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轉型視角下的生鮮乳質量安全保障機制研究》是依託中國人民大學,由鐘真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產業鏈轉型視角下的生鮮乳質量安全保障機制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鐘真
- 依託單位:中國人民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在以小規模生產和中間商交易為基礎的奶業產業鏈格局下我國生鮮乳品質低、安全差。如何從產業鏈轉型的視角來構建生鮮乳質量安全保障機制是當前中國奶業發展面臨的重大戰略問題。本研究立足巨觀政策的偏差和產業鏈微觀主體的特徵,以全面的質量安全觀為指導,利用質量安全相關的管理學和經濟學研究方法,從產業鏈結構是否影響生鮮乳質量安全、為什麼影響生鮮乳質量安全、怎么轉型方能保障生鮮乳質量安全三個方面展開理論和實證分析。首先,在理論上構建產業鏈結構影響生鮮乳質量安全的邏輯框架,並利用抽樣數據進行驗證;其次,基於一手資料對奶農、奶站、乳品企業等產業鏈主體引發生鮮乳質量安全問題的原因進行解釋;再次,在評價政府治理效果的基礎上,總結有針對性治理的基本原則,並提出以發展規範的奶農合作社為抓手促進奶業產業鏈轉型的策略框架和具體措施。本研究可為提高生鮮乳品質、保障生鮮乳安全提供新的理論依據和政策建議。
結題摘要
在當前以家庭式小規模散養為主的生產組織方式和以經由生鮮乳中間商(奶站)銷售為主的交易方式所共同形成的奶業產業組織模式下,我國生鮮乳質量安全水平整體偏低:不僅在營養成分的含量上處於較低水平,而且在影響人體健康的安全方面也存在重大隱患。但是,政府所採取的諸如“取消小規模散養”和“取締個體私營奶站”等治理措施並沒有得到理想的效果。那么,中國奶業究竟該如何調整其發展模式才能既保障生鮮乳的安全又提高生鮮乳的品質呢?基於此,本研究以質量經濟學的基本理論為指導,以將質量安全細化為品質和安全兩個方面的“全面質量安全觀”為研究視角,以奶農、奶站、乳品企業、政府為主要研究對象,按照奶業產業鏈的基本結構,對奶業產業組織模式與生鮮乳質量安全進行了從理論到實證的深入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結論:第一,奶業產業鏈模式的確影響了生鮮乳質量安全水平,而且在“全面質量安全觀”視角下,生產組織方式和市場交易類型對生鮮乳品質和生鮮乳安全具有不同的影響側重點。其中,生產組織方式比市場交易類型更為顯著地影響生鮮乳品質,而市場交易類型比生產組織方式更為顯著地影響了生鮮乳安全。第二,在家庭式小規模散養下,生鮮乳質量安全是規模不經濟的,奶戶沒有足夠的激勵去改進生鮮乳質量安全,但符合散養奶戶勞動密集型的資源稟賦特徵,故其長期存在有著充分的經濟合理性。第三,在中間商交易模式下,中間商奶站引發生鮮乳安全問題是一種必然趨勢,同時,儘管中間商奶站改變了生鮮乳供應鏈的利益分配格局,侵占了奶農的利益,但改進了生鮮乳供應鏈的整體經濟績效,故中間商奶站的普遍存在也有著充分的經濟合理性。第四,乳品企業的奶源收集方式、奶款支付方式以及質量安全控制方式等具體策略對生鮮乳的質量安全具有顯著的影響。第五,不同經濟學特徵的政府管制措施對於生鮮乳品質與生鮮乳安全問題的治理具有不同的效果,即經濟性管制對生鮮乳品質問題的治理更為有效,社會性管制對生鮮乳安全問題的治理更為有效;而不符合這一“基本準則”的管制措施都可能會產生明顯的偏差。第六,發展規範的奶農合作社作為推動奶業產業鏈模式的一個重要方向,是保障生鮮乳質量安全的一個重要手段。上述結論的主要政策含義是:在全面看待質量安全的基礎上,調整當前奶業產業鏈組織模式是改進生鮮乳質量安全的首要選擇。而要保障生鮮乳質量安全,需要生鮮乳供應鏈上各個主體以及外部的市場環境與政策環境中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