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在藝

田在藝

田在藝,石油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大慶油田的重要發現人之一,作為主要完成者之一的“大慶油田發現過程中的地球科學工作”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組織開展首次全國油氣資源評價,成果“中國石油天然氣資源評價研究”於1989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培養多名博士、碩士生。出版50萬字的《中國含油氣沉積盆地論》;40萬字的《中國含油氣盆地岩相古地理與油氣》等專著。1989年榮獲首屆“李四光地質科學科技研究獎”。曾任石油工業部科技委員會委員,地質標準化委員會主任,南京大學西北大學、長春地質學院兼職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田在藝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陝西渭南
  • 出生日期:1919
  • 逝世日期:2015
  • 職業:學者
  • 畢業院校:西北大學、南京大學
  • 主要成就:中國科學院院士
    大慶油田的重要發現人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 代表作品:中國含油氣盆地
人物生平,個人成就,

人物生平

石油地質學家。陝西渭南人。1945年畢業於中央大學(49年更名南京大學)理學院地質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50年代指出沉積盆地是油氣形成與賦存的基本構造單元,指明盆地長期下沉、沉積巨厚、封閉深水盆地、還原介質水域、濕潤氣候、湖泊相暗色泥岩是陸相生油的沉積條件、構造環境和沉積物質,完善和發展了陸相生油理論,科學預測陸相盆地找油領域。60年代指出生、儲、蓋、運、圈、保有機匹配成油氣地質條件是尋找油氣田的基本地質因素。80年代組織領導全國第一次油氣資源評價,運用地質理論、方法和技術,系統定量評價,為國家制定油氣勘探規劃提供依據。90年代論述含油氣盆地分析原理和方法,首次將成油氣系統理論引入盆地分析。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田在藝 院士田在藝 院士
1919年12月
田在藝出生在陝西省渭南縣農村一個普通國小教員的家庭。他從小勤奮好學,深得家人和老師的喜愛。在西安市讀中學時,學校來了一位年輕的地理教員,經常帶學生們到郊外看地質現象,講解岩石、地層、褶皺等地質知識。大自然的神奇奧秘使田在藝對地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青年時代的田在藝正值日本侵略軍入侵中國,中華民族遭受欺凌之際,“科學救國”的意識強裂地撞擊他的心靈。他胸懷要救國先找礦,增強國家實力的理想,潛心刻苦學習,於1939年7月以優異成績考入國立西北大學地質地理系。1940年9月轉入四川重慶國立中央大學理學院地質系學習。
1945年
田在藝懷著開發石油、報效國家的滿腔愛國熱忱,主動報名到自然環境十分惡劣的玉門油礦工作。這年初秋,田在藝與同班同學李德生、張傳淦輾轉來到玉門。從此,他跟隨中國石油工業的先驅者玉門油礦創建人孫健初等上祁連、下酒泉、入陝西、赴青海,在祖國的大西北開展石油地質調查,風餐露宿,千里跋涉,在戈壁荒漠和黃土高原上為祖國探尋石油寶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
田在藝於1950年對鄂爾多斯盆地和民和盆地進行石油地質調查工作,徒步考察5年,走遍陝甘寧青的山山水水,練就了野外現場進行石油地質調查的基本功,豐富了石油地質學科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認識。1955年3月,調任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質調查處總地質師和研究所副所長,參加了克拉瑪依第一批探井的部署和解剖油田部署方案的研究,進一步探明了油田規模。1956年,他光榮地參加了中國共產黨。1960年初,田在藝奉調參加大慶石油會戰,運用陸相盆地找油的原理,以地震剖面整體解剖松遼盆地。1964年,田在藝又投入了大港石油會戰,任大港油田勘探指揮部副指揮兼總地質師,參加渤海灣盆地大剖面解剖方案部署研究和探井部署工作。1966 年5月,田在藝奉調南下,參加江漢石油會戰,任江漢油田副指揮兼總地質師,領導並參與了湖北王場油田的解剖方案及外圍的勘探部署研究。1973年4月任江漢石油學校副校長。1974年,奉調吉林油田,擔任副指揮兼總地質師,參與調整扶餘油田開發方案,改氣驅開採為水驅開採,保持了油田穩產高產,擴大了含油麵積,增加了可采儲量。
