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系統納米技術》是2009年1月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格雷科(Greco R.S)、弗里茨·B·普林茨、R·萊恩·史密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物系統納米技術
- 作者:格雷科、弗里茨·B·普林茨、R·萊恩·史密斯
- 類別:生物學
- 譯者:楊膺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01月
- 頁數:403 頁
- 定價:75 元
- 開本:1/16
- 裝幀:平裝
- ISBN:9787111250685
《生物系統納米技術》是2009年1月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格雷科(Greco R.S)、弗里茨·B·普林茨、R·萊恩·史密斯。
《生物系統納米技術》是2009年1月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格雷科(Greco R.S)、弗里茨·B·普林茨、R·萊恩·史密斯。內容簡介《生物系統納米技術》是由三位著名的史丹福大學教授格爾夫·S·格雷科、弗里茨·...
納米技術(nanotechnology)是用單個原子、分子製造物質的科學技術,研究結構尺寸在1至100納米範圍內材料的性質和套用。納米科學技術是以許多現代先進科學技術為基礎的科學技術,它是動態科學(動態力學)、現代科學(混沌物理、智慧型量子、量子力學、介觀物理、分子生物學)和現代技術(計算機技術、微電子和掃描隧道顯微鏡技術...
9 納米粒子的微生物產 10 磁小體:細菌中的納米磁性鐵礦材料 11 細菌視紫紅質及其在技術套用領域中的前景 12 聚合物納米容器 13 工程環境中生物分子馬達的操作 14 納米粒子-生物材料雜化系統 第三部分 DNA的納米結構 15 DNA-蛋白質納米結構 16 DNA模板電子器件 17 DNA-金屬納米導線網路的仿生製造 18 ...
書中首先論述了細胞中納米機器的特性,接著轉向天然納米機器的結構和功能、以及用於指導納米機器的構建,最後幾章闡述了一些套用以及正在開發的一些激動人心的生物納米技術工具和方法,探討了在不遠的將來就會可行的一些技術。全書體現了下列特色: 闡明了生分大分子的基本結構、納米技術和系統工程原理; 匯集了大量真實...
2.2 納米生物學檢測技術 2.2.1 引言 2.2.2 生物分子的納米粒子標記和檢測技術 2.2.3 納米通道技術 2.2.4 磁共振波譜及成像技術在納米尺度物質生物效應研究中的套用 2.2.5 電化學表面電漿共振技術 2.2.6 表面增強拉曼散射光譜 2.3 納米操作系統 2.3.1 引言 2.3.2 納米作業系統的概念 2.3....
11納米技術發展歷程1 12掃描隧道顯微鏡和原子力顯微鏡1 121掃描隧道顯微鏡1 122原子力顯微鏡2 13納米技術領域國內外早期部署及發展趨勢3 14本書中幾個詞語的涵蓋範疇7 第2章生命系統中的納米分子、納米結構、納米組件及納米組裝9 21從納米體系觀點認識生物分子及細胞結構9 211從納米...
納米技術是指在0.1~100納米的尺度里,研究電子、原子和分子運動規律的特性以及對物質和材料進行處理的技術被稱為納米技術。納米材料與生物體在尺寸上有著密切的關係。例如,構成生命要素之一的核糖核酸蛋白質複合體的線度在15-20nm之間,生物體內各種病毒的尺寸也在納米尺度範圍。納米生物醫用材料就是納米材料與生物...
《納米生物技術學》是2005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 張陽德。圖書簡介 該書較系統地介紹了納米生物技術的特點、納米生物材料及其製備、納米生物技術的套用領域和發展方向。並著重介紹了納米生物技術前沿——納米分子仿生學和納米生物晶片。對生物、醫學、藥學領域的研究和投資有很好的引導作用和參考價值,還可作為理...
“微納米生物晶片技術”注重癲癇發病原因和發病機制的探究,利用美國HC全數位化癲癇病灶定位系統,五分鐘便可迅速查出大腦異常放電區域,精確定位癲癇病灶部位,準確診斷出發病的病因和病理,進行癲癇分型、分類、分性、分期的全方位個性化治療。優勢四:綠色安全無創修復。不用手術無風險,無需吃藥更安全,不需要像傳統...
用納米製造成的微型機器人,其體積小於紅細胞。通過向病人血管中注射能疏通腦血管的血栓。清除心臟動脈的脂肪和沉澱物,還可“嚼碎”泌尿系統的結石等。納米技術將是健康生活的好幫手。納米技術套用前景十分廣闊,經濟效益十分巨大,美國權威機構預測,2010年納米技術市場估計達到14400億美元,納米技術未來的套用將遠遠超過...
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利用脂質薄膜覆蓋的納米線來構建生物納米電子設備的原始模型,它是一種多功能的混合平台。該項技術將生物組件混合在電路中可增強生物感測及診斷工具的功能,促進神經修復,甚至有可能增加未來電腦的運行速度。技術機制 生物信號傳導通路 生物系統的複雜的傳達方式是這項...
《基於納米微陣列的CMOS集成生物感測系統中關鍵技術研究》是依託清華大學,由張雷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作為微電子學與生命科學的交叉方向,基於納米微陣列的CMOS集成生物感測系統在蛋白質與DNA檢測、醫療檢測與即時輔助診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套用,是近年來國際上的研究熱點。本項目緊跟其微型...
