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東鄉族口頭文學與語言

甘肅東鄉族口頭文學與語言,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民間文學,甘肅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保護單位為東鄉縣文化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甘肅東鄉族口頭文學與語言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民間文學
  • 保存單位:東鄉縣文化館
歷史淵源,傳承保護,

歷史淵源

東鄉族自治縣位於甘肅省中部西南面,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面,13世紀20年代,成吉思汗西征時從中亞的撒馬爾罕等地逼迫東遷的信仰伊斯蘭教的回回色目人,以這些人為主體,融合了當地一部分漢、藏、蒙古等民族,逐漸形成民族共同體—東鄉族,東鄉語隨即產生,在民間也產生了許多口傳的拜提、童話、諺語、故事、兒歌等口頭文學。

傳承保護

東鄉族口頭文學與語言只能口傳,不能記載,代代相傳下來,辭彙流失量很大,漢化程度嚴重,漢語和東鄉語夾雜使用,柳樹、百和、董嶺等鄉的東鄉語中漢語成份占60%以上,並日趨漢化,使東鄉族口頭文學與語言難以完整的傳承下去。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對東鄉族口頭文學與語言的保護工作,2000年,由東鄉族學者馬國忠、陳元龍負責編著了中國第一部《東鄉語漢語詞典》,並於2002年,在福特基金會的支持下,成立了縣雙語辦公室,在那勒寺國小開設雙語教學班試點,為發掘、搶救、保護東鄉族口頭文學與語言起到了積極地推動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