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散文名家典藏:世界心靈》內容簡介:關注內心,關注渺小,要有愛,世界心靈,沒有間隙。遠方與近處,宏大與渺小,假如不傾聽自己的內心,不仔細品味微弱的感覺,滿目青山,也是荊棘一片:假如擁有一顆好奇的心,擁有對事物的喜愛與敏感,最微小的物,“耳得之而成聲,目遇之而成色”,都會帶來無限歡欣與感動。《當代中國散文名家典藏:世界心靈》收入作者近幾年的漫遊文字,遠方、近處,作者滿含好奇地面對神秘景象或平常花樹,用優美真誠的筆,反覆記憶,反覆抒寫,反覆呈現。
基本介紹
- 書名:當代中國散文名家典藏:世界心靈
- 作者:趙荔紅
- 出版日期:2013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52102307
- 外文名:World Soul
- 出版社:內蒙古文化出版社
- 頁數:240頁
- 開本:16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當代中國散文名家典藏:世界心靈》編輯推薦:“一些泥土掉落在城市,在鋼筋水泥間,太陽灼烤,失去水分,碎裂,化為塵土,塵土與塵土互相激動、攀附、飛揚,越小越輕的浮塵,飛得越高。一些泥土追隨江河,河流裹挾著,朝前奔流,勢不可擋,泥土一路追逐浪花,到了寬廣河面,水流緩慢下來,泥土就沉積、淤塞在最黑最深處。土豆對我說,你要做一顆土壤中的泥土。我這顆泥土與其他泥土,挨挨擠擠在一起,冬天吮吸潔淨清冽雪水,春天伸出綠嫩彎曲細芽,夏天大樹濃陰遮蔽,秋天星空下自然成熟的果實撲撲掉落在土壤中。我這顆微小泥土,和其他泥土,一起分享果實。我是生長在這樣土壤中,文學的,傳統的。颶風、地震、潮流,土壤也會流失,有些時候變得很薄,但從未消失,我們這些泥土挨挨擠擠在一起,肥沃之,繁衍之。”《當代中國散文名家典藏:世界心靈》供廣大讀者閱讀。
作者簡介
趙荔紅,先後就讀於復旦大學、上海師範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分別獲法學學士、文學碩士、工商管理碩士。2003年開始文學創作。小說、散文、評論載於《十月》、《天涯》等幾十家刊物,收入多種選本。曾以塞壬、塞壬歌聲為筆名在京、滬等地報刊開設多個專欄。著有《孔子:公元前551年》。現居上海。供職某出版社。
圖書目錄
世界心靈
蘇東坡:從陽羨到儋耳
尋訪沈從文
新疆日記
建德事體
倒影與回聲
龍泉·安仁·永康
松陽十二時
到天山去
霧中的風景
洗耳磨牙
暗夜飛奔
目空一切
去年在雙廊
南方之南
馬背上的家
馬爾康·塔公·丹巴
遭遇三格
上海·印象
雲南日記
後記
蘇東坡:從陽羨到儋耳
尋訪沈從文
新疆日記
建德事體
倒影與回聲
龍泉·安仁·永康
松陽十二時
到天山去
霧中的風景
洗耳磨牙
暗夜飛奔
目空一切
去年在雙廊
南方之南
馬背上的家
馬爾康·塔公·丹巴
遭遇三格
上海·印象
雲南日記
後記
後記
我的一篇文章,《穿行於時間之幽暗的書籍》,寫了幾本對我成長有影響的書。其中有幾段文字是關於里爾克的:
