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鴻賓,字鹿鳴,教授,滿族,生於1906 年10 月23日 ,遼寧省法庫縣人。先後任西北工學院院長、西安動力學院副院長、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陝西工業大學(現西安理工大學)校長。
他曾從事我國西北地區河西走廊資源考察研究,對我國西北水利開發具有獨到見解,提出利用高山冰水、深層地下水,結合地面徑流,三水綜合開發利用的主張,對西北水利發展具有一定指導意義。他對黃河上中游的水利開發,主張上游水土保持與幹流、水庫排砂並重,對改建三門峽水利樞紐作出有益貢獻。他是我國著名的工程教育家、水利專家,著有《水工建築物》等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田鴻賓
- 國籍:中國
- 民族:滿族
- 出生地:遼寧省法庫縣
- 出生日期:1906 年10 月23日
- 逝世日期:1972年
- 職業:教授、工程教育家、水利專家
- 畢業院校:美國伊利諾斯大學土木系、美國康奈爾大學 衛生工程專業研究生
- 代表作品:《水工建築物》等
- 性別:男
人物經歷,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田鴻賓生於1906年10月23日(農曆9月8日),遼寧省法庫縣一個農民家庭,自幼喪父,由患眼疾的母親撫養成人。1928年,田鴻賓教授以東北地區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考取“庚子賠款”官費留美。就讀於美國伊利諾斯大學(UniversityofIllinois)土木系。1929年7月在美國藍斯勒大學任研究員。1930年2月在美國康奈爾大學(CornellUniversity)衛生工程專業攻讀並完成研究生學業,其間完成美國以色佳城污水處理廠的擴建改建工程的設計。“9.18”事變發生後,他以強烈的愛國心謝絕了導師的挽留,毅然回到祖國。回國後田鴻賓教授一直活躍在國內知名大學的講壇或重大工程項目之中,成績斐然,影響巨大。先後在南京中央大學任教,並任中南建築公司總工程師。
1931年中國水利學會的前身——中國水利工程學會誕生時,田鴻賓教授加入學會,成為學會早期會員。1933年8月到1937年7月在國立北洋工學院市政水利系任系主任、教授。1937年9月任東北大學土木系教授。1938年8月在陝西省城固縣古路壩任西北工學院水利衛生系教授。1940年11月在西安陝西省水利局任主任工程師,技術室主任。1943年1月先後在重慶任中央衛生實驗院研究員、衛生工程組主任,中央大學衛生工程系教授。1944年10月任西北工學院水利工程講座(部聘教授)。1946年8月兼任武功農學院教授。其間完成灃惠渠灌溉工程、改進涇惠渠渠首增加引水量工程、以及定惠渠渠首工程設計等水利工程項目。完成重慶市、成都市自來水工程的供水工程和上下水處理工程設計。
1948年7月國民黨當局教育部通知西北工學院南遷四川,並委派校方負責人赴川尋覓新校址,訊息傳來,隨即在校內引起波動,為穩定學校局面,校方經慎重考慮,請德高望重的田鴻賓教授代教務長。面臨重重困難,他顧全大局,毅然決然地挑起了重擔,代理全校的教務工作。田鴻賓教授以淵博的學識、豐富的治學經驗和剛直正派的品格還被民眾推舉為“西北工學院教師會”負責人之一,進行了護校鬥爭,與廣大師生一起保護了這座著名學府,迎接解放。1949年5月鹹陽解放的當天,他把全校的儀器、設備和圖書資料等完整無缺地交給了進校的軍代表,由於護校有功,解放後榮獲西北軍政委員會頒發的“解放大西北紀念章”。
1956年12月田鴻賓教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0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任命田鴻賓先教授西北工學院院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1956年9月任命田鴻賓教授為西安動力學院副院長、1957年9月任命田鴻賓教授為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1960年8月任命田鴻賓教授為陝西工業大學(1972年陝西工業大學與北京機械學院合併組建陝西機械學院,1994年更名西安理工大學)校長。
這期間,田鴻賓教授領導教學工作的同時,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國家的水利建設和科研工作。1959年9月,水電部在西安交大正式成立水利水電設計院,田鴻賓教授兼任院長。同時還兼任中國水利學會第1屆和第2屆理事會理事。
