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保護和修復支撐體系重大工程建設規劃(2021-2035年)

《生態保護和修復支撐體系重大工程建設規劃(2021-2035年)》是根據《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編制的規劃。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 境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應急部、中國氣象局、國家林草局於2021年12月15日印發實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態保護和修復支撐體系重大工程建設規劃(2021-2035年)
  • 印發機關: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 境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應急部、中國氣象局、國家林草局
  • 印發日期:2021年12月15日
  • 發文字號:發改農經〔2021〕1812號
印發信息,規劃目標,規劃全文,

印發信息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於印發《生態保護和修復支撐體系重大工程建設規劃(2021-2035年)》的通知
發改農經〔2021〕181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局)、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生態環境廳(局)、水利(水務)廳(局)、農業農村(農牧)廳(局、委)、應急廳(局)、氣象局、林草主管部門:
  根據《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編制了《生態保護和修復支撐體系重大工程建設規劃(2021-2035年)》。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國家發展改革委
科  技  部
自 然 資 源 部
生 態 環 境 部
水  利  部
農 業 農 村 部
應  急  部
中 國 氣 象 局
國 家 林 草 局
2021年12月15日

規劃目標

規劃提出,到2025年,重要領域、重點區域生態保護和修復科技創新取得明顯進展,服務於生態保護和修復的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平台進一步完善,科技保障服務能力明顯增強;“天空地”一體化自然生態監測監管網路基本建立,自然生態系統保護和重大工程建設監管能力顯著提升,森林、草原、河湖、濕地、海洋、水資源、水土保持、荒漠化、石漠化、外來物種入侵等相關領域調查監測體系更加完善;重點區域森林草原火災綜合防控能力、林草有害生物防治能力穩步提高,基層生態管護站點更加最佳化;氣象服務生態保護和修復能力逐步增強,生態保護和修復支撐體系基本滿足全國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建設需求。重點支持生態保護和修復領域國家級科技支撐項目100項,森林、草原火災受害率分別控制在0.9‰、2‰以內,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8.2‰以下,人工增雨雪率提高到12%-15%。