“一切就是從《給青年詩人的信》開始的。當我初涉寫作,我就如同那個青年,弗蘭斯·克薩危爾·卡卜斯一樣,聆聽大師的教誨,我被這個青年人的一句話吸引著往下閱讀:‘一個偉人、曠百世而一遇的人說話的地方、小人物必須沉默。’至今,這本薄薄小書,依舊是我反覆閱讀的。那些親切的話語,被馮至的典雅漢語呈現,有好幾封信我滿滿地劃了紅線,再加以自己歪歪扭扭的批註,不同時期,鋼筆鉛筆,以至覺得這本小書非常的‘雜亂’,可那的確是值得珍藏的。我有1994年北京三聯版的,有2005年上海譯文版的,我要再去買一個新版本,僅僅為了紀念……那么,我們聽他說……
‘請你走向內心。探索那叫你寫的理由,考察它的根是不是盤在你心的深處,你要坦白承認,萬一你寫不出來,是不是必得因此而死去。’里爾克讓寫作者不要好大喜功,不要追逐那些普遍性體裁,不要跟風,不要受外界的批評、他人的褒獎、時髦的話題影響,也不要追求那些流行的風格、語詞。他讓年青人、如我一般沒有經驗的寫作者,首先去傾聽自己的‘內心’,內心有不得不寫的理由、欲望、情感、衝動,就寫,同時關注自己熟悉的那些最日常最微不足道的事物,描寫自己的‘悲哀與願望,流逝的思想與對於某一種美的信念’。其中關鍵是要‘真誠’。他的意思,與孔子說《詩經》‘辭達而已’是一致的,只有真誠地傾注對自己內心的思考,又用最坦率最直截的話語準確說出來,就是好的文章。並不需要多少文飾,一切多餘之物,都如大樹的枝枝權權,可以在春冬之際修剪掉,‘根’本好,文章的大樹就能長好。他說:‘從這向自己世界的深處產生出詩來,你一定不會再想問別人,這是不是好詩。’
另外是關注渺小。里爾克說:‘沒有一種體驗是過於渺小的,就是很小的事件的開展都像是一個大的運命,並且這運命本身像是一塊奇異的廣大的織物,每條線都被一隻溫柔的手引來,排在另一條線的旁邊,千百條互相持衡。’在這句話的頁白,我曾寫了這么一句話:‘有時我莫名地想流淚,尤其雨夜,讀著這樣文字,又聽蕭邦。’而在我這句話的右邊,土豆某一天讀了,也寫了一句:‘是的,在晴朗的天氣讀這樣的文字,也會想流淚,因為這不是出於感傷,而是出於心動。’里爾克說,假如你抱怨生活過於貧瘠,那是因為你的心不夠敏感,不夠真誠,那是你對渺小之物不夠充滿愛,對創造者而言,沒有貧瘠不關痛癢的地方。而只有像蜜蜂釀蜜一般,從最渺小開始,從萬物中採擷最甜美的資料,才能創造出我們的神。
關注內心,與關注渺小,最根本的都是要有‘愛’。他說,‘只有愛能夠理解它們,把住它們,認識它們的價值’,任何外在的批評,言辭,行動,說明,都不能影響你的感覺。只有愛,要信任愛,才能抵達最本真的自我,也才能體會到萬物渺小的偉大,‘你要信任在這愛中自有力量存在,自有一種幸福’。而愛卻是‘艱難’的,如同死亡一般是艱難的,並不是人人都能一直在做的。愛首先教會人沉入內心,‘藝術品都是源於無窮的寂寞’,然後是謙虛地充滿熱愛地去探究最微小之物的神秘,才能抵達廣大。這就是里爾克說的‘寂靜而廣大’。”
如今距初始寫作,已有些年頭。里爾克的這些教誨,關注內心,關注渺小,要有愛,依舊指導著我。我似乎寫了一些文字,但依舊是習作,一直到老,我都在習作,在無數大師面前,在浩瀚而神秘的生活世界,在不可測度的生命流程中,在時間之恆永又無常多變中,我永遠在習作。
