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藍黃葉病

甘藍黃葉病

甘藍黃葉病主要是由芥屬黃萎鐮孢霉引起的、發生在甘藍的病害。主要為害葉部,初病株萎蔫、矮心、黃化,被感染的葉片葉緣變紫,葉基變褐,下部葉片一片接一片地脫落,在葉和植株的感病部位維管束變黑,這種變色多由植株基部向葉緣擴展。

甘藍黃葉病分布範圍廣,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匈牙利和日本等國也曾有報導。對產量影響很大。該病一般發病早、擴展快、病情重,發病早的植株很快死亡,遲緩的較正常植株結球小1/3—2/3,對甘藍產量影響很大。

甘藍黃葉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選用抗病品種;播種要避開高溫乾旱季節;蹲苗要適度,防止苗期土壤乾旱,確保根系正常發育等。發病後,採取藥劑灌根有很好的效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甘藍黃葉病
  • 外文名:Cabbage Fusarium wilt
  • 別名:甘藍黃蔫病、甘藍萎黃病
  • 病原:芥屬黃萎鐮孢霉
  • 為害作物:甘藍
  • 為害部位:葉部、根部
病原特徵,為害症狀,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分級標準,

病原特徵

甘藍黃葉病的病原為芥屬黃萎鐮孢霉(學名: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onglutinans (Wollenw) Snyd. et Hans.),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子座、菌絲初白色,後漸變成褐色至粉紅色;有大、小兩型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少,圓筒形至鐮刀形,兩端尖,基部具小突起,多具2—3個隔膜,大小(25—33)微米×(3.5—5.5)微米;小型分生孢子多,卵形至橢圓形,單細胞,大小(6—15)微米×(2.5—4)微米;厚垣孢子頂生或間生,不產生分生孢子座、黏分生孢子團及菌核。
此外,有資料顯示該病的病原還包括木賊鐮刀菌(學名:Fusarium equiseti)。
甘藍黃葉病
芥屬黃萎鐮孢霉
圖註:A.大型分生孢子;B.單瓶梗產孢;C.培養性狀。

為害症狀

甘藍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病。苗床上的幼苗發病,葉緣先變黃,後擴展到整個葉片,鬚根生長停止,3—5天即可死亡。移栽一周后至團棵期發病,葉緣變紅、變黃,葉柄基部維管束變褐,大多數鬚根萎蔫,葉片由下至上逐漸脫落。蓮座期至包心期是發病的高峰期,開始時僅個別葉片中肋和側脈變黃,隨病情的發展,可導致整葉整株變黃,鬚根減少,進而導致植株萎蔫、死亡,剖開葉脈、葉柄及莖部明顯可見,維管束變褐。發病較輕的植株較健株明顯矮化,結球變小。

侵染循環

病原在土壤中生存,乾旱年份當土壤溫度過高,引起根系灼傷,使根系逐漸木栓化,次生根延伸緩慢,引起病菌侵入。

流行規律

對中國山西省晉中市5個甘藍主栽品種在不同種植條件下的調查結果表明,品種夏強無論在老菜區還是新菜區,發病率均很低;其次為中甘17,在老菜區和新菜區發病率為10.8—25.7%,可見中甘17和夏強2個甘藍品種具有較強的抗病力。但在同樣種植條件下,品種瑞大在連續種植5年的老菜區的發病率可達80.3 % ,新菜區發病率為32.8%;上將306和慶豐品種在5年的老菜區發病率分別達45.1%和40.2%,可見不同甘藍品種間甘藍黃葉病的發生存在很大差異。同時試驗還發現,同一甘藍品種在不同種植條件(即不同連作時間)下,抗病性也存在明顯差異,中甘17在連續種植5年的老菜區發病率為25.7% ,在新菜區發病率僅為10.8%。說明,栽培條件是影響甘藍黃葉病發生的重要條件,而甘藍品種能有效降低甘藍黃葉病的發生。

防治方法

農業措施:選用抗病品種;播種要避開高溫乾旱季節;蹲苗要適度,防止苗期土壤乾旱,確保根系正常發育。
化學防治:灌根是防治甘藍黃葉病的最好方法,80%代森錳鋅2500倍液對甘藍黃葉病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因甘藍黃葉病為土傳性病害,因此在甘藍移栽定植時,用80%代森錳鋅2500倍液每株200—250毫升澆灌根部,為防止土壤板結,可待藥液全部滲入土壤後,再覆1層乾土。

分級標準

甘藍黃葉病從秧苗到收穫都可出現症狀,發生越早病情越重,發生越晩病情則輕,為便於不同時期調查表示發病輕重程度,可劃分為0—5級6個級別:0級,無病症狀;1級,1—2葉發病;2級,3—4葉發病;3級,5—6葉發病;4級,7葉以上發病;5級,植株枯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