋒"透視》是一部通過個案研究對當代先鋒詩歌進行整體審視的詩學專著。從朦朧詩人,到“第三代”詩人、“中生代”詩人,再到70後詩人,《當代詩壇"刀鋒"透視》對這些參與中國當代文學發展進程的重要詩人進行了獨到的闡釋,既富有詩歌批評的感性情懷,又不乏學術研究的理性品質。
基本介紹
- 書名:當代詩壇"刀鋒"透視
- 出版社:河北大學出版社
- 頁數:296頁
- 開本:16
- 品牌:河北大學出版社
- 作者:劉波 羅振亞
- 出版日期:2014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660587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名人推薦,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當代詩壇"刀鋒"透視》由河北大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劉波,1978年生於湖北荊門,畢業於南開大學中文系,文學博士,現任教於三峽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現當代文學與文化。曾任燕趙都市報社新聞記者、副刊編輯,出版公司圖書編輯等職。於《南方文壇》、《文藝爭鳴》、《文藝評論》、《當代作家評論》等期刊發表各類評論文章四十餘篇,著有《十作家批判書(二)》(與王朔等人合著,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於“詩生活”網開有評論家專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會員,《詩選刊》雜誌“詩觀察”欄目特約主持人,《中國新詩年鑑》編委,獲得《詩選刊》雜誌“2011中國年度詩歌評論獎”。
圖書目錄
緒論
一、召喚當代詩歌精神
二、尊嚴寫作的日常化
三、表達的難度與思想的深度
第一章團隊精神時代的象徵美學
第一節食指:苦難審視與自我拯救
一、吹響時代的號角
二、一種美學轉折的發生
三、命運感的自然流露
第二節北島:為當代詩歌建立啟蒙的傳統
一、激昂的“回答”時代
二、失敗主義的詩歌理想
三、轉型後的寫作境界
第三節多多:手藝人的悲劇意識和尊嚴寫作
一、手藝人的張力和創造性
二、在否定中靠近和領受詩意
三、愛的視野與悲劇性書寫
第四節王小妮:為日常體驗和真摯抒寫作證
一、低調而獨特的“個人化寫作”
二、從寫詩中找到活著的理由
三、越過困境,走向開闊
第二章激情與燦爛共生的漢語之魅
第一節于堅:拙樸而大氣的詩意建構
一、民間立場下的常識書寫
二、還原語言之後人心的表達
三、敘事策略與“反詩意”
四、古典傳統、西方精神與批判意識
五、持續性寫作的意義
第二節王家新:承擔意識、批判精神與日常邏輯
一、靈魂的審判
二、對話思想性
三、從一種日常到另一種日常
四、內在的詩性選擇
第三節翟永明:從女性寫作走出的詩之大道
一、修辭的減法:從繁複到簡潔
二、介入現實是詩人的另一種責任
三、從獨白到對話:一道敞開自我的寫作之門
四、日常、傳統、古意之變皆通向詩之“真理”
第四節西川:詩歌思想者的獨白與對話
一、代表作時代回不去了
二、先鋒、現代還是傳統?
三、什麼樣的詩意屬於西川?
第五節李亞偉:想像力冒險的詩歌傳奇
一、烈酒與行走的青春反叛
二、天才與個性化的語言冒險
三、在想像中重鑄極致的詩意
四、回歸現實與“寂寞處的響動”
五、詩意堅守者的緩慢釋放
第三章消費主義時代的思想和詩意
第一節臧棣:“新純詩”精神與敞開的路徑
一、技藝與“新純詩”立場意味著什麼?