關注內心,關注渺小,要有愛,世界心靈,沒有間隙。不存在缺乏心靈與眼睛的世界,或者說,百匯萬物本身就充滿靈性,等待你的心向這些靈性敞開、注入、復活。曾經一段時間,我厭倦日常生活瑣碎,迷戀於遠方漫遊,總以為存在一個神奇別處,如諾瓦利斯《塞斯的弟子們》中描述的那個夏青特,要到遠方尋找事物之母,最終發現,最甜美、動人的就是愛,就在身邊。焦灼也是渴望愛。遠方與近處,宏大與渺小,假如你不傾聽自己的內心,不仔細品味微弱的感覺,滿目青山,也是荊棘一片;假如擁有一顆好奇的心,擁有對事物的喜愛與敏感,最微小的物,“耳得之而成聲,目遇之而成色”,都會帶來無限歡欣與感動。收入這本小集中的,是我近幾年的漫遊文字,遠方、近處,我滿含好奇地面對神秘景象或平常花樹,用我笨拙而真誠的筆,反覆記憶,反覆抒寫,反覆呈現。
一些泥土掉落在城市,在鋼筋水泥間,太陽灼烤,失去水分,碎裂,化為塵土,塵土與塵土互相激動、攀附、飛揚,越小越輕的浮塵,飛得越高。一些泥土追隨江河,河流裹挾著,朝前奔流,勢不可擋,泥土一路追逐浪花,到了寬廣河面,水流緩慢下來,泥土就沉積、淤塞在最黑最深處。土豆對我說,你要做一顆土壤中的泥土。我這顆泥土與其他泥土,挨挨擠擠在一起,冬天吮吸潔淨清冽雪水,春天伸出綠嫩彎曲細芽,夏天大樹濃陰遮蔽,秋天星空下自然成熟的果實撲撲掉落在土壤中。我這顆微小泥土,和其他泥土,一起分享果實。我是生長在這樣土壤中,文學的,傳統的。颶風、地震、潮流,土壤也會流失,有些時候變得很薄,但從未消失,我們這些泥土挨挨擠擠在一起,肥沃之,繁衍之。
感謝散文家蔣藍、史小溪的推薦,丁永才先生的支持,使這本書的出版成為可能。感謝為這本書的出版付出辛苦工作的編輯。
趙荔紅
2012年4月30日
“一切就是從《給青年詩人的信》開始的。當我初涉寫作,我就如同那個青年,弗蘭斯·克薩危爾·卡卜斯一樣,聆聽大師的教誨,我被這個青年人的一句話吸引著往下閱讀:‘一個偉人、曠百世而一遇的人說話的地方、小人物必須沉默。’至今,這本薄薄小書,依舊是我反覆閱讀的。那些親切的話語,被馮至的典雅漢語呈現,有好幾封信我滿滿地劃了紅線,再加以自己歪歪扭扭的批註,不同時期,鋼筆鉛筆,以至覺得這本小書非常的‘雜亂’,可那的確是值得珍藏的。我有1994年北京三聯版的,有2005年上海譯文版的,我要再去買一個新版本,僅僅為了紀念……那么,我們聽他說……
‘請你走向內心。探索那叫你寫的理由,考察它的根是不是盤在你心的深處,你要坦白承認,萬一你寫不出來,是不是必得因此而死去。’里爾克讓寫作者不要好大喜功,不要追逐那些普遍性體裁,不要跟風,不要受外界的批評、他人的褒獎、時髦的話題影響,也不要追求那些流行的風格、語詞。他讓年青人、如我一般沒有經驗的寫作者,首先去傾聽自己的‘內心’,內心有不得不寫的理由、欲望、情感、衝動,就寫,同時關注自己熟悉的那些最日常最微不足道的事物,描寫自己的‘悲哀與願望,流逝的思想與對於某一種美的信念’。其中關鍵是要‘真誠’。他的意思,與孔子說《詩經》‘辭達而已’是一致的,只有真誠地傾注對自己內心的思考,又用最坦率最直截的話語準確說出來,就是好的文章。並不需要多少文飾,一切多餘之物,都如大樹的枝枝權權,可以在春冬之際修剪掉,‘根’本好,文章的大樹就能長好。他說:‘從這向自己世界的深處產生出詩來,你一定不會再想問別人,這是不是好詩。’