1956年田鴻賓教授率團考察了甘肅、寧夏和新疆地區,騎馬、騎駱駝、坐車,不辭辛苦,走遍了河西走廊。他提出開發利用高山雪水發展農業的方案,受到當時西北軍政委員會領導的重視。並在學校籌建了“高山雪水及地下水利用專業”,為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培養水利人才。
1957年,黃河三門峽水利工程開始建設。中央徵求三門峽上下陝西、河南、山東三省的意見,田鴻賓教授在省政府黃樓陝西省領導主持的水利專家座談會上,就提出泥沙淤積對陝西省的影響這個重大的關鍵問題,引起各方面的重視。1958年,在周總理主持召開的《三門峽水庫建設方針討論會》上,會議剛開始,周總理就問“田鴻賓同志來了沒有?”答:“來了。”,總理接著說“久聞大名,未見其人,請來上座。”田鴻賓教授被周總理請到身邊就座,並徵詢他對三門峽工程的高程與庫容、淤積與排沙、防洪與灌溉發電等問題的意見。田鴻賓教授支持三門峽工程的興建,但有針對性地強調:“必須十分重視解決庫區泥沙淤積和庫區淹沒、浸沒問題”,並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周總理在四天討論後的總結報告中引用了田校長的發言,說“像交大田鴻賓副校長講的,可預見水會來,哪一天來不可預見,預見要來的規律是必然性,哪一天來,那是偶然性……”。總理很重視他的建議和意見,他深受鼓舞。會後承擔了三門峽工程截流模型研究項目,研究成果所提供的數據以及多種保證截流成功的措施在工程中得到套用。在三門峽截流施工時,他率領了水利系的百餘名師生參加截流觀測等現場技術工作。
1960年當三門峽工程建成開始蓄水後,潼關河段大量淤積,危及渭河和關中東部地區。田鴻賓教授力排眾議提出打開已經被堵塞的大壩底部十二條導流底孔排沙。1965年10月水電部張含英副部長等領導專門把田校長請到北京協商,他大膽地接受了水電部打開三門峽導流底孔的試驗研究任務。回校後立即組織了強有力的研究試驗隊伍,分成三個組,分別研究打開導流底孔的施工方法、導流底孔泄流排沙的水力學、打開導流底孔以後的大壩應力狀態等關鍵問題。此項研究自1965年開始,直到文化革命不得已而中斷,雖未全部完成,但已獲得了大量數據和成果,提交了導流底孔泄洪排沙的水利試驗報告,為打開導流底孔提供了數據和方法,奠定了成功的基礎,並最終把八個底孔打開了,保障了三門峽工程運行至今,發揮著巨大效益。
1958年6月,田鴻賓教授應邀參加長江三峽水利樞紐第一次科研會議(國家科委三峽組組長張勁夫主持),參與了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的各項重大決策,為三峽工程提出了很多重要的建議。在三峽工程初步設計審查會上,他作為著名的水利專家和交通大學的副校長,在大會的發言,內容切實,有理有據,理所當然受到極大的重視。會後由他出面從長江流域辦公室(長江水利委員會)接受了多項三峽工程的科研任務,如三峽溢流壩的高速水流問題研究和三峽寬縫重力壩的抗地震研究等研究試驗工作,提出了相應報告,並建立了至今仍發揮作用的高速水流實驗室。
田鴻賓教授十分重視南水北調工程。他敏銳地看到這項工程的巨大意義和艱巨性,高瞻遠矚地提出要及早介入,抓住不放,並與研究生的培養結合起來。1960年,田鴻賓教授開始招收研究生。立即派他第一位研究生參加南水北調西線的踏勘,回來後選擇定向爆破築壩作為研究題目,這是國內最早在這一方向招收的研究生和最早開展研究的課題,為西線人跡不至的高壩工程建設作技術準備。
田鴻賓教授還特別關心陝西省的水利建設,他與陝西省水利廳的關係密切,常常鼓勵師生要為地方水利建設多作貢獻。他說:“我們身在關中,吃在西安,能不為陝西的水利建設做貢獻嗎?”“光是關中南山的十幾個峪口,也夠我們搞一陣子了”。1958年,全國開展水利化運動,學校結合下放鍛鍊,與水利廳合作,派出大批師生到省內各縣、鄉鎮大搞水利,勘察、測量、設計、施工了幾十、上百項水利項目。1959年以後,學校結合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真刀真槍做畢業設計,組成設計小分隊,承擔了省內外十餘項水庫的勘測設計任務,主要有:安康的黃洋河水電站、長安縣的大峪水庫、西安市郊的荊峪溝打虎潭水庫、寧夏的沙坡頭水電站、浙江的成屏水電站、黃河的小浪底水庫、河南的陸渾水庫等等。
田鴻賓教授在從事這些水利工程建設工作中,總是大膽創新,富有創新精神,如在打虎潭水庫工程設計中,採用過水土壩的方案;成屏水電站設計中,採用定向爆破築壩的方案;他敢於打開三門峽大壩的導流底孔;三峽樞紐限於地形,水電站廠房不好布置,他提出雙列廠房的方案等等。同時又堅持科學態度、實事求是,堅持在科學試驗的基礎上進行方案設計。他總是不辭辛苦,艱苦奮鬥,事必躬親。和青年教師一起坐火車硬座出差,到工地必定親自爬到山頂察看地形地質。他特別重視地質工作,鑽洞子、看岩芯,把各項技術數據落到實處才放心。田鴻賓教授在從事這些水利工程建設工作的時候,總是把它與學校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密切結合起來,使學校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搞得生動活潑。他通過這些實際的水利工程,嚴格要求,鍛鍊和培養一大批青年教師和學生,我校水電學院有一批教師就是在他的培養下成長起來的,水院優良傳統的形成田校長有特別的功勞。
