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文剛,美國光學學會會士(Optica Fellow),國際光學工程學會會士(SPIE Fellow),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教授。
畢文剛於1991年獲得中國科學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碩士學位;1997年獲得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電氣工程(套用物理)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後加入美國惠普(HP)公司Palo Alto實驗中心任職;2001年加入美國Luxnet Corp,任外延部經理;2006年返回中國;2014年10月任教於河北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2017年當選為美國光學學會會士(Optica Fellow);2022年當選為國際光學工程學會會士(SPIE Fellow)。
畢文剛主要研究方向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和器件,量子點納米材料,Micro-LED及其在固態照明和下一代新型顯示中的套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畢文剛
- 外文名:Wengang(Wayne)Bi
- 畢業院校: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
- 職業:教育科研工作者
- 代表作品:《Handbook of GaN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and Devices》
- 主要成就:2017年當選為美國光學學會會士 (Optica Fellow)
2022年當選為國際光學工程學會會士(SPIE Fellow) - 學歷:研究生
- 學位:博士
人物經歷,主要成就,科研成就,人才培養,榮譽表彰,社會任職,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1991年,畢文剛獲得中國科學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現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碩士學位。
1997年,獲得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電氣工程(套用物理)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後加入美國惠普(HP)公司Palo Alto實驗中心任職。
2001年,加入美國Luxnet Corp(現台灣華星光通),任外延部經理。
2006年,返回中國。
2014年,任教於河北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2017年,當選為美國光學學會會士(Optica Fellow)。
2022年,當選為國際光學工程學會會士(SPIE Fellow)。
2023年,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畢文剛長期致力於半導體材料與微納光電器件、量子點納米材料、Micro-LED及其在固態照明和下一代新型顯示中的套用。在先進光電材料的外延技術開發(氣態源分子束外延、有機金屬化學氣相沉積的選擇性外延)及其在高速多通道DFB雷射器陣列和外調製雷射器(EML)、下一代400G/800G矽光子(Silicon Photonics)技術、量子點Micro-LED新型顯示以及大幅面LED裸眼三維顯示等方面取得系列基礎研究和技術產業化成果 。
- 學術論著
據2024年5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網站數據,畢文剛已發表學術論文140餘篇,主編有《Handbook of GaN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and Devices》等專著。
時間 | 論文題目 | 作者 | 發表刊物 |
---|---|---|---|
2023年 | Optimized InGaN/GaN Quantum Structure for High-Efficiency Micro-LEDs Displays With Low Current Injection | Feifan Xu, Guobin Wang, Tao Tao, Zhe Zhuang, Qi-Ang Yan, Ting Zhi, Zili Xie, Bin Liu, Wengang Bi, Ke Xu, and Rong Zhang |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 |
2023年 | Comparison of Beyond 1 GHz C-Plane Freestanding and Sapphire-Substrate GaN-Based micro-LEDs for High-Speed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 Xinyi Shan, Guobin Wang, Shijie Zhu, Pengjiang Qiu, Runze Lin, Zhou Wang, ZexingYuan, Qi-ang Yan, Xugao Cui, Jianfeng Wang, Wengang Bi, RanLiu, Ke Xu, and Pengfei Tian | J.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
2021年 | Influence of the Carrier Behaviors in p-GaN Gate on the Threshold Voltage Instability in the Normally Off 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 | Xin Chen, Zhong Yaozong, Yu Zhou, Shuai Su, Shumeng Yan, Huge Guo, Gao Hongwei, Xiaoning Zhan, Sihua Ouyang, Zihui Zhang, Wengang Bi, Qian Sun, Hui Yang | Appl. Phys. Lett. |
2020年 | Efficiency Enhancement of Quantum-Dot-Converted LEDs by 0D–2D Hybrid Scatterers | Heng Gao, Yangyang Xie, Chong Geng, Shu Xu, Wengang Bi | ACS Photonics |
