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椒斑枯病

甜椒斑枯病

甜椒斑枯病是由番茄殼針孢引起的、發生在甜椒的病害,主要為害葉片。病株在葉片上現白色至淺灰黃色圓形或近圓形斑點,邊緣明顯,病斑中央具許多小黑點,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病斑直徑2~4毫米。

甜椒斑枯病病菌喜溫暖潮濕的環境,適宜發病的溫度範圍為12~35℃;最適發病環境溫度為20~28℃,相對濕度90%以上。年度間春夏溫度偏高、梅雨期早、多連陰雨的年份發病重;田塊間地勢低洼積水、溝系少、濕度大、排水不良的田塊發病較早較重;栽培上茄子生長衰弱、肥料不足的易發病。

甜椒斑枯病的防治方法主要以農業防治和化學防治為主,首先在播種前種子用52℃溫湯浸種30分鐘,晾乾後播種。其次加強栽培管理,最後再發病期結合化學藥劑進行防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甜椒斑枯病
  • 外文名:Sweet pepper Septoria leaf spot
  • 病原:番茄殼針孢
  • 為害作物:甜椒
  • 為害部位:葉片
病原特徵,為害症狀,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農業防治,化學防治,

病原特徵

甜椒斑枯病病原為番茄殼針孢(學名:Septoria lycopersici Speg.),屬半知菌類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或扁球形,黑色,初埋生於寄主表皮下,後部分突破表皮,外露呈小黑點狀;殼壁較疏鬆,壁外常粘附部分菌絲體,大小(49~122.5)微米×(49~128.6)微米,器孔口外壁較薄,直徑7.5~57.5微米;分生孢子生於扁球形器底部,數量大,成熟後由孔口逸出,單個孢子無色,針狀,直或微彎,具3~9個隔膜,大小(45~90)微米×(2.3~2.8)微米。

為害症狀

甜椒斑枯病主要為害甜椒的葉片。病株在葉片上現白色至淺灰黃色圓形或近圓形斑點,邊緣明顯,病斑中央具許多小黑點,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病斑直徑2~4毫米。

侵染循環

病原以菌絲和分生孢子器隨病株殘餘組織遺留在田間越冬,也能以菌絲和分生孢子器在留種株種子內越冬。條件適宜時,分生孢子器產生的分生孢子通過氣流傳播或雨水反濺至寄主植物上,從氣孔侵入,並在受害的部位產生新生代分生孢子,進行多次再侵染,加重危害。

流行規律

病菌喜溫暖潮濕的環境,適宜發病的溫度範圍為12~35℃;最適發病環境溫度為20~28℃,相對濕度90%以上;發病潛育期4~7天。在中國上海及長江流域地區,甜椒斑枯病主要發病盛期為5月至10月。年度間春夏溫度偏高、梅雨期早、多連陰雨的年份發病重;田塊間地勢低洼積水、溝系少、濕度大、排水不良的田塊發病較早較重;栽培上茄子生長衰弱、肥料不足的易發病。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 茬口輪作:苗床用新土或2年內未種過茄科蔬菜的陽畦或地塊育苗。提倡與非茄科蔬菜2~3年輪作,以減少田間病菌來源。
  • 留種與種子消毒:從無病留種株上採收種子,選用無病種子。引進的商品種子在播前乾種子用2.5%咯菌腈懸浮種衣劑(適樂時)包衣,包衣使用劑量為千分之3~4‰,包衣後晾乾播種;或用52℃溫湯浸種30分鐘後,取出晾乾後催芽播種。
  • 栽培措施:深溝高畦,防止雨後積水引發病害,合理密植增加田間通風透光,合理用肥,適當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性。
  • 清潔田園:定期摘除病、老葉。採收後要徹底清除田間病株殘餘物和田邊雜草,並深翻土壤,加速病殘體的腐爛分解。集中漚肥,經高溫發酵和充分腐熟後方能施入田內。
  • 生態調控防治:管棚和連棟大棚及溫室栽培要控制大棚溫、濕度,適時通風排濕,特別在遇連續陰雨天仍需堅持每天適度通風換氣,尤其要防止夜間棚內濕度迅速升高。注意控制澆水量,澆水時間改在上午,以降低棚內濕度。

化學防治

發病初期噴藥保護,每7~10天噴1次,連噴2~3次。常用農藥有50%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64%防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混殺硫懸浮液或40%多·硫懸浮液5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25%絡氨銅水劑500倍液。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