納米尺度調整殺死變異的癌變細胞,通過外部雷射器指引,精確計算找到出輻射超標的癌變細胞,利用先進的生物細胞溶解技術將可能病變的細胞溶解成化學分子元素,並通過特定感測器系統精確的核查後,將細胞組分成功進入健康細胞中,完成壞死細胞與成功健康細胞的轉換。技術原理 納米生物學的產生是與SPM的發明和在生命科學中的套用...
納米技術引入生物感測器領域後,提高了生物感測器的靈敏度和其它性能,並促發了新型的生物感測器。因為具有了亞微米尺寸的換能器、探針或者納米微系統,生物感測器的各種性能大幅提高。技術結合 納米技術和生物技術是21世紀的兩大領先技術,在這兩者之間存在著許多技術交叉,其中,納米生物感測技術將有望成為新興產業。自從...
《現代生物技術前沿:納米生物技術學》是一部納米生物技術專著,概述了納米生物技術的概念、發展史、套用領域及國內外納米生物技術的研究概況和各國納米生物技術的發展策略,系統介紹了納米藥物載體的概念、基本類型、特徵及常用納米載體的製備方法和臨床套用,對納米探針與納米診斷技術、納米技術在分子生物學研究領域和基因...
《DNA納米技術》是2015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該書作者是樊春海,劉冬生。本書主旨是介紹DNA納米技術這個嶄新的研究領域,同時也可供相關領域的研究者閱讀參考。主要內容 樊春海和劉冬生主編的《DNA納米技術》的DNA納米技術是納米生物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特點在於融合了DNA(基因)技術與納米技術這兩個熱點領域,並...
藉助複合粒子分別與細胞內各種器官和骨骼系統結合而形成的複合物,在白光或單色光照射下呈現某種特徵顏色(如10nm的金粒子在光學顯微鏡下呈紅色) ,從而給各種組合“貼上”了不同顏色的標籤,因而為提高細胞內組織的解析度提供了一種急需的染色技術。抗菌及創傷敷料用納米材料 按抗菌機理,納米抗菌材料分為三類:一類是...
生物系統論和實驗、計算與工程方法整合的生物系統研究,涉及納米技術、生物計算和轉基因技術的綜合,包括分子系統、細胞系統、器官系統和生態系統等層次生物系統的生態學、生理學、遺傳學等及其醫學、工程套用研究。簡介 (systems bioscience 或 biosystem science)系統生物科學或系統生命科學,簡稱系統生物學(systems ...
系統生物工程學 系統生物工程學(systems biotechnology),可簡述為仿生工程、基因工程與生物系統論的整合學科,涉及系統科學、信息科學、計算機科學、納米科學、生物科學、醫藥科學與工程科學等學科的高度交叉與綜合。從動物與通訊行為的神經系統、腦科學的智慧型機器人工程技術開發到細胞信號傳導、基因表達調控人工設計的合成...
20世紀是自然科學發展史上最為輝煌的時代,生物科學是自然科學中發展最迅速的學科。因為生物科學與人類生存、人民健康、社會發展密切相關,必然成為21世紀初的主導學科。在20世紀生物科學的發展中有許多重大突破,出現了許多新觀念、新思想、新成果和新技術。特別是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數理科學廣泛深入地滲透到生物科學...
本書可供國內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和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製藥和生物醫學技術人員,關心環境、衛生保健及和平的人員,以及政府內相關科研政策的決策人員參考閱讀。圖書目錄 譯者的話 序言 引言 技術交叉點:納米技術和生物醫學 第1章 全世界生物醫學納米技術項目的趨勢 第2章 納米技術和自組裝載體藥物輸運系統的動向...
生物醫藥學:利用納米顆粒技術設計製備具有多種回響功能或者靶向的藥物(基因)遞送載體,發展藥物新劑型及新藥物 再生醫學:發展引導組織再生和促進組織/材料界面融合的納米結構材料,用於組織修復與替代的永久性植入物表面塗層、引導組織再生支架、結構性永久植入物、植入性治療與監測用感測器等。外科手術輔助:基於納米...
納米生物電子學 納米生物電子學(nanobioelectonics)是2018年公布的生物物理學名詞。定義 藉助納米技術研究生物體系的電子學問題,包括生物分子的電子學特性、生物系統中信息存儲和傳遞等的交叉學科。出處 《生物物理學名詞》第二版。
APQ(又名APQ納米級仿生屏障)是一種納米級過濾技術,通過模擬生物系統中微納米多尺度結構、功能及原理等,利用納米材料和生物技術等仿生學原理研製具有優異性能的新型科技。科學家利用碳分子、有機亞基分子、短桿菌肽等納米材料構建新型APQ水分子過濾通道;相比傳統RO反滲透膜,APQ具有傳輸效率高、精確調控、通量大、高...
M.C.羅科) 第二部分 提高人類認知和交際能力 主題綜述 專題報告 用以提高人類能力的NBICS(納米一生物一信息一認知一社會)聚合:機會和挑戰(J.斯伯利爾) 感受器系統工程對提高人類認知和交流能力的理解(B.M.皮爾斯) 納米技術能夠極大地影響未來交流網路的結構嗎?(C.A.莫雷) 空間認知和聚合技術(R.高列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