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降解作用

生物降解作用

生物降解作用,又稱微生物降解作用、細菌降解作用(becteria degradation),由微生物新陳代謝作用導致的石油物理性質、烴類化學組成與原油質量的顯著變化,稱作石油生物降解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物降解作用
  • 外文名:microbial degradation
  • 別稱:微生物降解作用
  • 學科: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
詳解,區分,

詳解

學科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
詞目:生物降解作用
英文:biodegradation
釋文:微生物廣泛地存在於自然界,沉積物、土壤和水中有100種以上的細菌、真菌等微生物,在其新陳代謝作用中,利用烴類作為能源與碳源,可以分解、破壞各種烴類,使之成為含雜原子的非烴(如酸、醇、酮等)與瀝青質。

區分

根據細菌種群類別的差異,生物降解作用可以區分為:需氧生物降解與缺氧生物降解兩種類型。生物降解作用的結果,使石油產生下述蝕變:①C1-C4氣態烴數量減少,直至完全喪失,氣油比顯著降低;②C10以上液態烴按照抗生物降解潛力的差異,依次順序降解消失;③原油密度增大,黏度變稠,有時含硫量增加,油質變差,成為重稠油。鑒於各種不同成分、分子結構的烴類具有不同的抗生物降解潛力,抗降解潛力愈弱的烴類,降解作用速率愈高,對生物降解愈敏感,反之亦然。因此,依據不同生物標誌物的降解順序,彼得斯(K.E.Peters)和莫爾多萬(J.M.Moldowan)1993年提出一個衡量石油生物降解作用程度的“準階段式”的分級標準:需要指出的是,在不同種群細菌和(或)不同類型的生物降解作用過程中,同屬於“強烈生物降解作用”範疇的第3級和第4級標誌性化合物的順序,可能相互置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