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質社會網路信息可信度評估與建模研究》是依託吉林大學,由王英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異質社會網路信息可信度評估與建模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王英
- 依託單位:吉林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當前,異質社會網路信息可信度評估主要依靠人工操作,但這種方式在大眾信息互動交流時,缺乏有效的處理機制。因此,本課題立足異質社會網路自身特點從個體認知心理特徵和可信與不可信群體的集體智慧角度研究信息可信度評估模型:首先,擬在基於認知和語義規則推理信任關係的基礎上,分析用戶個人品性,預測用戶情感狀態和理性狀態,從而獲取異質社會網路中個體認知心理特徵。其次,擬利用人工免疫系統識別可信與不可信群體,進而實現對用戶信譽度、社會影響程度和群體認同程度的量化,為信息可信度評估提供屬性證據。最後,擬根據個人品性、情感狀態、理性狀態、信譽度、社會影響程度、可信與不可信群體對待評估信息的認同程度6個領域下的屬性證據,構建基於證據理論的多源屬性證據信任融合模型。在充分考慮用戶個人隱私的前提下,擬從Epinions和Twitter兩個數據源獲取實驗數據,按照社會學和認知心理學已有的理論基礎抽取特徵屬性,並驗證其在模型中有效性,最終實現對異質社會網路信息可信度的評估。本課題考慮了信息可信度的動態性、主觀性和多源性建模,為異質社會網路信息可信度評估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理論依據。
結題摘要
面對異質社會網路日益凸顯的“信任危機”,傳統的信息可信度評估方式在大眾信息互動交流時,缺乏有效的處理機制。因此,本項目立足異質社會網路自身特點從個體認知心理特徵和可信與不可信群體的集體智慧角度研究信息可信度評估模型。主要研究內容包括:1)圍繞社會網路中用戶個體基本特徵開展研究,包括用戶影響程度量化、用戶個體認知心理特徵分析、多維用戶人格特質識別等;2)圍繞社會網路中用戶的社交行為開展研究,包括用戶情感分析、用戶行為預測、社交圈發現等;3)圍繞社會網路中信任關係開展研究,包括信任關係預測、信任和不信任關係預測、信任關係強度評估等;4)圍繞社會網路中用戶和信息的可信度評估開展研究,包括可信與不可信用戶識別以及不可信信息識別等。針對以上研究內容開展了深入研究,已獲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其中重要結果包括:提出了將社會學理論建模為稀疏學習模型的正則化項,構建了sTrust、hsTrust、MF-BI、MF-SI等一系列模型用於實現信任和不信任關係預測;提出了基於加權非負矩陣分解模型(WNMF-MPTR)識別用戶人格特質以及構建ML-KNN模型實現用戶的個體認知心理特徵分析,並將用戶個體認知心理特徵作為信息可信度評估因素;提出了套用D-S證據理論、神經網路和人工免疫系統實現信任關係預測及強度評估,以及可信與不可信用戶和信息的識別。在Facebook、Twitter、Epinions、Ciao、Citation Network等多個社交網路數據集上,項目組提出的模型和方法在多項評測標準中明顯優於其它的基本方法。本項目綜合考慮了信息可信度的動態性、主觀性和多源性建模,為異質社會網路信息可信度評估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