規劃全文

生態保護和修復支撐體系重大工程建設規劃(2021-2035 年)
目 錄
前 言..........................................................................................................1
第一章 生態保護和修復支撐體系建設面臨的形勢............................ 3
一、我國生態保護和修復支撐體系建設成效.................................3
二、生態保護和修復支撐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 7
三、新時代生態保護和修復支撐體系建設面臨的形勢和要求.... 8
第二章 總體要求................................................................................... 10
一、指導思想................................................................................... 10
二、基本原則................................................................................... 10
三、總體目標................................................................................... 11
第三章 大力提升科技支撐能力...........................................................13
一、科研平台建設........................................................................... 13
二、生態保護和修復關鍵技術攻關...............................................15
第四章 全面提高自然生態監測監管水平...........................................19
一、“雙重”工程監測監管平台建設............................................... 19
二、自然生態系統調查和監測評估...............................................21
第五章 切實增強森林草原等重點生態資源保護能力...................... 27
一、森林草原防滅火體系建設.......................................................27
二、有害生物防治能力提升...........................................................31
三、林草種質資源保護...................................................................33
四、森林草原基層能力建設...........................................................34
第六章 逐步提升生態氣象保障能力...................................................36
一、生態氣象監測評估能力建設...................................................36
二、生態氣象預報預警能力建設...................................................37
三、生態氣象服務能力建設...........................................................38
第七章 效益分析................................................................................... 41
一、生態效益................................................................................... 41
二、經濟效益................................................................................... 41
三、社會效益................................................................................... 42
第八章 政策和保障措施....................................................................... 43
一、加強統籌協調........................................................................... 43
二、拓寬投資渠道........................................................................... 43
三、完善監督評估........................................................................... 44
四、注重輿論引導........................................................................... 44
前 言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戰略高度,作出了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根據中央統一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會同科技部、財政部、生態環境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應急管理部、中國氣象局、國家林草局等有關部門,按照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的思路,研究編制了《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 年)》(以下簡稱《“雙重”規劃》),於 2020 年 4 月 27 日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作為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推進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的指導性規劃,以及編制和實施有關重大工程專項建設規劃的主要依據。
《“雙重”規劃》明確,將實施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生態保護和修復支撐體系重大工程等 9 大工程,並要求編制各重大工程專項建設規劃,形成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1+N”規劃體系。其中,《生態保護和修復支撐體系重大工程建設規劃(2021-2035 年)》(以下簡稱《規劃》)主要涉及科技支撐、自然生態監測監管、森林草原保護、生態氣象保障等四個重點領域,是推進其他各項重大工程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是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
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科技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應急管理部、中國氣象局、國家林草局等部門開展了《規劃》研究編制工作。《規劃》在系統梳理我國生態保護和修復支撐體系建設取得成就、面臨形勢和存在問題的基礎上,著眼於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對生態治理能力的相關要求,立足儘快補齊相關領域的突出短板,著力提升重點領域生態保護支撐能力,提出了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生態保護和修復支撐體系建設的總體目標、主要任務、重點項目,並明確了相關保障措施。《規劃》與各重點領域相關專項規劃作了充分銜接,是《“雙重”規劃》部署的 9 項重大工程專項建設規劃之一,是新時期最佳化生態保護和修復支撐體系、推進相關重大工程建設的重要依據。
