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茯苓皮湯主要藥物組成為生地、茯苓皮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地茯苓皮湯
- 主要材料:生地、茯苓皮
生地茯苓皮湯主要藥物組成為生地、茯苓皮等。
生地茯苓皮湯主要藥物組成為生地、茯苓皮等。方藥組成生地、茯苓皮各12g,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各30g,紫花地丁15g,當歸、赤芍、大貝母、僵蠶、乾蟾皮、三棱、莪術、留行子、銀花、澤瀉各9g,甘草4.5g。外用金黃散、千金散...
生地烏梅飲是以生地、烏梅為主料製作的藥膳。藥膳配方 生地15克,烏梅15克,紫草、茯苓皮,苦參各12克,丹皮、赤芍、菊花、地膚子、黃柏、車前子澤瀉、甘草各9克,徐長卿15克,白蘚皮6克,臼糖30克。功能效用 涼血祛風,消腫止癢。對濕疹患者飲用有益。製作方法 1.以上藥物洗千淨,放入瓦鍋內,加水適量。2.瓦鍋置武火...
生地當歸湯主要藥物組成為生地、當歸等。方藥組成 生地、當歸各12g,赤芍、丹參、川牛膝、僵蠶、銀花各9g,蒲公英、蛇舌草、漢防己、茯苓皮各30g,赤小豆60g,乾蟾皮6g,制乳香、沒藥、甘草各4.5g。外用金黃膏、千金散。功效主治 高年氣血不足、濕熱瘀積化毒之鱗狀上皮細胞 用法用量 上方每日1劑,水煎分兩次服,...
生地白芍湯主要藥物組成為生地、白芍等。方藥組成 生地20g,白芍15g,當歸10g,女貞子15g,旱蓮草30g,生龜版20g,生鱉甲20g,丹皮15g,嫩青蒿10g,山萸肉15g,生山藥10g沙參30g,生黃芪20g,茯苓皮30g,半邊蓮30g 功效主治 肝陰虧損型肝癌 用法用量 水煎服,日1劑。來源 《中醫腫瘤學》(上),科學出版社,1983:267 ...
名稱:厚朴湯 組成:蒼朮、大腹皮、厚朴、陳皮、豬苓、木香、茯苓皮 用法:水煎服 主治:痘疹脾虛,濕熱內蓄,腹膨如鼓,目胞微腫者 出處:《痘疹全書》卷下 名稱:黃連湯 組成:黃芩、黃連、赤芍、生地、木通、枳殼、甘草、當歸梢、人參 用法:水煎,去滓,調天水散服之。初加大黃微利之 主治:疹毒發熱滯...
方藥:牡丹皮9克 山桅9克 柴胡9克 黃柏9克當歸9克 生地10克 白朮10克 車前子12克(包煎)薄荷3克(後下)薏苡仁9克 茯苓10克 地膚子10克 生甘草3克加減:陰癢較劇者,加苦參9克、蛇床子9克。簡便方 1、椿根皮30克,水煎服。治濕熱黃帶。2、石見穿60克,水煎服。治濕毒帶下。3、雞冠白果湯 雞冠花...
7.宣白承氣湯 8.導赤承氣湯 9.牛黃承氣湯 10.增液承氣湯 11.梔子柏皮湯 12.冬地三黃湯 13.小陷胸加枳實湯 14.三石湯 15.杏仁滑石湯 16.人參瀉心湯加白芍湯 17.三香湯 18.茯苓皮湯 19.新制橘皮竹茹湯 20.一加減正氣散 21.二加減正氣散 22.三加減正氣散 23.四加減正氣散 24....
用黃芪補氣行水,加白朮、茯苓皮、生薏苡仁、防己助黃芪健脾利水以化濕消腫,配炒黃柏、萆?清下焦濕熱,當歸尾、紅花、桃仁活血化瘀,川牛膝引藥下行,以助通絡活血之功,上藥配用扶正祛邪,結節消退。益氣攝血、活血生新法:用於“過敏性紫癜”呈現雙下肢腫脹,紫斑色暗,氣短乏力。舌胖嫩邊有齒痕,脈軟,屬脾...
濕邪傷及陽明肌肉,症見惡寒、發熱、汗出、身重、關節痛、胸痞、腰痛等,治用滑石、大豆黃卷、茯苓皮、蒼朮皮、藿香葉、鮮荷葉、白通革、桔梗等。若濕邪侵入人體經絡脈隧,見有四肢牽引拘急,甚則角弓反張、口噤等,宜用鮮地龍、秦艽、威靈仙、滑石、蒼耳子、絲瓜絡、海風藤、酒炒黃連等。若屬濕邪偏盛於里,...
茯苓(附 茯苓皮、茯神) 116 薏苡仁 117 豬苓 118 澤瀉 118 冬瓜皮(附 冬瓜子) 119 玉米須 119 葫蘆 120 香加皮 120 枳椇子 120 第二節 利尿通淋藥 121 車前子(附 車前草) 121 滑石 122 木通(附 川木通) 122 通草 123 萆薢 123 瞿麥 124 萹蓄 124 地膚子 124 海金沙 125 石韋 125 冬葵子 126 ...
13.藿朴夏苓湯(《醫原》)病機:濕郁衛陽,濕重熱輕。脈症:惡寒少汗,身熱不揚,發熱以午後明顯,身重,口黏不渴,脘痞不飢,有汗不解,苔白膩,脈濡緩。治法:芳香化濁,理氣滲濕。處方:藿香6g 半夏9g 赤茯苓9g 杏仁9g 生薏仁3g 白蔻仁3g 澤瀉6g 豬苓9g 淡豆豉9g 厚朴3g 套用:用於急性胃腸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