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域旱金蓮(學名:Tropaeolum peregrinum L.)是旱金蓮科、旱金蓮屬一年生攀緣植物。莖光滑或具柔毛。葉柄長,纖細,捲曲,通常被柔毛,沒有托葉。葉盾形,裂片倒卵形,鈍或圓形,有時短尖,全緣或小葉狀。花單生於葉腋,或幾乎無葉的總狀花序中。花梗纖細,平展。萼片綠色,披針形。花瓣黃色,通常在基部附近有紫色斑點,有短爪。花葯淡黃色。花柱纖細,徑直。果綠色,有脊,果柄短;種子堅硬,深黑褐色,三角形。
分布於秘魯,在南美洲其他地方廣泛種植。攀爬於樹籬上,生於乾燥的灌木叢中。
異域旱金蓮的株型較為小巧,葉型別致而花朵奇特,適合盆栽欣賞。
基本介紹
植物學史,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法,栽培技術,主要價值,
植物學史
林奈在1753年的《植物種志》(Species Plantarum)第一版中描述了異域旱金蓮,並引用了在利馬(Lima )北部發現該種植物的Feuillée的插圖。林奈植物標本館中沒有該物種,但Feuillée的圖版清楚地顯示了這個物種。
歐洲第一個關於該種植物栽培的確切記錄是在1775年,一個在邱園生長,並保存在植物標本館的標本。喬治·唐(George Don)的《二殼目植物通史》(A general history of the diclamydeous plants)將1775年定為引進日期。第一批用栽培植物繪製的插圖出現在1810年安德魯的《植物資源庫》(Botanical Repository)和1811年的《柯蒂斯植物學雜誌》(Curtis’s Botanical Magazine)上。1992年,《柯蒂斯植物雜誌》上的第二幅插圖由W.H.Fitch繪製,並在Fitch逝世100周年之際為該雜誌的一部分專門介紹了他的作品。
形態特徵
一年生攀緣植物,莖光滑或具柔毛,長達4米或以上。葉柄長,纖細,捲曲,長4-10厘米,通常被柔毛,沒有托葉。葉盾形,3.5-8厘米寬,通常稍寬於長,3-5淺裂到約1/2;裂片倒卵形,鈍或圓形,有時短尖,全緣或小葉狀。
花單生於葉腋,或幾乎無葉的總狀花序中。花梗長6-12厘米,纖細,平展,稍長於葉柄。萼片綠色,披針形,上面一對融合,6毫米×4毫米,下彎;下面的指向前方,10毫米×4毫米;刺綠色,纖細,鉤狀,長12-19毫米。花瓣黃色,通常在基部附近有紫色斑點,有短爪;上面一對直立或下彎,長15-20毫米,寬12-17毫米,深裂為1/3-1/2的約12個細長漸尖的裂片,側部耳廓彎曲;下面3個指向前方,深裂,有許多細長的毛狀裂片,長8-10毫米。雄蕊或多或少相等,長約10毫米。花葯淡黃色。花柱纖細,徑直,在頂端3淺裂,長約為雄蕊的一半。果綠色,有脊,果柄短;種子堅硬,深黑褐色,三角形。全年開花。
產地生境
分布於秘魯,可能原產於利馬(Lima)和庫斯科(Cuzco)附近,但在南美洲其他地方廣泛種植。攀爬於樹籬上,生於乾燥的灌木叢中,或者在海拔2500-3600米的地方栽培。
繁殖方法
播種繁殖。秋播或春播均可,儘量避開10℃以下的低溫期和30℃以上的高溫期,確保有較長時間的適宜生長期。在中國華南地區9月下旬進行播種,翌年1月上旬進入花期,花期可持續至少三個月。
因為種子較大,播種操作本身沒有太大難度,影響成功率的主要是種子本身的活性,即發芽率。用濕紙巾包裹種子,裝在加蓋的透明容器中,置於暗處並保持濕度,發育適溫約20℃,如若種子有萌發則立即移入育苗盆。如果直接在介質中播種育苗,則每盆播一粒種子,播種時覆土約1厘米,放置在光照充足的位置。育苗盆建議選擇直徑約6厘米、高度在8-10厘米左右的容器,以保證幼苗有一定的生長空間。
栽培技術
栽培時建議選用疏鬆透氣、排水良好的介質,有利於根系發展,儘量避免因浸澇而導致根系出現病害。選用的是椰糠和輕石以約1:1比例混合的介質,輕石的直徑約2-3毫米,也可以用珍珠岩替代。如果是使用過的介質,必須事先做好徹底的滅菌滅蟲工作。後期定植時也選用相同配比的介質,並混入適量顆粒緩釋肥。
當幼苗高度超過10厘米,根系已經鑽出育苗盆底時應及早定植。定植時可選用直徑約15-20厘米的容器,基本上可以滿足植株的生長需求。
定植同時需要搭好支架供植株攀爬,支架顏色最好選擇與植株相近的色系。異域旱金蓮主要靠葉柄攀緣,有時候需要人工牽引枝條並適當固定,生長良好的植株長度可超過2米。異域旱金蓮喜歡陽光充足的環境,應儘量給植株提供充分的光照,有利於枝葉生長和花苞的發育。如果發現植株趨光明顯而影響株型,可定期更換盆栽的放置朝向。需注意,如若過於曝曬且水分供應不足時,葉片容易發白乃至曬傷。生長期植株會自然萌生多個側枝,不打頂也無明顯影響。
主要價值
異域旱金蓮的株型較為小巧,葉型別致而花朵奇特,適合盆栽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