第一章 生態保護和修復支撐體系建設面臨的形勢
一、我國生態保護和修復支撐體系建設成效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保護和修復支撐體系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不斷提升生態保護領域基礎保障能力,在基礎理論和適用技術研究、生態保護監測監管能力、生態災害應急保障和綜合防控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對促進我國生態保護和修復事業發展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
(一)科技支撐水平顯著提升
科研平台建設成效顯著,建成生態保護和修復領域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8 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104 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98 個,為生態保護和修復基礎科研和技術攻關發揮了巨大的支撐作用。重大課題研究深入推進,組織實施“典型脆弱生態修復與保護研究”重點專項,設立了國家生態安全保障技術體系等 8 項重點任務、78 個重點項目。相關研究取得豐碩成果,如在生態評價方面,構建了基於“天-地-空”立體觀測的生態工程和生態參數反演技術體系;在草原修複方面,提出了退化草地系統修復理論,構建了北方草甸退化草地系統性修復技術體系,通過克隆繁殖顯著提高了示範區羊草蓋度(或優勢度)66%-85%,通過土壤定向培育技術使草產量增產達到 80%-160%;在岩溶石漠化治理方面,揭示了石漠化演變過程與機制,研發了適宜性水- 土-植被-產業技術,形成了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綜合治理技術體系,相關成果在全國 87 個石漠化治理重點縣推廣套用;在生物多樣性和野生動植物保護方面,發現大熊貓和小熊貓適應性趨同的基因,提出因食性變化導致靈長類動物瀕危的“進化漩渦假說”,建立瀕危動物保育與恢復示範基地 7 個。
(二)標準規範體系逐步建立
生態保護和修復領域標準體系建設步伐顯著加快,其中自然資源行業先後制修訂各類生態修復技術標準 143 項,生態環境行業制定了生態環境狀況評價技術規範、生態保護紅線、全國生態狀況遙感調查等各類技術規範 40 餘項,林草行業圍繞森林資源、營造林等重點領域先後制修訂了各類行業標準 295 項,水利行業以河湖生態保護、河湖健康評價、水土保持等領域為重點出台相關技術標準 50 餘項,農業行業出台外來物種入侵相關標準 30 餘項。生態保護和修復用種標準化水平不斷提高,已建成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 99 處、國家草品種區域試驗站 30 處,促進生態保護和修復良種生產供應能力穩步提高,主要造林樹種的林木良種使用率從“十二五”期間的 51%提高到“十三五”末的 65%。
(三)生態調查監測體系日臻完善
構建了自然資源統一調查監測體系,形成了國家-省-市-縣四級自然資源調查組織架構,調查人員 26 萬餘人,建成自然資源綜合觀測站 14 個、國家級專用地下水監測站點 20469 個、海洋生態基礎狀況監測站位 1100 余個、海洋生態環境質量監測站點1359 個、全國土壤環境質量地球化學監測點 995 個、北方典型濱海濕地區野外科學觀測站 4 個。自然資源及生態狀況調查監測基本實現常態化,確立生態狀況定期遙感調查評估制度,先後完成第九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第二次全國濕地資源調查、第五次全國荒漠化和沙化監測、岩溶地區第三次石漠化監測、第二次全國野生動植物調查、第四次大熊貓調查工作和第一次珊瑚礁生態現狀調查,持續開展了年度全國水土流失動態監測、生產建設活動水土保持遙感監管、重點地區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和評估、海岸帶生態系統現狀調查和評估等工作。完成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組織完成 2020 年度全國森林資源調查和草原資源調查,建成覆蓋全國的自然資源“一張圖”,構築了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台以及國家森林資源智慧管理平台、草原監測信息系統、濕地遙感影像和基礎資料庫、荒漠化和沙化監測體系、石漠化調查監測體系和套用系統、全國水土保持監測網路,建成重要控制斷面水資源監測體系和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近海水質、生物多樣性等方面也已具備較為成熟的監測能力。“十三五”期間,每年完成 480餘萬平方公里國土生態環境質量綜合監測,以及全國林地、草地、水域濕地、耕地、建設用地等 6 大類 26 亞類生態類型現狀與動態變化監測,開展以縣域為單位的全國生態質量狀況評價,並發布《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四)生態管護服務能力持續提高
生態保護紅線劃定(評估調整)工作基本完成,將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進行嚴格監管。基層生態管護站點建設成效顯著,全國共建立地、縣、鄉三級林業站所 24189 個,覆蓋全國83.3%的鄉鎮,全面完成國有林區(林場)管護用房建設試點任務,有效提升了關鍵節點自然生態資源管護能力。全國水土保持監測站點體系初步建成。部、省、市、縣四級農業環境監測體系基本建立。生態氣象服務體系初步建立,全國已建成自動土壤水分站 2200 個、太陽輻射觀測站 100 個、酸雨觀測站 376 個、沙塵暴觀測站 29 個、大氣本底觀測站 7 個、大氣成分觀測站 28 個,8 顆風雲系列氣象衛星在軌業務運行,全國森林草原火險、沙塵暴等動態監測及全國植被生長狀況、生態質量逐月監測有序開展,氣候變化影響評估能力逐步提升。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向生態領域拓展,在三江源、祁連山、天山等重點區域持續開展人工增雨(雪)作業,累計增加降水約 750 億方。
(五)生態災害防控能力穩步增強
全國森林草原火災預防、撲救、保障體系更加健全,預警回響、火源管理、火災撲救、隊伍建設、基礎設施和裝備水平顯著提高,年均發生森林火災、受害森林面積、人員傷亡等大幅下降,森林、草原受災率連續多年分別控制在 0.9‰、3‰以內。有害生物防治能力有所提升,建立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警、防控重點實驗室 6 個,以各級防治檢疫機構為基礎的監測預警體系、檢疫御災體系、防治減災體系和服務保障體系初步建立,主要林業有害生物擴散蔓延趨勢得到一定控制,松材線蟲病成災率為 8.21‰,其他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保持在 4‰以下,主要有害生物常發區監測覆蓋率達到 100%。黃海滸苔綠潮災害治理取得一定進展,與近五年均值相比,2020 年滸苔綠潮最大覆蓋面積下降 54.9%, 單日最大生物量從 150.8 萬噸減少至 68 萬噸,持續時間縮短近30 天。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能力明顯提升,已建立以 742處國家級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為主體、省(市、縣)級監測站為補充的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體系,監測隊伍約 1.8 萬人,構建了較為完整的野生動物病原體庫。
(點擊參考連結閱讀全文)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