二、想像力與修辭練習
三、在堅持中冒險出擊
四、如何處理現實與時代的命題
第二節伊沙:口語、反抒情與冒犯式書寫
一、如何處理口語和先鋒的關係
二、當寫詩成為一種日常功課
三、反抒情的立場與乾淨之詩
四、伊沙式詩歌心理學
第三節餘怒:當代漢語詩歌的神秘魔方
一、當困惑成為一種詩歌現象
二、陌生化的詩意就在那張力呈現之處
三、荒謬的美學和不信任的誤讀
四、從不及物到及物的悄然轉變
第四節陳先發:以傳統對接當下的先鋒
一、復旦校園詩人的前期畫像
二、在傳統里獲得先鋒精神
三、寫好詩就是一種自我折磨
第五節藍藍:在介入中尋求詩的真諦
一、由體量和氣場決定的詩性
二、力量源於超驗的現實感
三、不分裂的詩人與不分裂的詩歌
第四章新世紀詩歌的多元審美
第一節孫磊:詩與思的人生信仰
一、向內轉的語言姿態
二、寫作怎樣通往一種信仰
三、隱喻美學和思想境界
四、如何審視我們的處境
第二節宇向:朝著愛的方向,讓詩來帶路
一、從感覺出發的思想追索
二、深沉的底色與厚重的氣質
三、詩歌自身所要求的生命意識
四、從藝術之美到良知情懷
第三節朵漁:無欲寫作通往力量之愛
一、思想性如何對接修辭
二、寫作的責任和精神的難度
三、羞恥心與常識感
四、詩的終極通向愛的可能
第四節沈浩波:如何在自信中出示活力
一、“心藏大惡”的時代
二、寫作自信建基於什麼?
三、如何先鋒,怎樣前行?
四、在變化中尋找創新的可能
結語
後記
一、召喚當代詩歌精神
二、尊嚴寫作的日常化
三、表達的難度與思想的深度
第一章團隊精神時代的象徵美學
第一節食指:苦難審視與自我拯救
一、吹響時代的號角
二、一種美學轉折的發生
三、命運感的自然流露
第二節北島:為當代詩歌建立啟蒙的傳統
一、激昂的“回答”時代
二、失敗主義的詩歌理想
三、轉型後的寫作境界
第三節多多:手藝人的悲劇意識和尊嚴寫作
一、手藝人的張力和創造性
二、在否定中靠近和領受詩意
三、愛的視野與悲劇性書寫
第四節王小妮:為日常體驗和真摯抒寫作證
一、低調而獨特的“個人化寫作”
二、從寫詩中找到活著的理由
三、越過困境,走向開闊
第二章激情與燦爛共生的漢語之魅
第一節于堅:拙樸而大氣的詩意建構
一、民間立場下的常識書寫
二、還原語言之後人心的表達
三、敘事策略與“反詩意”
四、古典傳統、西方精神與批判意識
五、持續性寫作的意義
第二節王家新:承擔意識、批判精神與日常邏輯
一、靈魂的審判
二、對話思想性
三、從一種日常到另一種日常
四、內在的詩性選擇
第三節翟永明:從女性寫作走出的詩之大道
一、修辭的減法:從繁複到簡潔
二、介入現實是詩人的另一種責任
三、從獨白到對話:一道敞開自我的寫作之門
四、日常、傳統、古意之變皆通向詩之“真理”
第四節西川:詩歌思想者的獨白與對話
一、代表作時代回不去了
二、先鋒、現代還是傳統?
三、什麼樣的詩意屬於西川?
第五節李亞偉:想像力冒險的詩歌傳奇
一、烈酒與行走的青春反叛
二、天才與個性化的語言冒險
三、在想像中重鑄極致的詩意
四、回歸現實與“寂寞處的響動”
五、詩意堅守者的緩慢釋放
第三章消費主義時代的思想和詩意
第一節臧棣:“新純詩”精神與敞開的路徑
一、技藝與“新純詩”立場意味著什麼?
