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跨地域組織的城市化空間效應及其機制研究

《產業鏈跨地域組織的城市化空間效應及其機制研究》是依託山東大學,由李少星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產業鏈跨地域組織的城市化空間效應及其機制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李少星
  • 依託單位:山東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在技術進步和制度創新推動下,產品生產的各個工序、模組在不同地域進行配置的生產組織方式越來越普遍。根據產業鏈進行專業化生產、增進整體福利的行為已經成為許多地區的共同選擇。產業鏈的跨地域組織通過改變城鎮發展的動力機制,將重構各個尺度上的城市化空間格局。研究總體分四部分,首先,建立對產業鏈跨地域組織現象的分析框架,即產業運行尺度的躍遷、生產活動的片段化和地域關係的重構等三個維度;其次,按照三個維度,對產業鏈跨地域組織的城市化空間效應及其機制進行理論研究;第三,對全國城市化空間格局的發展演化進行框架性解釋;第四,在山東省選擇省域、都市圈、典型縣市三個尺度,總結各個尺度產業鏈跨地域組織的演變過程及其多尺度耦合特徵,結合新時期城市化空間格局重構的新動向,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地判斷產業鏈跨地域組織所產生的城市化空間效應,總結其內在機理,並提煉出典型模式。研究對我國城市化理論研究和政策制定具有較強的借鑑意義。

結題摘要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國內統一市場經濟體系的不斷完善,在信息技術和便捷交通運輸方式的支撐下,同一產品的不同生產過程分布在不同地區的生產組織方式逐漸變得可能,開始不斷顯現出其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這種產業空間組織的變化趨勢,將對我國城鎮發展和城鎮化空間格局演變產生深刻影響。 按照項目計畫書要求,本課題進行了四個方面的研究工作。(1)對研究理論框架的重新審視。延續前期對產業鏈跨地域組織問題的尺度、形態、區域關係三維度研究架構,項目通過擴大文獻檢索範圍、補充近幾年的最新文獻,進一步驗證了研究架構的科學性。(2)產業鏈跨地域組織的格局特徵及其演化過程。項目結合所在單位和指導學生的學科分布特點,重點對產業鏈條上的金融和一般性公共服務環節,在全國、山東、濰坊、濱州、縣域等地區和空間尺度上的產業鏈跨地域組織問題進行了實證研究。(3)產業鏈跨地域組織的城市化空間效應及其機制。結合國內外現有文獻相對薄弱的研究環節,重點對全球化背景下經濟相對發達地區的小城鎮發展及其機制、開發區產業與城市的互動融合問題進行了探討。(4)新時期區域發展的空間治理思路研究。針對地方生產片段化、區域經濟體系破碎等區域治理所面臨的困境,對新時期區域發展規劃的理論方法進行了探討。 重要的創新性研究結果包括:(1)產業鏈跨地域組織的尺度、形態、區域關係三維度研究架構,能夠較好地涵蓋新型產業組織形式的基本特徵,並適於在複雜現實中對不同產業鏈的演變過程、時空類型進行具體比較和劃分,從而深化人們對產業和區域發展特點的認識。(2)在產業鏈的跨地域組織過程中,生產性服務環節出現了明顯的空間集聚現象,與一般製造環節的遍在化傾向產生強烈對比,並且出現等級分布的總體趨勢。(3)在此過程中,小城鎮並沒有得到均好的發展,開始出現人口和經濟集聚的功能分化,出現了人口承載功能上的低密度疏散型、中密度穩定型以至高密度成長型等9種類型,成為未來中長期內城鎮化發展的重要趨向,對公共資源配置具有重要影響。(4)在產業鏈跨地域組織的影響下,城市/區域越來越難以成為一個完整的空間系統,傳統的城市/區域規劃難以適應新時期的形勢變化,應把主要目標從聚合要素資源轉向形成廣泛的地方認同,藉此促進城市/區域健康協調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