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假黑斑病

番茄假黑斑病

番茄假黑斑病是由細交鏈格孢引起的、發生在番茄的病害。主要危害果實。多在果梗附近發生,病斑黑褐色,稍凹陷,後期易開裂,濕度大時病部出現黑色霉狀物。

番茄假黑斑病分布廣泛,在中國各地均有發生。發病的適宜溫度為23-27℃,相對濕度90%以上。在成熟期若澆水過多或通風不及時會加重發病;收穫末期發病重;傷果裂果多發病重。

番茄假黑斑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加強栽培管理,精細採收,及時清潔田園。發病初期,還可以選用合適的化學藥劑噴施防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番茄假黑斑病
  • 外文名:Tomato Alternaria black leaf spot
  • 病原:細交鏈格孢
  • 為害作物:番茄
  • 為害部位:果實
病原特徵,為害症狀,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農業防治,化學防治,

病原特徵

番茄假黑斑病病原為細交鏈格孢(學名:Alternaria tenuis Ness.),屬半知菌亞門真菌。病菌分生孢子梗多根叢生,直立,個別分枝,偶有屈曲,欖褐色,頂端膨大,具有明顯的孢痕,大小為(22-74.5)微米×(3.4-6.5)微米。分生孢子長橢圓形至倒棍棒形,淺欖褐色,有喙狀細胞,具3-9個橫隔膜,0-6個縱隔膜,大小為(20.5-54)微米×(12.1-17.6)微米。喙胞大小為(4-108)微米×(4-6.8)微米。該菌寄主範圍廣泛,除番茄外,還可侵染花生、大豆、小麥、棉花、向日葵等多種作物。

為害症狀

番茄假黑斑病只危害番茄的果實,熟果發生較多。病斑多發生在果梗附近,或果面日灼處,或裂果裂口處。病斑呈不規則形,大小不一,凹陷,黑褐色,發硬,其上密生一層黑色霉狀物。條件適宜時,病斑擴大至果實1/3-1/2大小。後期病果有時因雜菌侵染而腐爛。

侵染循環

病菌腐生性較強,寄主範圍廣,可在多種蔬菜病殘體上存活。條件適宜產生分生孢子,藉助氣流傳播,多從植株傷口或生活力衰弱的部位侵入。

流行規律

番茄假黑斑病發病的適宜溫度為23-27℃,相對濕度90%以上。在成熟期若澆水過多或通風不及時會加重發病(棚室栽培通風不良發病也較重);收穫末期發病重;傷果裂果多發病重。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 加強栽培管理:進行合理的肥水管理;加強通風排濕,控制保護地內的濕度(棚室栽培也應及時通風、降低濕度)。
  • 精細採收:果實成熟後要及時採收,精細採收,防止果實碰傷。
  • 清潔田園:及時摘除病果,清理落地果。

化學防治

  • 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可噴施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30%鹼式硫酸銅懸浮劑4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4%防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0%琥·乙膦鋁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40%克菌丹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0%敵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8%利得800倍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