2020年 | Boosting the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 of Perovskite Light-Emitting Devices by 3-Amino-1-propanol Tailored PEDOT:PSS Hole Transport Layer | Ruiting Fan, Song Li, Yongsheng Hu, Xiaoyang Guo, Xingyuan Liu, Lishuang Wang, Chong Geng, Shu Xu, Yonghui Zhang, Zi-Hui Zhang, Nannan Luan, and Wengang Bi |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
2020年 | Improved Performance for Thermally Evaporated Perovskite Light-Emitting Devices via Defect Passivation and Carrier Regulation | Kuifeng Jia, Song Li, Yongsheng Hu, Xiaoyang Guo, Xingyuan Liu, Chong Geng, Shu Xu, Ruiting Fan, Lixin Huang, Nannan Luan, and Wengang Bi |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
2019年 | Orange to Red, Emission-Tunable Mn-Doped Two-Dimensional Perovskites with High Luminescence and Stability | Chun Sun, Zhiyuan Gao, Yuchen Deng, Hanxin Liu, Le Wang, Sijing Su, Peng Li, Huanrong Li, Zi-Hui Zhang, and Wengang Bi |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
2019年 | Efficient Ternary Organic Solar Cells Based on a Twin Spiro-type Non-fullerene Acceptor | Lirong Wu, Lingchao Xie, Hanmin Tian, Ruixiang Peng, Jiaming Huang, Billy Fanady, Wei Song, Songting Tan, Wengang Bi and Ziyi Ge | Science Bulletin |
2019年 | One Stone, Two Birds: High-Efficiency Blue-Emitting Perovskite Nanocrystals for LED and Security Ink Applications | Chun Sun, Zhiyuan Gao, Hanxin Liu, Le Wang, Yuchen Deng, Peng Li, Huanrong Li, Zi-Hui Zhang, Chao Fan, and Wengang Bi | Chem. Mater. |
2019年 | Multi-Quantum-Well Quantum Dots with Stable Dual Emission | Weishuo Xing, Xinsu Zhang, Chong Geng, Yangyang Xie, Yucheng Deng, Peng Li, Huanrong Li, Shu Xu, and Wengang Bi | Nanoscale |
參考資料 |
- 授權專利
截至2024年4月,畢文剛已獲得授權專利60餘件。
授權日期 | 專利名稱 | 發明者 | 專利號 |
---|---|---|---|
2019年7月9日 | 一種基於h-BN隧穿結為空穴注入層的發光二極體外延結構 | 李路平、田康凱、楚春雙、張勇輝、畢文剛、張紫輝 | CN201710636724.9 |
2019年5月31日 | 具有P-型歐姆接觸層的發光二極體外延結構 | 張紫輝、張勇輝、畢文剛、徐庶、耿翀 | CN201610257517.8 |
2019年2月22日 | 一種薄膜腔體型圖形襯底及其製備方法 | 張勇輝、張紫輝、畢文剛、 徐庶、耿翀 | CN201710315823.7 |
2018年11月2日 | 一種LED的晶片結構及其製備方法 | 張紫輝、張勇輝、畢文剛、徐庶、耿翀 | CN201610260335.6 |
2018年8月17日 | 一種深紫外半導體發光二極體及其製備方法 | 張勇輝、張紫輝、徐庶、耿翀、畢文剛、花中秋 | CN201611009348.2 |
2018年5月11日 | 具有電子能量調節層的發光二極體外延結構 | 張紫輝、張勇輝、畢文剛、徐庶、耿翀 | CN201610257519.7 |
2018年3月30日 | 一種氮化物發光二極體晶片的製備方法 | 張紫輝、張勇輝、畢文剛、徐庶、耿翀 | CN201610257518.2 |
2018年3月27日 | 具有空穴能量調節層的發光二極體外延結構 | 張紫輝、張勇輝、畢文剛、徐庶、耿翀 | CN201610261242.5 |
2017年12月26日 | 具有雙層微納米結構陣列的圖形化襯底的製作方法 | 張勇輝、畢文剛、張紫輝、徐庶、耿翀 | CN201510786400.4 |
2017年12月15日 | 具有低折射率結構層的圖形化襯底製作方法 | 張勇輝、畢文剛、張紫輝、徐庶、耿翀 | CN201510783423.X |
參考資料 |
人才培養
- 指導學生
時間 | 學生姓名 | 論文題目 | 學位類別 |
---|---|---|---|
2022年 | 陳昕 | 矽基氮化鎵電子器件中的缺陷態及其影響機制研究 | 博士研究生 |
2021年 | 邢瑋爍 | 異質結構量子點的結構設計、性能調控及其LED套用 | |
2020年 | 謝楊楊 | CdSe基量子點原位修飾和層疊組裝及其在LED中的穩定性研究 | |
2020年 | 吳麗榮 | 基於非富勒烯受體的高效三元有機太陽能電池的研究 | 碩士研究生 |
郜志媛 | 鈣鈦礦量子點穩定性分析及LED套用 | ||
劉晗欣 | 基於環保型鈣鈦礦的高效率WLED | ||
胡曉月 | 基於照明套用的橙紅光複合量子點配比調控研究 | ||
孫策 | 發光二極體中藍寶石微納圖形襯底的製備及其研究 | ||
張丹麗 | 鈣鈦礦太陽電池的陰極界面修飾 |
榮譽表彰
社會任職
時間 | 擔任職務 |
---|---|
2024年 | 《Micromachines》編委 |
2018年 |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校友會美國分會理事會理事 |
人物評價
“畢文剛對光學材料和器件結構的研究與開發及其在顯示器和固態照明中的套用領域做出重大貢獻(for seminal contributions to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photonic materials and device structures, and of their applications to display and solid-state lighting)。”(美國光學學會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