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葉甲(甘薯肖葉甲)

甘薯葉甲

甘薯肖葉甲一般指本詞條

甘薯肖葉甲,為鞘翅目肖葉甲科甘薯肖葉甲屬的一種甲蟲。為害蕹菜、甘薯、小麥等。成蟲為害幼苗頂端嫩葉,嫩莖,使頂端折斷成蟲吃薯汁,嚴重時植株枯死,造成缺苗現象。幼蟲生活在土壤中,為害寄主的根,塊根表面有彎曲的傷痕。啃食薯塊表面,使薯塊表面發生深淺不同的傷疤,助黑斑病、軟腐病菌等侵入危害。嚴重時,薯塊被害率可達30%~60%,常年損失率約達20%~30%。

基本介紹

  • 別名:甘薯金花蟲、藍黑葉甲、甘薯猿葉蟲、老母蟲、牛屎蟲、紅苕蛀蟲。
  • 中文學名:甘薯葉甲
  • 拉丁學名:Colasposoma dauricum (auripenne) Mannerheim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
  • 亞門:六足亞門
  • :昆蟲綱
  • 亞綱:有翅亞綱
  • :鞘翅目
  • 亞目:肉食亞目
  • :肖葉甲科
  • 亞科:肖葉甲亞科
  • :甘薯肖葉甲屬
  • :甘薯肖葉甲
  • 總科:葉甲總科
形態特徵,成蟲,卵,幼蟲,蛹,發生原因,受氣候的影響,土壤類型及地勢,與品種的關係,分布地區,生活習性,防治措施,輪作及清潔田園,捕殺成蟲,

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5-7毫米,卵圓形,體色變化大,有青銅色、紫銅色、藍紫色、藍黑色、藍色和綠色等,多為藍黑色,有金屬光澤。觸角11節,端部5節略扁平。頭、胸部背面密布刻點,前胸背板呈橫長方形,小盾片近方形。鞘翅布滿刻點,肩胛隆起,刻點粗而明顯。麗鞘亞種在肩胛後方有一閃藍光的三角斑,而指名亞種則無此斑。前者鞘翅肩胛後方皺褶較粗,範圍超過翅之半,後者皺褶微,範圍小。
甘薯葉甲
甘薯葉甲成蟲(圖1)

橢圓形,淺黃至黃綠色。

幼蟲

體長9-10毫米,淺黃色。頭淡褐色,除第一體節外,各節均有橫皺紋,並披有疏的黃色細毛。體略彎曲。

長5-7毫米,初白色,後黃白色。後足腿節末端有黃褐色刺一個,腹末有刺6個。

發生原因

受氣候的影響

春季氣溫高,土溫回升早,降雨量偏少的年份,利於越冬幼蟲化蛹和蛹的發育,使成蟲盛發期提早,為害重。6~7月份雨量正常,土壤經常保持濕潤,利於成蟲出土和產卵,以及幼蟲入土為害,因此當年甘薯葉甲發生多,為害重,反之發生少,為害輕。
甘薯葉甲
甘薯葉甲成蟲(圖2)

土壤類型及地勢

沙土土質疏鬆幼蟲易入土,黃土土壤容易板結,幼蟲入土難,則為害輕。同一類型土壤,山谷低地濕度大的地塊蟲口多,為害重,反之發生少,為害輕。

與品種的關係

薯塊質堅硬、澱粉多的品種,蟲口密度低,為害輕;薯塊質地疏鬆、水分多的品種,蟲口密度大,為害重。

分布地區

甘薯葉甲分布較廣泛,在國內主要分布於東北及內蒙古、寧夏、河北、山東、山西、河南、陝西、甘肅、青海、新疆、江蘇、安徽、湖北、四川等地,國外分布在日本、朝鮮等地。

生活習性

1年發生1代,多以老熟幼蟲在土下15-25厘米處作土室越冬;有少數在甘薯內越冬;也有以成蟲在岩縫、石隙及枯枝落葉中越冬。越冬幼蟲於5-6月化蛹,成蟲羽化後要在化蛹的土室內生活數天才出土。成蟲耐飢力強,飛翔力差,有假死性。清晨露水未乾時多在根際附近土隙中;露水乾後至上午10時和下午4-6時活動最活躍。喜食苗頂端嫩葉、嫩莖、腋芽和嫩蔓表皮。中午陽光強時則隱藏在根際土縫或枝葉下。成蟲產卵為堆產,可產於麥莖、高梁、玉米留在田間的殘物中,禾本科雜草的枯莖中、甘薯藤、豆類根莖中,孔口有黑色膠質物封塗。卵孵化後,幼蟲潛入土中啃食寄主的根皮或蛀入根內蛀成隧道。當土溫下降到20℃以下,大多數幼蟲進入越冬。

防治措施

輪作及清潔田園

宜稻、薯輪作。田間秸稈及時妥善處理,如飼用或高溫積肥等。

捕殺成蟲

利用成蟲假死性和活動習性,宜在黃昏和清晨時間,當多數害蟲聚集在幼莖葉上覓食活動時,集中力量捕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