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法勤工儉學運動中的四川青年

留法勤工儉學運動中的四川青年

近百年前的四川省(本書所稱四川,含今重慶市),雖僻處西南,交通不便,卻也物產豐饒,人傑地靈。歷史悠久的巴蜀文化,養成四川人民勤勞勇敢、心繫天下的風範,也孕育出李冰、揚雄、司馬相如、鄒容等風流人物。 在遙遠的法蘭西,他們中的部分人節衣縮食,將積攢下來的法郎充做學費,先後進入各種各類學校,在法國、比利時等國學有專長。回國後,他們效力於民族和國家,不僅為近現代化做出突出的貢獻,也在中外交流尤其是中法文化交流方面頗有建樹。 在遙遠的法蘭西,他們中的部分人受到科學社會主義的薰陶,加入了共青團或共產黨,走上革命道路。參加旅歐中國共產黨主義青年團和中共旅歐支部的川籍青年有90人之多。他們曾經在法國、比利時等國參與聲勢浩大的反帝愛國運動,後又投身於國內轟轟烈烈的新民主主義革命。

基本介紹

  • 書名:留法勤工儉學運動中的四川青年
  • 出版社:巴蜀書社
  • 頁數:97頁
  • ISBN:7806598871
  • 作者:鮮于浩 田永秀
  • 出版日期:2006年9月1日
  • 開本:32開
  • 品牌:四川巴蜀書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這是《巴蜀文化走進千家萬戶》叢書的一種。該書主要圍繞早期,尤其是革命時期的四川籍留學的勤工儉學運動、工學實踐、革命活動、建設事業等內容展開敘述。語言通俗,史料詳實,適合廣大普通讀者閱讀。

圖書目錄

總序
前言
一、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的興起與四川青年赴法熱潮
1、早期留法儉學與勤工儉學概況
2、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的興起
3、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在四川的勃興和四川青年赴法熱潮
二、川籍勤工儉學生留法初期的工學實踐
1、川籍勤工儉學生留法初期的勤工概況
2、川籍留法勤工儉學生的學習與生活
3、川籍勤工儉學生的初期宣傳活動
4、川籍勤工儉學生初期工學實踐的收穫與體會
三、川籍勤工儉學生的困境與奮爭
1、陷入困境的留法勤工儉學運動
2、勤工儉學生的內部論爭與二八運動
3、反對中法實業借款的鬥爭
4、爭取開放里昂中法大學的鬥爭
四、四川青年留法勤工儉學的繼續進行
1、川籍勤工儉學生的呼籲與多渠道資助
2、川籍青年留法勤工儉學的繼續進行
3、留法勤工儉學生與旅法華工
五、川籍留法勤工儉學生與中共旅歐黨團組織
1、趙世炎在法國的革命初期活動
2、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與中共旅歐支部的建立
3、內部訓練與反對無政府主義和國家主義派的鬥爭
4、歐洲國共合作中的川籍勤工儉學生
六、四川留法勤工儉學生的歸宿
1、客死異鄉的川籍留法勤工儉學生
2、歸國川籍留法勤工儉學生與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
參考書目

