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小曲,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傳統音樂,甘肅省市(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保護單位為甘谷縣文化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甘谷小曲
- 非遺級別:市(州)級
- 申報地區:天水市,甘谷縣
- 保存單位:甘谷縣文化館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代表劇目,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甘谷小曲源自眉戶音樂,從清代開始廣泛流傳於甘谷境內。甘谷小曲因地域而分為東、西川區和南北山區兩種風格,民國時頗為盛行。城鄉均有眉戶班子,其中渭河北岸的頭甲、七甲、土橋等村的小曲班子較大。清末民初,伏羌(今甘谷)秀才宋瑤、劉黎光、吳炯等很是喜歡小曲彈唱,但不與民間藝人一同彈唱,只是幾個秀才聚到一塊兒才唱。
文化特徵
知名的小曲藝人有任丹山、謝俊山等。 甘谷小曲用本地方言演唱,以甩子(碰鐘)敲擊節奏,以三弦、板胡、竹笛、雜以四片瓦,鑲等樂器伴奏,演唱形式分坐場子和連場子兩種。有自始至終全為唱詞無道白的,也有劇情道白夾雜清唱的。小曲在甘谷城鄉有著廣泛的民眾基礎,幾乎每個村莊都有演唱班社,甘谷小曲從其思想內容看,有敘述歷史故事和典故的、有表現愛情故事的、有講述神話故事的、有表現當時社會生活家庭生活的、還有宣揚封建思想道德的。甘谷小曲保留著濃郁的地方特色,其表現細膩,曲調婉轉,節奏嚴整,速度平穩,旋律流暢,悠揚抒情。
代表劇目
代表曲目有《哭周郎》、《天官賜福》、《狀元遊街》、《雙官誥》、《劉多定下南堂》、《鴛鴦扇》、《摘葡萄》、《伯樂撫琴》、《八福奏》、《出五關》、《戴荷包》、《升官圖》、《楊家表話》、《董永招親》、《古人圖》、《南橋相會》、《八仙上壽》、《八度神仙》、《陳郎攻書》、《懷船》、《草船借箭》、《墨陸山喜相逢》、《誇官》、《酒金錢》、《白猿偷桃》、《曲江打子》、《白琴揉泥》、《灑金錢》、《紅娘算賬》、《十里墩》、《串氈》、《劉堂家過關》、《割麥》等。
社會影響
甘谷小曲主要在逢年過節或農閒的時候演唱,是民間節慶期間喜聞樂見的傳統娛樂方式。1955年,甘谷中學音樂教師黃建如用簡譜記錄了小曲曲調,並刻印了《流行在甘谷的眉戶音樂》一書,為甘谷小曲記譜第一人。1981年縣,縣文化館刻印《甘谷民間小曲集成》一書。自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啟動實施以來,縣文化館一方面積極引導鼓勵中青年人學唱小曲,進行健康傳承,另一方面對年已古稀的少數有傳承能力的傳承人生活給予補助,定期進行體檢,確保其身體健康,並對代表性傳承人進行了職稱評定。縣文化館作為保護單位,組織起以代表性傳承人為主體,中青年小曲愛好者為群體的小曲演唱隊伍,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演出和研討活動。為演出隊伍購置了相應的服裝、樂器等設備,提供了演唱的必備條件。 甘谷小曲在2008年被天水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天水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