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咀村隸屬於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六合鄉,位於六合鄉政府駐地東北八公里處,西靠老廟村,北鄰小夾河村。全村面積約150畝,耕地面積980畝。2007年全村總戶數156戶,總人口538人(在仙河鎮南1.5公里處住房33戶,153人),城鎮戶口人數為35人。其中男性237人,女性265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畢嘴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六合鄉
- 面積:150 畝
- 人口數量:538人(2007年)
歷史變遷,發展歷程,革命烈士,村莊名人,血淚史,法制建設,村民代表大會,財務公開制度,村務公開制度,
歷史變遷
該村1882年,利津縣“畢家咀村”(今屬利津縣汀羅鎮)畢克敏、畢克謙兄弟倆遷此立村,村名沿用“畢家咀村”。
1964年黃河在利津縣羅家屋人口改造,村被衝散。大部分居民水災後遷至東窪屋子另建新村,少數居民返回原址居住,人們改稱“畢咀老莊”。原來因生產方便,統一在東窪屋子逐戶分了宅基地,統一規劃了街道。該大隊設有兩個小隊,轄兩個自然村,畢家咀老莊和畢家咀新村兩個自然村。
1980年地區普查時,因和汀羅鎮有重名大隊。1981年6日更名為“畢家咀大隊”,耕地面積1670畝,戶130戶,518人。
發展歷程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村黨支部帶領民眾認真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一系列方針政策,1980年底至1982年,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83年全村土地承包到戶,確立了農民自主經營的主體地位,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的逐步改善,村容村貌的不斷改觀。1991年該村全部通電,戶戶有電視,2002年搞了水利設施,戶戶有水管。2003年,修了東西南北全村主線柏油路。
革命烈士
郭學琴,男,1941年1月入伍,1945年2月入黨,1948年任利津縣大隊指導員,渤海大隊指導員,濟南軍區營長、團長,參加過數十次戰鬥,解放義和莊、郭局、利津、濟南、壽光、淮海等戰役。因參加戰鬥多,生活條件惡劣,患有嚴重的肺病,在濟肺立三科醫院醫院醫治十幾年,在養病期間,上級軍分區和濟南市委任命該同志任“立三科醫院”黨委書記,1967年6月,病故在醫院。
村莊名人
(科級以上幹部,含中級以上專業技術人員)
畢登先 福建省福州市商業局局長(營長轉業)
楊子輝 河口區體育主任,退休。
郭 華 河口區稅務局副局長(正科級)
楊玉剛 東營市公路局徵收科科長
崔炳剛 東營市技術監督局稽查大隊大隊長
畢宜生 河口區工商銀行辦公室主任
畢作慶 河口區仙河鎮副鎮長
楊玉霞 女,河口區工商局會計
郭友泉 男,利津縣衛生局副局長
血淚史
1943年10月的一天,21天大掃蕩時期,日本鬼子大規模的進行大掃蕩,一批鬼子進入村子,當時,民眾都逃往荒坡躲藏,村中還有一名婦女正生小孩,沒法逃走,還有婆婆一人正在家中護理坐月子的人(畢芳春兒媳生小孩),這時鬼子們走進房屋大聲吼叫“花姑娘子的幹活”。用刺刀穿破右腮,並拳打腳踢,打昏在地。
還有一批鬼子把學校放火燒光,並拉走牛三頭,豬、羊、都裝上汽車。畢玉英和畢芳春放在後院約3000斤糧食,也被鬼子發現,都翻了去,每家財物都一掃而空。
同年,日本鬼子轟炸機在渤海海邊一帶,把該村的9條船都炸毀,在船里沒來得及逃跑的畢玉吉也糟惡運,被炸死,這是當時最有名的“21天日本鬼子大掃蕩”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法制建設
村民代表大會
發布時間:2008年1月5日
1984年2月村委會主持建立村民代表大會,村民代表大會自成立以來每年召開1—3次會議,由村委總結報告一年來村級經濟收入、支付情況,實事項目完成情況,商議下年度工作目標計畫。
財務公開制度
發布時間:2007年10月17日
一、為了加強對集體經濟的財務管理,結合村實際,由村黨支部、村委會員分管財務的負責人全面負責,會計主管全村經濟收支情況,並對收支情況及時公開。
二、對油田或國家占在青苗補償費要登記,查冊,及時與民眾兌現。
三、設立會計、出納員編制收支計畫,加強經濟核算,承包費的結算兌現。
四、村分管財務負責人每季度要組織會計、出納員召開財務會議,對全體財務工作進行檢查、總結、提出整改意見。
五、成立由黨員、幹部、村民代表組成的民主理財小組,加強財務監督,實行財務公開制。
村務公開制度
發布時間:2007年10月17日
一、公開內容
(一) 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策事項的實施隋況;
(二) 村財務收支情況;
(三) 村土地、集體企業和財產的承包、經營和租賃情況;
(四) 徵用土地各項補償使用情況;
(五) 宅基地使用審批情況;
(六) 村民承擔費用和勞務晴況;
(七) 水,電等費用的收繳情況;
(八) 優撫、救災救濟款物的發放情況;
(九) 國家計畫生育政策的執行情況;
(十) 村幹部年度工作目標執行的情況;
(十一) 村公共設施建設項目的投資承包情況;
(十二) 涉及村民利益和村民普遍關心的其他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