田在藝 院士田在藝 院士
1980年初
田在藝擔任石油部石油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地質師,參加和領導中國含油氣區大地構造與油氣遠景評價等研究工作。同時,為了更快地培養石油地質人才,他擔任研究生導師,指導10多名碩士、博士研究生。無論嚴冬酷暑,都精心鑽研,辛勤論證各種有關科研項目,經常放棄星期日休息,伏案疾書,共發表論文90餘篇,主編科研著作6本,專著2本,累計達400多萬字。由於他在石油地質學、陸相盆地生油和成油理論、油氣藏地質學等方面的研究成果,1989年榮獲首屆“李四光地質科學研究獎”,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7 年他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田在藝曾任石油工業部科技委員會委員,地質標準化委員會主任,中美地學科技合作領導小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質學科評審組成員,國家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會委員,石油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委員,中國地質學會及中國石油學會常務理事,國家IGCP及ICL成員,《石油學報》副主編,《石油知識》編委會主任,南京大學、西北大學及長春地質學院兼職教授。
1955年
田在藝任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質調查處總地質師和研究所副所長。當時,正值原中蘇石油公司蘇方將全疆油區的勘探工作全部移交中方不久,他首先率領地質人員深入克拉瑪依地區進行地質調查,並結合大量物探資料深入分析研究後,認為克拉瑪依油源豐富,儲油圈閉構造比較好,所以在局勘探會議上堅決支持並研究了第一批探井部署。這年7月,一支由維吾爾、哈薩克、蒙古、漢族、回族等多民族組成的青年鑽井隊,在黑油山1號井鑽探,於10月29日,黑1井噴出原油,從而發現了新中國第一個油田——克拉瑪依油田。田在藝在鼓舞人心的噴油現場對大家說:“讓我們祝賀新中國有了自己的油田,但這僅僅是開始,是萬里長征邁開的第一步”。勘探實踐證明了田在藝預言的正確性。
1960年元月
田在藝奉調參加大慶石油會戰,他先後任大慶油田地質調查處處長兼總地質師和勘探指揮部副指揮兼總地質師。在艱苦的歲月中,頭頂藍天,腳踏荒地,領導勘探隊伍幾千人,進行地震勘探,整體解剖松遼盆地,組織策劃並直接參與地震部署、資料解釋和鑽井設計。在發現構造圈閉的基礎上,於大慶長垣外圍發現了新的油氣田,是大慶油田的重要發現人之一,其成果於1982年7月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他與地質部、石油部和中國科學院的大慶油田發現者分享了這份崇高的榮譽。
1964年
田在藝出任大港油田勘探指揮部副指揮兼總地質師。經過野外地質調查,掌握第一手資料以後,立即組織部署解剖控制渤海灣含油氣盆地構造的大剖面,突破了該地區地下地質結構複雜、斷層發育、構造支離破碎等地質難點,接著迅速組織部署探井井位,終於在1965年11月港5井噴油,隨後在港東、港西連連喜獲工業油流,發現了大港油田。
田在藝獻身石油,紮實工作,在油氣勘探實踐中多次參與發現新的油氣田,然而他卻謙虛地說:“油田是大家共同努力發現的,我自己只不過是融入祖國建設洪流中的一滴水。”

個人成就

