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85年,《生物技術通報》創刊,書法家舒同為該刊題寫了刊名。
1994年,該刊刊期由月刊更改為雙月刊。
1999年,《生物技術通報》改為大16開彩色封面,內容上綜述與專論體量增加,文摘部分進一步壓縮;同年年底,召開了《生物技術通報》首屆編委會。
2003 年,《生物技術通報》增設了“技術與方法”欄目,在原有“綜述與專論”欄目中,將“技術套用”類的文章獨立設立欄目。與此同時,“研究報告”作為固定欄目,加大了原創性論文的刊發比例。該刊由此完成了由文摘類期刊向學術期刊的轉型。
2009年,該刊刊期更改為月刊。
2013年,在期刊的數位化建設方面,《生物技術通報》建立了作者可以免費獲取全文的獨立網站(包括創刊以來的所有文章),並啟用了網路采編平台。
2014年11月,該刊成為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2018年9月15日,《生物技術通報》英文版編輯部組織的英文版創刊編委會會議于山東濰坊舉辦。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生物技術通報》報導中國國內外生物技術領域基礎研究成果及其在農、林、牧、漁及醫藥、食品、輕工、環保領域中的套用和產業化趨勢。內容包括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生化工程、蛋白質工程以及生物工程的套用、研究現狀和新的實驗技術與方法等。
《生物技術通報》設有綜述與專論、研究報告、技術與方法、信息交流等欄目。
《生物技術通報》主要讀者對象是從事農業、醫藥、食品、環保等生物技術領域的科研人員、主管部門管理人員、生物技術產業策劃人員、風險投資者和高校師生等。
人員編制
據2018年10月《生物技術通報》編輯部官網顯示,《生物技術通報》編輯部擁有顧問5人、委員40人。
顧問 | 盧良恕 | 李載平 | 范雲六 | 丁勇 | 賈士榮 | |
委員 | 陳永福 | 程池 | 崔寶凱 | 戴玉成 | 鄧子新 | 郭三堆 |
何光源 | 何奕騉 | 黃崑崙 | 賈繼增 | 姜國勇 | 郎志宏 |
李建科 | 梁文星 | 林擁軍 | 盧寶榮 | 路福平 | 馬峙英 |
倪萬潮 | 潘學峰 | 邱德有 | 邱金龍 | 石燕泉 | 孫國鳳 |
孫少琛 | 湯浩茹 | 唐紀良 | 童光志 | 王海波 | 王秀利 |
王志興 | 辛志勇 | 閆艷春 | 張傑 | 張啟發 | 趙琦 |
朱禎 | 朱化彬 | 朱玉賢 | 哈斯阿古拉 | | |
辦刊成果
收錄情況
《生物技術通報》是北京大學《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CSCD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擴展版),被美國化學文摘(CA)、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服務系統(SinoMed)中的《中國生物醫學文獻資料庫》(CBM)、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資料庫(CSTPCD)、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CNKI)、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維普期刊資源整合服務平台等中國國內外的資料庫收錄。
出版發行
據2018年10月22日中國知網顯示,《生物技術通報》共出版文獻12275篇。
據2018年10月2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生物技術通報》載文量為6202篇。
影響因子
據2018年10月22日中國知網顯示,《生物技術通報》總被下載2044859次、總被引51579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986、(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612。
據2018年10月2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生物技術通報》被引量為35196次、下載量為284840次;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生物技術通報》影響因子為0.505,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2833名,在生物科學(93種)中排第60名。
榮譽表彰
《生物技術通報》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2008、2011、2014年版),中國科技核心期刊(2014年版),中國農業核心期刊(2006、2010、2014年版),“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A)”。
1989年,《生物技術通報》在全國科技情報檢索刊物評比中獲得三等獎。
文化傳統
《生物技術通報》以綜述、動態、文摘的形式跟蹤報導中國國外生物技術前沿進展,為中國國內從事生物技術研究的科研人員、高校師生及國家主管部門的管理人員提供相關參考信息。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主編 | 路鐵剛 |
主任 | 路鐵剛 |
副主任 | 梅方權、黃大昉、林敏、雷茂良、孟憲學 |
註:表中為2018年10月《生物技術通報》編輯部官網顯示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