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心村(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石岩街道上屋社區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田心村,位於石岩街道中部偏北,石岩河北岸,距離街道辦事處約0.5千米。相鄰自然村有上下屋村、上排村、元徑村。清朝中期趙氏由廣東潮陽全家搬遷到新安縣烏石岩田心立村。現村於1992年在原村址拆建和在村周邊擴建而成。因地形像船形曾取名逢標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名為田心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田心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石岩街道上屋社區
  • 地理位置:石岩街道中部偏北
清朝,屬新安縣。1914年,屬寶安縣烏石岩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屬寶安縣石岩鄉;1951年,屬寶安縣第三區石岩鄉;1958年10月,屬超英公社;1959年,屬南頭公社上屋大隊;1961年7月,屬南頭區石岩公社;1963年1月,屬南頭公社上屋大隊;1975年8月,屬石岩公社上屋大隊;1979年1月,屬深圳市石岩公社上屋大隊;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石岩公社;1983年7月,屬寶安縣石岩區上屋鄉;1986年10月,屬石岩鎮上屋行政村;1993年1月,屬深圳市寶安區石岩鎮上屋行政村;2004年,屬石岩街道上屋社區。
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村民主要為趙姓,清初從河南遷移至廣東潮陽縣,清朝中期從潮陽縣遷移至當地。2015年末,戶籍人口365人,其中男性181人,女性184人;80歲以上14人,最年長者91歲(男)。非戶籍外來人口11022人。祖籍該村的台灣同胞1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18人,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加拿大。歸僑1人。
傳統經濟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青梅、荔枝、花生、龍眼、黃皮等。現村集體經營開發區、出租廠房等。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等。特色農產品有大米、荔枝、龍眼、黃皮等。特色傳統(節慶)食品有清明節艾粄、端午節粽子。
省道S359線、石觀路、田心大道經過該村。1960年通電,20世紀80年代年通自來水,1991年通電話,1992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1998年通網際網路。村內有田心幼稚園,2015年在園幼兒400人,教職工30人。還建有星光老人之家和圖書室,圖書室藏書1151冊。
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相連成排,與廣府民居有明顯區別。老村整體保存比較好,坐北向南,南北6排,5條巷道。代表性民居田心舊村四區2號,建於民國初期,占地面積121.52平方米,坐北朝南,三開間兩進,牆體為三合土夯築,硬山頂,平脊,灰瓦覆面。
趙氏宗祠,始建於清末民初,由一間民居改建而成。占地面積約40平方米;牆體為三合土夯築,硬山頂,平脊,灰瓦覆蓋,博風處裝飾如意海草紋灰塑圖案;內有楹聯“金城世胄;玉尺家聲”,書於清末民初。
田心“1948”樓,始建於1948年,坐北朝南,兩開間布局。三合土、磚、石、木結構,牆體為三合土夯築,硬山頂,房屋為兩面坡,平脊,灰瓦覆蓋,博風處裝飾如意海草紋灰塑圖案。天台上設女兒牆,女兒牆灰塑楷書修建年號“1948”,右開間屋頂正面女兒牆楷書“千祥雲集”“百福駢臻”和如意圖案、如意花草。為寶安區不可移動文物。
現存私塾舊址樹善公家塾,始建於清朝。坐北向南,三開間兩進,牆體使用三合土夯築而成,硬山頂,灰瓦覆面。前堂廊下樑架有木雕裝飾,非常精美,內容有人物故事等。為寶安區不可移動文物。
村里每年清明節、重陽節等都要組織族人到祠堂、山墳祭拜祖先。重陽節組織族人去香港奇毅祖山墳處祭拜。民俗舞麒麟,形成於清朝,並流行至今。2008年,田心村被深圳市寶安區評為文明小區村。2015年8月,被評為宜居社區村。2015年該村落被列入寶安區舊改、城市更新區項目。
代表性人物:
趙鑒芳(1921-1944),革命烈士。1943年參加廣東人民抗日游擊總隊;1944年在東莞雪邊戰鬥中犧牲,時為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一支隊副班長。
趙福仁(1930-),1948年3月參加革命,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三團當警衛員。1986年任深圳邊防檢查站站長、政委等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