自1948年田在藝在《石油地質專刊》第1期上發表其第一篇科學研究論文《陝西彬縣油母頁岩地質》以來,不斷探索陸相生油成盆成烴成藏的基本地質規律,提出了一整套陸相生油的地質理論和科研成果。20世紀50年代後期,他經過多年的野外地質調查和油田勘探實踐經驗,積累了豐富的第一手現場野外考察地質資料,使他對中國的油氣遠景信心更加堅定。早在20年代,美國地質學家先後兩次到中國進行地質調查,認為中國以陸相沉積為主,提出“中國貧油”的論點。1942年中國著名石油地質學家潘鐘祥開創“陸相生油”的先河,主張中國油氣資源豐富的諸多學者對於陸相生油的理論及如何在陸相盆地中找油,尚處於探索階段。田在藝從玉門開始一直研究探索陸相生油問題,他踏遍了西北地區的山山水水,查閱了四川、松遼、華北、江南、羌塘和長江中下游等許多盆地的地質資料。1959年,由他提出的18個含油氣盆地有12個已經相繼發現了油氣田,如松遼盆地發現大慶油田、渤海灣盆地發現勝利油田、華北油田等。撰寫了3萬餘字的《中國陸相地層的生油和在陸相地層中找油》論文。文中提出:“盆地長期下沉、沉積巨厚、湖水擴大的地質條件、潮濕氣候、湖泊相暗色黏土質岩層、封閉深水盆地、還原介質水域”是陸相生油岩沉積的必要條件。這一陸相生油岩的沉積模式和構造環境的提出,從理論上和勘探實踐上科學地、有力地駁斥了陸相貧油論。田在藝的這一論斷修正了鹽濃度較大的海盆中才有利於石油生成和陸相地層中生油岩不易堆積與保存的舊概念,推動了陸相生油理論的發展。
他還對準噶爾、塔里木、吐—哈、柴達木、酒泉、潮水、鄂爾多斯、華北、松遼、四川、江漢等29箇中國主要沉積盆地的陸相生油岩及其沉積環境進行了全面剖析,修正了過去一系列對各盆地生油岩的不同認識,對中國陸相地層中油氣資源進行具體、有據的高度評價和科學預測,為在我國陸相地層找油提供了科學的依據。他的一系列論斷在學術界和油氣勘探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發展了陸相生油理論
“生、儲、蓋、運、圈、保”
?50年代,中外地質學家已逐漸承認陸相生油的事實,但對於陸相地層中油氣如何生成、運移、聚集等的研究仍是一個空白領域。50年代晚期,田在藝基於多年來豐富的油氣勘探實踐經驗,從生油層、儲油層、油氣運移、聚集、圈閉構造到油氣藏形成等方面進行了系統完整的論述,提出“盆地形成是受大地構造、沉積環境和沉積物的控制”;生油深凹陷及其鄰區是找油的有利地帶;油氣的聚集是從盆地深凹陷向隆起運移等盆地成油理論;強調了生油岩在石油瀝青形成中的主控作用,“沒有物質的來源,就不會有物質的儲存”,反對單純尋找儲油構造的觀點,“要尋找石油,必須在生油岩系沉積的盆地中尋找,要尋找油藏必須在生油岩系,或其附近地區或上下相鄰的其他岩層中去找”。這些論述為油氣勘探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豐富了石油地質理論。
田在藝運用成藏動力學觀點並深入探討油氣的運移和聚集。成藏動力學研究已經成為現今石油地質學研究的熱點之一。早在50年代末,他科學地預見成藏動力在油氣運移和聚集中的重要作用。認為“油、氣從沉積的油母岩層中轉移到儲集的孔隙岩層中,主要是因為壓力的關係,無論是地層的靜止壓力或是地殼變動的動壓力,都能夠使流動的油流沿岩石裂縫或岩層面或不整合的構造面,從強烈的擠壓區轉移到低壓區”;“油氣的聚集總是從盆地中部向邊緣部分運移;從凹陷深處向長垣的隆起部分運移;盆地中部多為泥質的生油岩層,邊緣部分多為砂質的儲油層和圈閉構造”。
1963年,田在藝為了總結大慶油田的石油地質規律,在50 年代提出的陸相成油理論基礎上,進一步深化發展、全面、系統、完整地總結出生油層、儲集層、蓋層、運移聚集、圈閉構造、保存等6個成油地質條件的有機匹配是油氣田形成的基本要素。這套成油理論已成為我國石油地質專業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陸相乃至海相油氣田的發現起到了重大的科學指導作用。
豐富和完善了油氣圈閉理論。70至80年代,美國地質學家金(R.E.King)提出隱蔽油氣藏的概念。田在藝較早地注意到這一油氣圈閉類型在我國陸相含油氣盆地中具有重要作用,並於1984年開始陸續對隱蔽油氣藏及其中的基岩油氣藏進行深入分析,90年代初,他又對我國發現的油氣藏類型進行了系統研究,劃分出5大類26亞類。與眾不同的是,他並不孤立地看待這些圈閉類型,而是深入透徹地分析了各個圈閉類型形成的地質背景,並根據沉積盆地類型、構造樣式、沉積環境的不同提出裂陷型、坳陷型、克拉通型、擠壓型等4類盆地中圈閉類型的分布模式,把油氣圈閉理論和勘探實踐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有效地指導了勘探實踐。
論證“盆地論”指導勘探實踐
