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活性物質電化學分析新原理、新方法的研究

生理活性物質電化學分析新原理、新方法的研究

《生理活性物質電化學分析新原理、新方法的研究》是依託中國人民大學,由張美寧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理活性物質電化學分析新原理、新方法的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張美寧
  • 依託單位:中國人民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生理活性物質的研究是涉及分析化學、生命科學等多學科相互交叉的前沿研究領域之一。分析化學的發展推動了生命科學的發展,同時生命科學的發展也給分析化學提出更多挑戰。本項目針對能夠套用於活體線上的生理活性物質電化學分析方法目前所存在的可檢測的物質種類少、靈敏度低、可植入微電極易於污染等一些至關重要的科學和技術問題,開展系統而深入的研究工作。擬解決的瓶頸問題包括:尋找和合成對生理活性物質具有催化性能的新的納米材料以及其催化機理的探索;對納米材料進行合理的功能化;有序納米結構修飾電極的製備以及新型微電極結構的設計。可以預期,這些關鍵性問題的深入研究可以提出和建立3-6種電化學分析新方法,這些新方法為進一步生理活性物質的活體電化學分析研究及套用提供了前提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結題摘要

經過項目組成員的3年努力,本項目完成了預定目標,取得如下主要成果:基於石墨烯和多環芳香類化合物之間強的π-π相互作用,建立了電化學活性的芳香性化合物——亞甲基綠(MG)功能化石墨烯的新方法,該方法提高了石墨烯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能,形成的石墨烯和亞甲基綠複合物具有良好的電化學和電分析化學性質;建立了原位電化學聚合聚吡咯納米陣列電極,微轉移印刷法製備石墨烯陣列電極和水凝膠刻蝕製備金條帶微電極陣列等三種軟刻蝕技術製備微/納電極陣列的方法,製備的微納電極陣列具有很好的電化學性能,並將其套用於生理活性物質的分析檢測,其性能比常規電極的靈敏度有顯著提高;發現了碳納米管對釕聯吡啶/三丙胺電化學發光體系的淬滅,研究了電化學發光淬滅的機理,並基於此建立了具有高選擇性和高信噪比的DNA檢測的電化學發光新方法。項目執行期間在Anal. Chem., Langmuir等SCI期刊發表研究論文8篇,參加國內外會議7次。培養在讀碩士5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