二、想像力與修辭練習
三、在堅持中冒險出擊
四、如何處理現實與時代的命題
第二節伊沙:口語、反抒情與冒犯式書寫
一、如何處理口語和先鋒的關係
二、當寫詩成為一種日常功課
三、反抒情的立場與乾淨之詩
四、伊沙式詩歌心理學
第三節餘怒:當代漢語詩歌的神秘魔方
一、當困惑成為一種詩歌現象
二、陌生化的詩意就在那張力呈現之處
三、荒謬的美學和不信任的誤讀
四、從不及物到及物的悄然轉變
第四節陳先發:以傳統對接當下的先鋒
一、復旦校園詩人的前期畫像
二、在傳統里獲得先鋒精神
三、寫好詩就是一種自我折磨
第五節藍藍:在介入中尋求詩的真諦
一、由體量和氣場決定的詩性
二、力量源於超驗的現實感
三、不分裂的詩人與不分裂的詩歌
第四章新世紀詩歌的多元審美
第一節孫磊:詩與思的人生信仰
一、向內轉的語言姿態
二、寫作怎樣通往一種信仰
三、隱喻美學和思想境界
四、如何審視我們的處境
第二節宇向:朝著愛的方向,讓詩來帶路
一、從感覺出發的思想追索
二、深沉的底色與厚重的氣質
三、詩歌自身所要求的生命意識
四、從藝術之美到良知情懷
第三節朵漁:無欲寫作通往力量之愛
一、思想性如何對接修辭
二、寫作的責任和精神的難度
三、羞恥心與常識感
四、詩的終極通向愛的可能
第四節沈浩波:如何在自信中出示活力
一、“心藏大惡”的時代
二、寫作自信建基於什麼?
三、如何先鋒,怎樣前行?
四、在變化中尋找創新的可能
結語
後記
名人推薦
學養,學理,藝術直覺,問題意識及文章功底,當代中國中青年詩歌理論與批評界,能集此五大要素於一身且格局獨備者,“70後”詩評家劉波當屬翹楚。尤其厚積薄發後,依然能保持寬廣的視野和明銳的見地,且謙抑,且沉著,文本人本皆清通篤誠,讓人信任而寄望高遠。
——沈奇(著名詩歌評論家,西安財經學院文藝系教授)
劉波的詩學批評實踐,以頑韌的掘進姿態,觸摸到了時代良心、詩歌歷史的本質與深層,重文本,不媚俗,有風骨。他視野宏闊,思維敏銳,新見迭出,經常從個案出發,接通文壇普泛的理論話語,追求文章的重量。出色的感悟力、恩辨力和描述力三位一體,彰顯出他學術上強勁的實力與理想的氣象。
——羅振亞(著名詩歌評論家,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
劉波一直堅守在詩歌批評的現場,他不僅關注詩人個案的狀況,對詩壇現象也保持著追蹤的興趣。憑藉一份執著、敏銳和理性,他的詩歌批評文章才既富學術眼光,又不乏思想關懷。在觀察詩歌整體態勢與個體寫作格局的過程中,他試圖建構其個性化的闡釋邏輯,並努力尋求濤意的表述。
——張清華(著名文學評論家,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沈奇(著名詩歌評論家,西安財經學院文藝系教授)
劉波的詩學批評實踐,以頑韌的掘進姿態,觸摸到了時代良心、詩歌歷史的本質與深層,重文本,不媚俗,有風骨。他視野宏闊,思維敏銳,新見迭出,經常從個案出發,接通文壇普泛的理論話語,追求文章的重量。出色的感悟力、恩辨力和描述力三位一體,彰顯出他學術上強勁的實力與理想的氣象。
——羅振亞(著名詩歌評論家,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
劉波一直堅守在詩歌批評的現場,他不僅關注詩人個案的狀況,對詩壇現象也保持著追蹤的興趣。憑藉一份執著、敏銳和理性,他的詩歌批評文章才既富學術眼光,又不乏思想關懷。在觀察詩歌整體態勢與個體寫作格局的過程中,他試圖建構其個性化的闡釋邏輯,並努力尋求濤意的表述。
——張清華(著名文學評論家,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