另外是關注渺小。里爾克說:‘沒有一種體驗是過於渺小的,就是很小的事件的開展都像是一個大的運命,並且這運命本身像是一塊奇異的廣大的織物,每條線都被一隻溫柔的手引來,排在另一條線的旁邊,千百條互相持衡。’在這句話的頁白,我曾寫了這么一句話:‘有時我莫名地想流淚,尤其雨夜,讀著這樣文字,又聽蕭邦。’而在我這句話的右邊,土豆某一天讀了,也寫了一句:‘是的,在晴朗的天氣讀這樣的文字,也會想流淚,因為這不是出於感傷,而是出於心動。’里爾克說,假如你抱怨生活過於貧瘠,那是因為你的心不夠敏感,不夠真誠,那是你對渺小之物不夠充滿愛,對創造者而言,沒有貧瘠不關痛癢的地方。而只有像蜜蜂釀蜜一般,從最渺小開始,從萬物中採擷最甜美的資料,才能創造出我們的神。
關注內心,與關注渺小,最根本的都是要有‘愛’。他說,‘只有愛能夠理解它們,把住它們,認識它們的價值’,任何外在的批評,言辭,行動,說明,都不能影響你的感覺。只有愛,要信任愛,才能抵達最本真的自我,也才能體會到萬物渺小的偉大,‘你要信任在這愛中自有力量存在,自有一種幸福’。而愛卻是‘艱難’的,如同死亡一般是艱難的,並不是人人都能一直在做的。愛首先教會人沉入內心,‘藝術品都是源於無窮的寂寞’,然後是謙虛地充滿熱愛地去探究最微小之物的神秘,才能抵達廣大。這就是里爾克說的‘寂靜而廣大’。”
如今距初始寫作,已有些年頭。里爾克的這些教誨,關注內心,關注渺小,要有愛,依舊指導著我。我似乎寫了一些文字,但依舊是習作,一直到老,我都在習作,在無數大師面前,在浩瀚而神秘的生活世界,在不可測度的生命流程中,在時間之恆永又無常多變中,我永遠在習作。
關注內心,關注渺小,要有愛,世界心靈,沒有間隙。不存在缺乏心靈與眼睛的世界,或者說,百匯萬物本身就充滿靈性,等待你的心向這些靈性敞開、注入、復活。曾經一段時間,我厭倦日常生活瑣碎,迷戀於遠方漫遊,總以為存在一個神奇別處,如諾瓦利斯《塞斯的弟子們》中描述的那個夏青特,要到遠方尋找事物之母,最終發現,最甜美、動人的就是愛,就在身邊。焦灼也是渴望愛。遠方與近處,宏大與渺小,假如你不傾聽自己的內心,不仔細品味微弱的感覺,滿目青山,也是荊棘一片;假如擁有一顆好奇的心,擁有對事物的喜愛與敏感,最微小的物,“耳得之而成聲,目遇之而成色”,都會帶來無限歡欣與感動。收入這本小集中的,是我近幾年的漫遊文字,遠方、近處,我滿含好奇地面對神秘景象或平常花樹,用我笨拙而真誠的筆,反覆記憶,反覆抒寫,反覆呈現。
一些泥土掉落在城市,在鋼筋水泥間,太陽灼烤,失去水分,碎裂,化為塵土,塵土與塵土互相激動、攀附、飛揚,越小越輕的浮塵,飛得越高。一些泥土追隨江河,河流裹挾著,朝前奔流,勢不可擋,泥土一路追逐浪花,到了寬廣河面,水流緩慢下來,泥土就沉積、淤塞在最黑最深處。土豆對我說,你要做一顆土壤中的泥土。我這顆泥土與其他泥土,挨挨擠擠在一起,冬天吮吸潔淨清冽雪水,春天伸出綠嫩彎曲細芽,夏天大樹濃陰遮蔽,秋天星空下自然成熟的果實撲撲掉落在土壤中。我這顆微小泥土,和其他泥土,一起分享果實。我是生長在這樣土壤中,文學的,傳統的。颶風、地震、潮流,土壤也會流失,有些時候變得很薄,但從未消失,我們這些泥土挨挨擠擠在一起,肥沃之,繁衍之。
感謝散文家蔣藍、史小溪的推薦,丁永才先生的支持,使這本書的出版成為可能。感謝為這本書的出版付出辛苦工作的編輯。
趙荔紅
2012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