文摘

書摘
五四運動前後,中國大地掀起了赴法勤工儉學的熱潮,一批又一批的中
國青年遠涉重洋,到法國勤工儉學。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的倡導者和組織者大
多是清末民初的留法學生,其中以李石曾、吳稚暉、蔡元培、吳玉章等同盟
會員尤為著名。吳稚暉因《蘇報》案被迫流亡國外,到英國留學。他以“素
貧賤行乎貧賤”為信條,能寒衣粗食,所費甚儉。1907年,蔡元培在學部編
修任上,獲準自費到德國柏林,以半工半讀方式維持留學生涯。
1907年,吳稚暉由英國轉赴巴黎,與李石曾等人共居陋室,將日常生活
費用減至常人所費的一半,每人每月僅開銷房費15法郎,一伙食費60法郎。19
09年,李石曾等人籌組了豆腐工廠,一些自費留法的中國學生投身豆腐工廠
,進行半工半讀。工廠的工人在工作之餘,也由李石曾等人組織,學習中文
、法文及科學常識。這樣,無論是工人還是留法學生,在豆腐工廠中同窗共
食,每人每月飯費僅40法郎。
1912年2月,李石曾與吳稚暉、吳玉章等在北京發起組織留法儉學會,
在公啟中首先闡明留學歐洲的必要性,強調了當以儉學方式以達增加留歐學
生人數的目的:“擬興苦學之風,廣辟留歐學界。”在同年公布印行的“留
法儉學會會約”,頗為詳細地介紹有關赴法的常識、留法的衣食宿及學習、
醫療的概況以及留法儉學會對有關留法事宜的規定。
留法儉學會成立兩月之後,創辦了北京留法預備學校,學校經費自願募
集。其時蔡元培任教育總長,特撥給安定門內方家胡同舊國子監南學作為校
舍。進入該校的新生無須考試,是留法儉學會會員並且遵守留法學會會約及
學校規則者,均可入學。學校開設的課程為法文、中文、算學及套用科學。
該校採取速成制,學生在校中學習半年之後,經考試合格者,由留法儉學會
頒發證書,定期赴法。至翌年6月,經由該校學習期滿並且合格的學生,已
有一百餘人遠赴法國求學。
1913年“二次革命”爆發,袁世凱以武力打垮了國民黨人在南方七省尚
存的武裝力量,進一步施行專制獨裁統治,堅持反袁的國民黨人不得不流亡
海外。蔡元培、吳玉章等人,便是在“二次革命”後被迫再到法國求學的。
北京留法預備學校也橫遭厄運,被迫停辦。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法國郵電、交通遭受嚴重破壞,國內匯款時常
中斷,給留法儉學生的日常生計造成極為嚴重的威脅。李石曾、蔡元培等人
在此關鍵時刻,發起組織“旅法學界西南維持會”,安排留法儉學生到法國
西南部尚未停課的中學、中等專業學校繼續學習。在留法儉學生日常生計與
學費方面,旅法學界西南維持會可代向中國駐法使館借用或向法國學校申請
緩繳學費,待戰後歸還、補繳,同時還規定了每人每月的費用不能超過70法
郎。旅法學界西南維持會所採取的有力措施,終使留法學生情緒穩定,繼續
學習。
1915年夏,李石曾等人發起組織勤工儉學會,該會的宗旨是“勤於工作
,儉以求學,以進勞動者之智識”。該會印行了《勤工儉學傳》,月出數十
份,以紀傳體形式,逐一介紹富蘭克林、盧梭等著名的科學家的艱苦奮鬥精
神,重點講述他們以工兼學的經歷,以鼓勵華工厲行勤工儉學並長期堅持。
勤工儉學會成立以後,鑒於旅法華工人數不足百人,大有鼓勵華人赴法
的餘地和必要。時值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在激烈進行中,法國青壯男丁多上戰
場,勞動力十分缺乏,需要招募外籍勞工。法國工部遂與李石曾簽訂了招募
華工的契約,其中除華工與法國工人待遇平等條款外,還有要在華工中推行
以工兼學的規定。為了在華工到達法國之前,培養日後華工教育的骨幹力量
,華工師資速成學校便很快提上勤工儉學的議事日程。
1916年3月29日,華法教育會在法國巴黎召開了發起會。法國下議院議
員穆岱和蔡元培在會上作了提倡人道主義教育的講演,蔡元培還表示了“欲
以法國教育的師資”,“灌輸法國學術於中國教育界”的願望。參與發起會
的人士共同推舉法國大學教授歐樂與蔡元培為華法教育會會長,穆岱與汪精
衛為副會長,法國共和工商會代表宜士與吳玉章為會計。6月22日,華法教
育會正式成立,宣布宗旨為“發展中法兩國之交誼,尤重以法國科學與精神
之教育,圖中國道德、智識、經濟之發展”。不久,華法教育會編輯出版了
《旅歐雜誌》、《華工雜誌》。
華法教育會發起會召開的同日,華工學校宣布成立,並於4月3日開學。
華工學校的舉辦得到法國政府的支持,還每年撥給費用一萬法郎。華工學校
設在巴黎東方語言學校內,人校華工24人;所開課程有法文、中文、算學、
普通理化、圖畫、工藝、衛生、修身與工會組織。除中文、修身等課程由勤
工儉學會、華法教育會同仁擔任外,其餘學科均由法國友好人士授課。巴黎
華工學校的教學目的明確,它所培養的學生應當為即將來法的華工解決“語
文不通”、“習慣不諳”、“套用於工藝之常識不足”三個方面的困難。
早期留法儉學與勤工儉學的實踐,歷時十五年之久,且有日益興旺發展
之勢。總的說來,我們可以確認這一時期的留法儉學與勤工儉學實踐基本上
是成功的。它不僅首開成批的中國留學生和旅法華工儉學與勤工儉學之風,
成功地向法國輸送了百餘名留學生和近百名華工,而且成效斐然。華法教育
會法方書記法露在該會的成立會上曾盛讚這一時期的中國留法儉學生:“學
生中有數十人,已人大學及專門學校,習化學、工程、建築、礦學、商業、
農科等。中國學生至為勤學,可與法國學生相競。”旅法華工通過工余學習
,文化程度與修養有所提高。華工學校的24名華工學生,經過短期培訓,便
能在華工中擔任譯員和組織管理工作。
但是,在早期留法儉學與勤工儉學的實踐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與
隱患。李石曾等人試圖組織管理擬議中的數千留學生和數萬華工,並將留法
學生和旅法華工的派送、招募與到法後的學習、生活、工作等方面的繁重事
務全部承攬。他們這種打算,確實是片面追求數量,忽視華法教育會與勤工
儉學會以及他們自身的承受能力,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組織管理粗疏、馬虎
應付的隱患。更因為華工人數眾多,多做戰爭勤務,分布法國各軍工企業及
戰場,其勤工儉學的目的亦難以達到。此外,一些難以預料的因素,如戰後
的法國經濟態勢特別是就業狀況,華法教育會均未曾予以考慮。
P1-4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