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上殘存的花朵

《田野上殘存的花朵》是俄國詩人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創作於1825年的詩歌,生前未發表。

這是一首飽含哲理的小詩。百花爭艷的時刻,沒有它的身影,不與群英爭芳菲。遲開的花朵,雖然形單影隻,卻在百花凋零之後更能喚起人們對於美好時刻的回憶。由此,詩人進一步引申,分別的時刻就像那遲開的花朵,雖然寂寞、憂鬱,卻更能喚起人們對於相見時刻的甜蜜回憶,更能激起人們對於再次相見的期盼;分別時的痛苦比相見時的甜蜜更讓人刻骨銘心,更讓人難以忘懷。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田野上殘存的花朵
  • 作者: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
  • 作品體裁:詩歌
  • 創作時間:1825年10月16日
  • 作品別名:田野上最後的花朵、遲開的花朵更可愛、田野上殘留的一支花朵
  • 外文名:Цветы последние милей
作品原文,中文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Цветы последние милей
Цветы последние милей
Роскошных первенцев полей.
Они унылые мечтанья
Живее пробуждают в нас,
Так иногда разлуки час
Живее сладкого свиданья.

中文譯文

版本一
田野上殘存的花朵
田野上殘存的花朵
比初開的繁花更可愛。
它在我們心中
更能激起悒鬱的情思。
因而有時那離別的時刻
比甜蜜的相會更動心。
(黎華譯)
版本二
遲開的花朵更可愛
遲開的花朵更可愛,
美過田野上初綻的蓓蕾。
它們勾起愁緒萬千,
使我們的心輾轉低回。
正像有時難捨難分的離別,
比甜蜜的相逢更叫人心醉。
劉湛秋譯)

創作背景

此詩詩人生前未發表,寫於1825年10月16日,是普希金有感於普·亞·奧西波娃送來一束晚秋的鮮花而作。

作品鑑賞

這是一首托物寄意、以景言情之作。普希金一生屢遭波折與磨難。他歷經無數的悲歡離合,有“甜蜜的相會”,也有“離別的時刻”,不說相見時之難,而單言離情別緒之動人心扉是該詩的立意之所在。為此,詩人採用了因情設景的手法,首先將讀者的視線引向田野,引向田野中殘存的花朵,提出“殘存的花朵”比“初開的繁花更可愛”的命題。乍看,這似乎是悖論,再往下讀,便會明了,原來詩人有意將這“殘存的花朵”置於特殊的背景之下,即從花兒朵朵,到時過境遷由榮變枯的田野,前後兩相對照,然後再深入人的內心情感的曲徑,演繹出了不同於盛衰、枯榮的大自然規律的人的心理學內容, 而理解作者思想意圖的關鍵就在兩個“更”字上,正是兩個“更”字,讓人們身入其境。沒有繁花,哪有剩朵?沒有相會,何謂離別?正是與美好的回憶相聯結的情感的紐帶將後者與前者緊密相連的,因而後者較之於前者包含有更深刻、更豐富的情感內涵。正如托爾斯泰所說的:“生活是真實的東西,人所體驗到的一切,在他心中成為回憶,我們永遠是以回憶為生的。”由此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一枝殘花比之於繁花“更能激起悒鬱的情思”從而“離別”比相會“更動心”的情感規律。這是作者深刻的人生體驗,也是生活的真理。
透過這首小詩,可以看到了詩人那種樂觀的情懷:相見固然甜蜜,離別卻更讓人難忘,所以任何時刻都要坦然地面對生活,任何時候都不要悲觀,就讓一切自然而然地來,享受每一個激發情懷的時刻,只要心中有愛,生活永遠都是美好的。
該詩用詞簡練,韻腳整齊。詩人在這首短詩中採用了並列與交叉兩種形式的韻腳,使全詩讀起來富有起伏變化,沒有單調之感。

作者簡介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1799—1837),俄國詩人,俄羅斯近代文學的奠基者和俄羅斯文學語言的創建者。1799年6月6日誕生在莫斯科的一個貴族家庭。童年時由法國家庭教師管教,8歲時就開始用法文寫詩;同時又從保姆那裡學到了俄羅斯人民語言。在皇村中學學習時,受到當時愛國思潮和進步思想的影響,結交了許多十二月黨人。1817年皇村中學畢業後任職於外交部,此後數年間寫作了大量作品。1823年受敖德薩總督誣陷,被送到他父母的領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監視居住。1825年十二月黨人起義失敗,尼古拉一世將普希金召到莫斯科,但仍受憲警監視。1833年回到彼得堡,1837年死於與法國流亡貴族丹特斯的決鬥。代表作有詩歌《自由頌》《致大海》《致恰達耶夫》《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等,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小說《上尉的女兒》《黑桃皇后》等。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