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本乾,1970年12月出生,廣西北海市海城區貴州路唐屋村社區居民,中共黨員。 堅持26年愛心助學,一共資助了291個孩子,資助金額達到670多萬元。田本乾助學的腳步不僅在廣西,遼寧瀋陽、雲南文山、四川宜賓、貴州興義、廣東清遠等貧困山區的孩子們都成為了他的助學對象,為他們鋪就了一條生存、求學、成才之路。
人物故事,個人榮譽,
人物故事
田本乾,1970年12月出生,廣西北海市海城區貴州路唐屋村社區居民,中共黨員。
堅持26年愛心助學,一共資助了291個孩子,資助金額達到670多萬元。田本乾助學的腳步不僅在廣西,遼寧瀋陽、雲南文山、四川宜賓、貴州興義、廣東清遠等貧困山區的孩子們都成為了他的助學對象,為他們鋪就了一條生存、求學、成才之路。
一句囑託,26年的暖心助學
1994年,年僅24歲的田本乾跟隨市領導到河池、馬山進行扶貧。這一次的扶貧經歷,不但影響了田本乾的人生,也改變了291個山區孩子的命運。大山里自然條件惡劣,生存尚且不易,讀書更是難上加難。山里缺師少教,為了讀書,孩子們每天必須翻過幾座大山,在荊棘叢中,在崎嶇山路上艱難攀爬才能到達學校;沒有筆墨紙張,他們就以地為紙,石頭為筆。看到這些,年輕的田本乾心裡萌發了“把孩子們帶出山區”的強烈念頭。26年過去了,田本乾依然清楚地記得當時那位市領導的囑託:“小田,扶貧這條路很長,但希望你能一直走下去。”就是這句囑託,讓田本乾更加堅定了“把孩子們帶出大山”的決心,由此開始了他26年的愛心助學之路。
起初,田本乾根據自己的實際經濟能力,僅選定了都安弄它屯的兩名孩子作為資助對象。那個時候,田本乾是北海市棉紡廠的一名職工,工資只有130多元。他每個月為自己留下40元的生活費,固定資 助每個孩子30元,其餘的錢都用在了這兩名被資助的孩子身上和定期看望他們的車費上。為了資助更多的孩子,田本乾毅然做出了一個決定:辭掉工作,到廣州打工!
一雙大手,圓了291個孩子的讀書夢
1995年,辭去棉紡廠工作的田本乾去了廣州學習加工不鏽鋼門窗等技藝。他的打工收入增加了好多,資助的孩子也多了起來,到1998年,已由最初的2個增加到60個,費用也隨之成倍的增加。雖然田本 乾把打工所得來的錢全部投進助學,但他仍然感到“遠遠不夠”。在廣州學到加工不鏽鋼門窗的手藝後,田本乾返鄉回到北海,一邊做不鏽鋼加工,一邊還搞起了養殖,養雞、養魚、養龜,並開起了餐 館,有了經濟能力,田本乾又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把孩子帶到北海,親自撫養他們。
廣西合浦縣沙崗鎮裴屋寮村龐姓四姐弟因家庭變故長期無人照料,四姐弟缺衣少食。四姐弟中大姐小聰13歲,而弟弟小冬只有9歲,因父親去世,母親迫於貧窮而離開。為了幫助這四姐弟,田本乾將他們帶到北海照料,並聯繫學校,讓他們在自己的身邊讀書,開啟新的生活。
像這樣把孩子接到身邊照料的遠遠不止這四姐弟,鳳山的東存、東英姐弟同樣記得被田爸爸接來北海讀書的日子。這么多年來,田本乾接了一批又一批,把這些非親非故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切切 實實擔負起父親的責任,對於那些不能接到身邊的孩子,田本乾不但給予資金的資助,還同樣給予孩子父親般的關愛。
26年來,田本乾一共資助了291個孩子,實現了他當初立下的“把孩子帶出大山”誓言,孩子們不但讀了書,有的還考上了北京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廣西大學、廣西中醫藥大學……
一個善念,將愛心傳遞下去
田本乾的助學善念來源於他的父母親,他的父親田永森是一名老黨員,曾榮獲北海市優秀共產黨員、北海市創新爭優先鋒人物等榮譽稱號。從父親身上,田本乾繼承了助人為樂的好品質。在父母的影響下,田本乾的兄弟姐妹也加入到愛心助學的隊伍中,和他一起深入山區,為孩子們捐資助學。同樣的,田本乾的兒子田釗銘耳聞目染,從小跟隨父親去山區助學,成為田本乾助學路上的好幫手。
最令田本乾欣慰的是,他所資助的學生都有一顆感恩的心,2012年已經畢業走上工作崗位的40多個孩子,相約回北海看望“田爸爸”。曾經資助過的廖紅、李小飛、陸興等孩子用田本乾的名字辦了一張銀行卡,大家定期或不定期地往卡里打錢,將這部分錢作為“回捐資金”,多年來孩子們回捐的金額多達200多萬元。2018年9月,田本乾成立了北海市愛心助學協會,並將“回捐資金”存入愛心協會, 他希望這筆資金能夠資助更多需要幫助的孩子,並將這份愛傳遞下去。
26年來,田本乾助學的腳步早已走出廣西,遼寧瀋陽、雲南文山、四川宜賓、貴州興義、廣東清遠都留下了他扶貧助學的足跡,他這樣說:“我還將繼續走下去,我希望有貧困的地方,都會有我的腳印。”
個人榮譽
2019年8月,獲得2019年8月“中國好人榜”助人為樂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