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噬性溶酶體

異噬性溶酶體

細胞吞噬感染的病毒、細菌或其它一些顆粒等稱為異體吞噬。溶酶體的吞噬作用是指外來的有害物質被吞入細胞後,即形成由膜包裹的吞噬小體(phagosome)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異噬性溶酶體
  • 拉丁學名:heterolysosome
  • :植物界
  • :酶體科
  • :溶酶體族
  • :性溶酶體
簡介,詳情,

簡介

異噬性溶酶體(heterolysosome)
又稱異體吞噬泡, 它的作用底物是外源性的, 即細胞經吞噬、胞飲作用所攝入的胞外物質。異噬性溶酶體實際上是初級溶酶體同內吞泡融合後形成的。

詳情


細胞吞噬感染的病毒、細菌或其它一些顆粒等稱為異體吞噬。溶酶體的吞噬作用是指外來的有害物質被吞入細胞後, 即形成由膜包裹的吞噬小體(phagosome), 初級溶酶體很快同吞噬體融合形成次級溶酶體, 此時溶酶體中的底物是從細胞外攝取的,故為異噬性的溶酶體, 在異噬性的溶酶體中吞噬物被酶水解;水解後, 那些可溶性小分子可通過溶酶體膜進入胞質溶膠, 為細胞再利用或成為廢物被排出。所以溶酶體的吞噬作用可保護細胞免受細菌與病毒等的侵染, 是細胞的防禦功能所必需的。
多細胞的動物具有專門的吞噬細胞,即巨噬細胞(macrophages)和中性粒細胞(neutrophils)擔任機體中的保護防禦任務。在細胞的吞噬過程中,如果吞進來的是液體則稱為吞飲作用,這種作用形成的內吞泡也是通過與溶酶體融合將液體中的物質水解。吞噬作用也是細胞獲取營養的一種方式, 細胞通過內吞作用將一些營養物質包進內吞體, 最後與溶酶體融合, 在溶酶體酶的作用下, 將吞進的營養物質消化形成可直接利用的小分子用於合成代謝。一些單細胞的生物更是靠吞噬作用來獲取營養。
吞噬作用也包括對衰老的、進入編程死亡的細胞的吞噬。如占成人細胞總數1/4的紅細胞僅能成活120天,因此人體每天必須清除大量衰老的紅細胞,這主要是靠吞噬作用即溶酶體酶的消化作用來完成。
吞噬作用是生物體最古老的,也是最基本的防衛機制之一。對於其要消滅的對象無特異性,在免疫學中稱之為非特異性免疫作用。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的吞噬作用很強,嗜酸性粒細胞雖然遊走性很強,但吞噬能力較弱。白細胞可以通過毛細血管的內皮間隙,從血管內滲出,在組織間隙中遊走。它們吞噬侵入的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病原體和一些壞死的組織碎片。一般認為,白細胞能向異物處聚集,並將其吞噬,這是因為白細胞有趨化性。由於細菌體或死亡的細胞所產生的化學刺激,誘發白細胞向該處移動。組織發炎時產生一種活性多肽,也是白細胞遊動的誘發物質之一。
中性粒細胞內的顆粒為溶酶體,內含多種水解酶,能消化其所攝取的病原體或其他異物。一般一個白細胞處理5~25個細菌後,本身也就死亡。死亡的白細胞集團和細菌分解產物構成膿液。單核細胞由骨髓生成,在血液內僅生活3~4天,即進入肝、脾、肺和淋巴等組織轉變為巨噬細胞。變為巨噬細胞後,體積加大,溶酶體增多,吞噬和消化能力也增強。但其吞噬對象主要為進入細胞內的致病物,如病毒、瘧原蟲和細菌等。巨噬細胞還參與激活淋巴細胞的特異免疫功能。此外,它還具有識別和殺傷腫瘤細胞,清除衰老與損傷細胞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