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土坡是貴州省的地名,因該自然村不怎么出莊稼,是一個坡,土質不好,水土流失量大,故有“生土坡”之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土坡
- 羅馬字母拼寫:Shēngtǔpō
- 廢止年份:1984
- 國家:中國
生土坡是貴州省的地名,因該自然村不怎么出莊稼,是一個坡,土質不好,水土流失量大,故有“生土坡”之名。
生土坡是貴州省的地名,因該自然村不怎么出莊稼,是一個坡,土質不好,水土流失量大,故有“生土坡”之名。歷史沿革生土坡之名起於解放前;1984年4月,進行機構改革,撤消人民公社制,改為鄉建,生產大隊改為村民委員會,生產小隊改...
土坡(earth slope)是指具有傾斜坡面的土體。通常可分為天然土坡(由於地質作用自然形成的土坡,如山坡、江河岸坡等)和人工土坡(經人工挖、填的土工建築物邊坡,如基坑、渠道、土壩、路堤等)。當土坡的頂面的底面都是水平的,並延伸至無窮遠,且由均質土組成時,則稱為簡單土坡。土坡上的部分岩體或土體在自然...
《從小土坡開始的神級進化》是連載于飛盧小說網的一部玄幻奇幻類網路小說,作者是曝光進化。內容簡介 白武重生成為了荒野之上的一個小土坡,所幸激活神級進化系統!從此,開始了一段瘋狂的進化之旅。我孕育了一株雜*,被世人稱之為斬神*,神功蓋世,輕易可斬日月星辰!我孕育了一塊頑石,被世人稱之為打神石,任...
土坡穩定是指土坡能夠保持正常工作狀態而不產生坍塌或滑動的現象。當土坡內任何面上的抗剪強度均大於由土坡自身的重量、地震力、滲透力等所引起的剪應力時,則此土坡是穩定的。土坡穩定極限分析法是指是工程中用於計算邊坡穩定分析的平衡方法,常見方法有極限平衡法、數值分析方法。土坡 定義 天然土坡:由長期自然地質...
土坡穩定分析是指根據滑裂土體的靜力平衡條件和強度理論,計算出沿該滑裂面滑動的可能性,即土坡穩定安全係數的大小或破壞機率的高低,然後,再系統地選取許多個可能的滑動面,用同樣的方法計算其穩定安全係數或破壞機率。簡介 在土木工程建築中,如果土坡失去穩定造成塌方,不僅影響工程進度,有時還會危及人的生命安全,...
土坡組,同物異名是石磨溝組,命名時間是1954年。命名 斯行健、李星學,1954年命名。特徵 為灰-灰白色粗-細粒石英砂岩與深灰-灰黑色粉砂岩、頁岩、泥岩呈韻律互層,偶夾泥灰岩、生物灰岩凸鏡體及薄煤層。含菊石、腹足類、腕足類、雙殼類、牙形石及植物等化石。與上覆太原組連續沉積;不整合於馬家溝組(或更...
平葉異萼苔(Heteroscyphus planus (Mitt.) Schiffn.)生於海拔600—2500米林下和山坡土石面,在土表、石面、土坡或陰濕土上。產於嵩明、潞江、貢山、維西等。形態特徵 植物體綠色或黃綠色,稀疏叢生於其他苔蘚群落中。莖匍匐,長2—4厘米,帶葉寬2—3.5毫米,具莖腹面生長分枝。側葉略呈覆瓦狀排列,向莖...
卷葉光萼苔(Porella revoluta (Lehm. & Lindenb.) Trevis..)是光萼苔科、光萼苔屬植物。植物體較大,密集平鋪生長,莖匍匐,葉緣平滑,前緣強烈背卷,頂端鈍圓。莖腹葉闊舌形。生於林下土坡。形態特徵 植物體較大,密集平鋪生長,深綠色或黃綠色,無光澤。莖匍匐,先端稍傾立,規則2回羽狀分枝,長2-5厘米,...
馬氏合葉苔,拉丁名為Scapania massalongoi K. Muell.,是苔蘚植物門苔綱的一種植物。它的植物體細小,黃綠色,或帶紫紅色,高5—11毫米,上部傾水,稀疏叢生。生於土坡壁上或潮濕土面。形態特徵 植物體細小,黃綠色,或帶紫紅色,高5—11毫米,帶葉寬1.5—2毫米,上部傾水,稀疏叢生。莖單一不分枝,橫...
片葉苔(Riccardia multifida (L.) Gray)是綠片苔科、片葉苔屬植物。葉狀體暗綠色,橫切面扁平橢圓形,雌雄異株。彈絲單列螺紋加厚。生於低海拔至2900米的陰濕土坡、溪邊石上或腐木。形態特徵 葉狀體暗綠色,長1-2厘米,闊0.5-1毫米,不規則2-3回羽狀分枝;橫切面扁平橢圓形,厚6-7層細胞,背腹面表皮...
(1) 土坡坡度,i=h/b=1:m或m=b/h=1/i,m為邊坡坡度素數。m越大,坡度越小,土坡越穩定但不經濟;m越小,坡度越大,越經濟但不安全。(2) 土坡高度,其他條件相同,高度越大越不安全。(3) 坡頂堆載,坡頂堆放材料、建造建築物、打樁等,可引起邊坡失穩。(4) 含水量增加,地下水位上升,含水量...
生態科技展示區:生態科技展示區由生態科普教育中心、活水園、生態體驗園、原生態土坡四部分組成。其中,生態科普教育中心的建築平面,形如一隻趴在樹面上的幼蟲……梅家廊綜合服務區:作為整個公園的接待管理中心,占地約5000平方米,其中包括生態停車場及管理用房,為外來遊人提供一個安全、舒適、方便的服務環境。交通...
細葉鏈齒蘚,植物體矮小,綠色,叢生。莖長僅lmm,密被葉。生於林地上或背陰的土坡上。為中國特有種。形態特徵 葉基闊,葉片呈等腰三角狀披針形,長約0.7mm,先端狹漸尖;葉邊全緣,內卷;中肋粗壯,長達葉尖,具突出成小尖頭;葉細胞呈5--6角形,直徑約8-9μm,胞壁薄,具多數圓形,馬蹄形或圓環形的疣...
狹網真蘚(Bryum algovicum Sendtn. ex Müll. Hal.),產於新疆,多生於杜鵑灌叢土坡上,海拔2000-4200米。形態特徵 植株叢生,高0.5-1.5厘米,頂端呈薔薇狀。葉片卵披針形,漸尖,而具長尖頭,具分化的葉邊,葉先部有微齒;中肋部分綠色,成熟後紅色,至頂。葉細胞菱形,六角形,細胞壁略有不等加厚。
長約2毫米,下部邊緣外彎,全緣;中肋粗壯,貫頂呈短的芒狀。葉中部細胞六棱形或短菱形,薄壁或不明顯的厚壁細胞,近基部長方形,近邊緣略狹,但不形成分化邊緣。孢子體未見。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850米左右的江邊土坡,土生或岩面薄土。分布範圍 產自麗江(模式標本產地);本種僅見於雲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