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Basho) 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很大,長橢圓形,花白色,果實跟香蕉很相似。常綠大型多年生草木。莖高達3-4米,不分枝,叢生。葉大,長可達3米,寬約40厘米,呈長橢圓形,有粗大的主脈,兩側具有平行脈,葉表面淺綠色,葉背粉白色。入夏,葉叢中抽出淡黃色的大型花。“扶疏似樹,質則非木,高舒垂蔭。”是前人對芭蕉的形、質、姿的形象描繪。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甘蕉根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單子葉植物綱
- 目:姜目
- 科:芭蕉科
- 屬:芭蕉屬
- 種:甘蕉根
- 分布區域:中國南部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具直立莖。植株叢生,一般高不及2m,高型的達4-5m。假莖均濃綠而帶黑斑,被白粉,尤以上部為多。葉柄短粗,通常長在30cm以下,葉翼明顯,張開,邊緣褐紅色或鮮紅色。葉片長圓形,長(1.5-)2-2.2m,寬60-70cm,先端鈍圓,基部近圓形,兩側對稱,葉面深綠色,無白粉,葉背淺綠色,被白粉。德狀花序下垂,花序軸密被褐色絨毛,苞片外面暗紫色,雄花苞片不脫落,每苞片內有花2列;花乳白色或略帶淺紫色,離生花被片近圓形,全線,先端有錐狀急尖,合生花被片的中間二側生小裂片,長約為中央裂片的1/2。最大的果叢有果360個之多,重可達32kg;一般的果叢有果8-10段,有果150-200個;果長圓形,長15-25cm,果棱明顯,有4-5棱,先端漸狹,果柄短,果皮青綠色,果肉甜滑,無種子,香味特濃。花、果期全年。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中國南部。
主要價值
【化學成份】根含酚類。
【性味】甘澀,寒。
①《別錄》:"大寒。"
②《唐本草》:"味甘,寒,無毒。"
③廈門《新醫療法與中草藥選編》:"甘澀,大寒。"
【歸經】《得配本草》:"入足陽明經。"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解毒。治熱喘,血淋,熱癤癰腫。
①《別錄》:"主癰腫結熱。"
②《唐本草》:"搗汁服,主產後血脹悶,敷腫,去熱毒亦效。"
③《本草求原》:"治一切腫毒,發背欲死,血淋澀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兩;或搗汁。外用:搗汁塗或搗爛敷。
【注意】《得配本草》:"多服動冷氣,胃弱脾弱,腫毒系陰分者禁用。"
【附方】 ①治麻疹肺熱痰喘:鮮香蕉根二錢,馬齒莧一兩,六月霜八錢。合搗爛絞汁,燉微溫,去沫內服。(《泉州本草》)
②預防白喉:鮮香蕉根一兩,蟛蜞菊五錢。水煎服。
③治血淋:鮮香蕉根四兩,旱蓮草一兩。水煎服。
④治熱癤腫毒:鮮香蕉根搗爛,外敷患處。(②方以下出廈門《新醫療法與中草藥選編》)
臨床套用
治療流行性乙型腦炎:取新鮮香蕉根去皮洗淨,搗爛絞汁,每日1000~1500毫升,分多次口服,每次少量,以服後不嘔吐為度。亦可加蜂蜜適量調味。昏迷者可用鼻飼。一般服3~4天后體溫即逐漸下降。待體溫穩定在37.5℃左右時,可逐步減量,至症狀基本消失後停藥。據觀察,病人服香蕉根汁後,先出現泄瀉、尿量增多現象,隨之高熱迅速下降,病情好轉。並無因水分排泄增多而產生脫水之弊。由於解決了高熱問題,從而避免或減輕了驚厥和呼吸衰竭等險象,使病情得以轉化。服用香蕉根汁後大便泄瀉較多是正常現象;如無泄瀉並出現腹脹者,則熱度便難以下降,病情就會惡化。故在服香蕉根汁期間,忌用冬眠藥和阿托晶類藥物,以免抑制胃腸蠕動引起腹脹。如服藥後無泄瀉,可配合灌腸或口服元明粉1~2錢,1日2次。在使用本法同時仍應配合物理降溫,使高熱得到迅速控制。治療117例,治癒110例,有後遺症1例,死亡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