人物評價
田鴻賓教授從事教育工作為祖國培養了一大批具有真才實學的建設人才。他一生嚴謹治學,就是擔任了學校領導,也從未脫離教學和科研工作,親自講授水工結構等課程,他說:“不教書還算什麼教師。”。他對待教學嚴肅認真,即使再熟悉的內容、也花時間仔細備課,他注重結合工程實際中的問題和世界先進技術與理論進行講授,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深受學生的好評與歡迎。他重視基礎理論的教學,認為只有學好基礎理論,才能適應各種工作。早在西北工學院時,他就要求選學《水力學》課,而考試不及格的學生要在下一個學期逐章進行補考,再不及格就留級。在陝工大時,親自到水力學教研室抓《水力學》樣板課的教學。他重視外語教學,常說:“不會外語是近視眼,”,要求師生掌握好外文。他重視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強調教學活動必須結合科學實驗和實際工程項目。他力主學生的畢業設計應參加實際工程項目,在他的安排下學生真刀真槍設計了黃洋河水庫、大峪水庫、陸渾水庫等十多項工程,既支援了國家建設,又學得了真本事。他身體力行,言傳身教,一貫重視調查研究和現場觀察,把工程現場作為課堂,把工程中的實際問題作為教材。既打基礎又練能力,一代傳一代,為我國水利事業培養了大批有用人才。
田鴻賓教授重視師資培訓和教師隊伍的建設,認為教師的水平是決定教學質量的關鍵,他常說:“要教好學生,你這個先生必須是呱呱叫的!”。他對教師嚴格要求,說:“十三個農民養活一個大學生,不把娃娃們教好,怎么向人民交代?”當發現一位教師在設計中的錯誤時,嚴肅地說:“照你這樣做將來水庫決口了,成千上萬的孩子向你要父母、父母要孩子時,你怎么辦?這可是犯罪啊!”。他要求教師必須掌握基礎理論,還要搞好科研,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為此他設法多承接項目任務,組織教師參加,他無論到那個工程現場總要帶上一批青年教師見習和實際鍛鍊,田鴻賓教授遠見卓識的舉措為水利系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師資力量。
田鴻賓教授在領導教學工作中,重視學科建設,根據國家建設的需要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斷設立新專業、改造舊專業。他高瞻遠矚地倡導成立“冰川雪水及地下水利用”及“沙漠治理”專業,以解決西北人民缺水的疾苦;他很早看到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在解決西北乾旱問題上的戰略意義,並根據西線地質特點,提出研究定向爆破築壩及岩質長隧洞;他最早在國內定向爆破築壩方向上開展了研究及研究生培養,使我國定向爆破的技術和理論、爆破拋擲過程與規律的研究跨越式發展,躍居世界先進水平;他很早看到我國三峽等高壩建設中必將遇到高速水流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領導創建了高速水流實驗室和風洞實驗室,為開創高速水流奠定了基礎與創造了條件。此外,還建立了岩石力學、地球物理勘探等新興學科。
田鴻賓教授光明磊落,剛直不阿,堅貞不屈,忠於真理。堅持為人做事以理服人,不管是誰,只認對錯。在文化大革命中,他面對造反派的審問,他說:“凡是我做過的事,就是砍頭,我也承認!不是我做過的事,就是往臉上貼金,我也不能承認!我不會撒謊,更不會造謠!”。文化大革命中他長期受到殘酷迫害,一病不起,就在他處境已經十分艱難的情況下,他仍渴望工作,渴望為我國的水利事業做貢獻,仍念念不忘西北地區的水利技術人才的培養,念念不忘水利系的發展。1972年5月,當他病危被抬上飛機時,還艱難地對護送他的我系教師說:“水利系人不要散,實驗室不要砸,專業不要撤。等我病好了,我找總理去!”。
斗轉星移,三十多年過去了,歷史翻到新的一頁。今天我們紀念我國著名的教育家、水利專家田鴻賓教授誕辰一百周年,可以告慰他的是祖國的水利事業在發展,當初的水利系已發展為西安理工大學的大院-水利水電學院,學院在西北乃至全國享有聲譽。我們紀念敬愛的田鴻賓教授,要弘揚他的崇高精神,學習他的淵博學識,繼承他的未竟事業,前進,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