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道:中醫的物、思維與行動》是一本2023年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 馮珠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命之道:中醫的物、思維與行動
- 作者:[美] 馮珠娣 著,劉東 編
-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3年3月1日
- 頁數:172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214278814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在西方,中醫向來被認為帶有神秘主義和*信色彩,其效驗有賴於人們的盲信。馮珠娣教授以她對於今日中國社會、知識界和醫學圈的紮實深入的了解,在此做出了一番關於中醫簡明而精確的論述,回答了此前長久縈繞的一些本體論、認識論和倫理上的問題,試圖超越生物醫學和西方中心主義的局限,在科學與人文的交匯點上重新認識傳統中醫的價值。
此書以其2017年於耶魯特里講座上發表的演講稿為基礎整理而成。在大致分為“物、思維和行動”三個部分的論述中,她考察了現代中國理性化、科學化的傳統中醫學如何建構其真正的客體,醫師們又如何診察、思考和把握病理機制,以及如何根據“治病求本”“以人為本”的原則找出病因展開行動進行相應的治療。
在這番細緻的考察中,東西方的對立消失了,系統化的中醫學不再是神秘事物和偽科學,而是一套糅合性的哲學觀和一個為更具包容性的科學可以回溯的豐沛源泉。
圖書目錄
目錄
致謝 1
第一章 中醫之內與之外:科學、文明與實踐
第二章 物:萬千與聚集
氣,實質,活動
本體論疾病
證候
器官與臟腑系統
結論
第三章 思維:實踐出真知
作為臨床思維的聚集證候
理法方藥
表現徵象與四診
顯象與原道
關聯性思維
結論
第四章 行動:實踐、本、倫理
石頭與河流
臨床中的行動
有求必應
五行生剋
治病求本
以人為本
結論
附錄1 中西比較與因果關係
附錄2 醫者意也
參考文獻
譯後記
作者簡介
馮珠娣(Judith Farquhar),芝加哥大學人類學系榮休教授,曾任芝加哥大學北京中心主任。她的研究方向為中國的傳統醫學、流行文化和日常生活。她出版了《饕餮之欲 : 當代中國的食與色》(Appetites: Food and Sex in Post-Socialist China)、《萬物•生命:當代北京的養生》(Ten Thousand Things: Nurturing Life in Contemporary Beijing)等多部相關著作。
譯者簡介
劉小朦,歷史學博士,現任復旦大學歷史學系青年副研究員。先後就讀於南開大學、香港大學;曾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科學與社會中心訪問學者,香港大學博士後研究員。研究領域為中國醫療社會文化史,發表相關中英文論文數篇。
申琛,哲學博士、中醫執業醫師。先後就讀於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臨床)專業、中國社科院世宗所、北京大學哲學系;曾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歷史系訪問學者。研究領域為六朝道教思想史、宗教醫療史,著有《道教與醫藥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