?田在藝運用“含油氣盆地”概念,首次將濕潤氣候列入含油氣盆地分析的重要內容,並進行了深入的含油氣沉積盆地分析,是國內較早提出含油氣盆地論的學者之一。田在藝於50年代晚期在我國運用“含油氣盆地”這一概念,提出“應在生油岩系沉積環境的整個盆地里,尋找儲油構造”。強調對沉積盆地進行整體分析研究,推動了含油氣盆地理論在我國的套用和發展。他提出的“長期沉降、沉積巨厚、湖水擴大的地質條件、濕潤氣候、湖泊相暗色黏土岩層、封閉深水盆地、還原介質水域”有利於生油岩沉積和保存的論斷,30多年來成為含油氣盆地中烴源岩沉積背景分析的重要內容,尤其是關於濕潤氣候對於陸相盆地生油岩形成重要性的認識在世界上尚屬首次,國外在70至80年代才開始重視古氣候對於烴源岩形成的重要作用。
80年代中期,田在藝在擔任中國石油學會石油地質委員會主任期間,編輯《石油地質進展叢書》和《油氣資源評價叢書》,將盆地劃分為裂陷型、聚斂型、走滑型和克拉通型4種構造環境16種亞類;提出含油氣盆地形成的9大控制因素匹配論,進一步發展了陸相油氣形成理論和油氣圈閉理論。1986年,田在藝組織領導並親自參與科學研究的項目“中國含油氣區大地構造與油區遠景評價”獲部級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90年代,田在藝全面、系統地分析論述了中國含油氣盆地及盆地分析的方法原理,撰寫了約50萬字的《中國含油氣沉積盆地論》一書。該書是國內第一部全面論述含油氣沉積盆地同時論及盆地分析原理方法的系統專著,深刻地闡明了沉積盆地與油氣賦存的關係。闡述了他自50年代以來一貫倡導的“盆地論”的學術思想;成功地將成油氣系統理論引入含油氣盆地分析,提出了沉積盆地控制油氣生成與賦存的9大因素和含油氣盆地分析的10項內容,並對我國各主要含油氣盆地進行了實例剖析,建立了完整的油氣盆地分析理論和方法體系,推動了現代油氣地質學的發展,對當前和今後的油氣勘探實踐都有指導作用。該書1999年獲石油部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組織首次對全國油氣資源的評價研究工作
?油氣資源評價現今已成為油氣勘探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和重要基礎,但在80年代初卻存在不同看法。1981年,在田在藝及石油系統其他同志的極力倡導下,原石油工業部決定設立“六五”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對我國油氣資源進行全面評價和預測。田在藝具體負責組織石油系統23個油田、研究院(所)等單位的840多名科技攻關人員,運用國內外先進地質理論、方法和技術,全面研究全國各大油氣區的勘探成果,進行了全國首次資源評價工作,確定了全國各盆地、各層系的油氣潛在資源量,填補了全國油氣資源評價領域的空白。其成果成為編制國家“七五”石油工業發展規劃及制定2000年發展戰略的重要依據,在我國油氣勘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獲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六五”期間我國石油工業新增地質儲量達30億t,開闢了很多新領域,獲得了大量發現,是我國油氣勘探發展史上最好的時期之一。1989年,中國石油天然氣資源評價研究項目科研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海陸並舉,剖析中國油氣區岩相古地理
長期以來,我國地質學家在岩相古地理研究中取得了顯著成績,但生油岩的沉積受大地構造環境和古氣候的嚴格控制,即有很強的區域性,如何運用大地構造學、含油氣盆地地質學、古氣候學對我國各時代沉積層系的岩相古地理進行含油氣性分析研究則是國內沉積學的薄弱環節。田在藝在80年代中期就對此給予極大重視,陸續發表了中、新生代各層系及石炭系的岩相古地理與油氣的文章;90年代,經過研究,完成了約40萬字的《中國含油氣盆地岩相古地理與油氣》一書。該書運用含油氣盆地論的觀點,對沉積環境、大地構造環境、多旋迴含油氣盆地、古氣候諸因素對各時代沉積岩的形成、演化及油氣生成、成藏等方面的控制和影響進行了全面、系統、完整的論述;同時明確地指出我國各地質時代油氣勘探的方向,有中、上元古界及古生界海相沉積盆地區和中、新生界陸相沉積盆地區兩大領域,科學地指明了油氣勘探的新領域和老油區的潛力所在。這部專著豐富和完善了油區岩相古地理學,推動了沉積學的發展,對我國的海、陸相油氣勘探具有較大的科學指導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