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白條病

甘蔗白條病

甘蔗白條病是由白條黃單孢菌引起、發生在甘蔗上的病害。該病主要從葉尖至葉緣逐漸乾枯直至全葉枯萎,也有少許存在根部。

甘蔗白條病在世界上許多種植甘蔗國家和地區都有分布;在中國主要分布在廣東、台灣、福建。甘蔗在土壤過濕或雨水過多的條件下最易感染此病。

甘蔗白條病的防治策略為在防治上,做到農業防治與藥劑防治相結合;加強田間管理,主要是多施有機肥,及時中耕鬆土,避免田間積水。防治方法主要有選用抗(耐)病品種、加強栽培管理以及藥劑防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甘蔗白條病
  • 別名:葉燒病
  • 病原:白條黃單孢菌
  • 為害植物:甘蔗
  • 為害部位:葉尖、葉緣、根部
病原特徵,形態特徵,生理特性,為害症狀,分布範圍,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農業防治,化學防治,生物防治,

病原特徵

甘蔗白條病的病原菌是白條黃單孢菌(Xanthomonas albilineans (Ashby) Dowson)。

形態特徵

白條黃單孢菌,屬細菌。菌體桿狀,極生單根鞭毛,有時連成一串,或兩菌頂與頂相連。能遊動,有莢膜,好氣性,未見產生芽孢。大小(0.6-1.0)微米×(0.2-0.3)微米。

生理特性

病原菌大量存在於蔗莖變紅的維管束及葉的條紋中,細菌還可以存在於根部。革蘭氏染色陰性。在NA培養基上不能生長。在SPA培養基上菌落小,生長慢,有光澤,透明,蜜黃色,不能液化明膠,不水解澱粉。在氨鹽、硝酸鹽、天門冬醯胺作為氮源的培養基上不生長。病菌生長適溫25-28℃,最高37℃。

為害症狀

甘蔗白條病有慢性型和急性型之分。
急性型:不表現任何外表病狀便突然枯萎,狀如嚴重的缺水或蔗龜為害。枯菱可以發生於一株甘蔗,也可以整叢甘蔗枯萎,嚴重時可全田甘蔗枯死。縱剖蔗莖,不會發現維管束變色現象。
慢性型:在葉片上出現狹窄的白色或乳黃色條紋,沿維管束伸展,條紋可以由一條至數條,長度不等,長者可以和葉片同長,也可以向下伸展至葉鞘。染病較重的植株蔗莖節間變短,莖的節部長出許多側芽和纖弱的分櫱,這些側芽和分櫱也出現上述的白色條紋。縱剖蔗莖可見一些變紅色的維管束,這些變色的維管束可穿過節間。發病嚴重時蔗株莖內會出現壞死的空腔。

分布範圍

甘蔗白條病在世界上許多種植甘蔗國家和地區都有分布;原限在印度洋和中太平洋地區,後傳播到南北美洲、非洲以及南亞的近40個甘蔗種植國。在斐濟、印度尼西業、巴西、美國、澳大利亞、印度及中國台灣都引起明顯的損害。中國除台灣外,廣東、江西、福建等省也有發生。

侵染循環

病原細菌主要在種蔗內及宿根蔗記憶體活越冬,並成為翌年病害主要初次侵染來源。田間主要通過種苗和砍蔗工具傳播蔓延,也可借風雨及水流傳播,引種可以由帶病的種苗從一地區傳到另一地區。研究證明,病原菌通過蔗刀傳染不可忽視。除砍蔗刀外,在正常的栽培操作中,農具和其他機械傳播此病並不嚴重。土壤、昆蟲、氣流不攜帶此病。病原菌在土壤中不能長時間存活,只有在感病寄主中才能長期存活。

流行規律

氣候條件影響發病:甘蔗在土壤過濕或雨水過多的條件下最易感染此病。甘蔗染病後可以有很長的潛伏期,當天氣乾旱或缺肥或甘蔗接近開花時便大量出現病狀。
甘蔗白條病、主要通過種苗或耕作和收穫機具如蔗刀等傳播蔓延:一些耐病品種在正常的栽培條件下,染病後往往不表現明顯的病狀,這樣就會被誤認為是健康蔗株並留作種苗,而將此病傳至遠方,收穫或砍種時蔗刀斬過病蔗後,可將病菌傳給相鄰的蔗株或健康種苗,故宿根蔗發病率較高。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選用抗病品種代替感病品種:選育並種植抗病品種是防治白條病的較有效且經濟的辦法。
種植無病種苗:選擇確無可疑病株的蔗田作留種田,或對種苗進行50℃熱水處理2-3小時,用這些材料建立無病苗圃。這是防治白條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加強田間管理:多施有機肥,及時中耕鬆土,避免田間積水。同時又要防止乾旱,這樣可增強甘蔗的抗病力,對已染病的蔗株也可減輕和延緩枯萎。

化學防治

蔗刀及其他耕作工具的消毒:可用5%的煤酚皂溶液或福馬林溶液作為消毒藥劑。

生物防治

澳大利亞的研究者從生物防治甘蔗白條病的細菌中克隆到白條病解毒基因albD,並導入甘蔗中,轉基因甘蔗植株葉片經病菌接種後,抗病性明顯比非轉基因甘蔗提高,雖然育成品種對白條病均有一定的抗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由白條病引起的葉片灼傷症狀,但並未得到能完全抗白條病的品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