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芽(甕安黃金芽)

黃金芽

甕安黃金芽一般指本詞條

黃金芽是山茶科、山茶屬植物Camellia sinensis (L.) Kuntze)的一個品種。樹形灌木型,小葉類,早芽種。樹姿半開張,生長勢中,分枝部位低,分枝密度密。葉片向上著生,葉片形狀窄橢圓形,葉片長6.9厘米,葉片寬2.7厘米;葉色黃色;葉片先端形狀鈍,開採期一般為3月下旬,一芽二葉盛期一般在4月上旬。發芽密度高,茸毛少。盛花期為每年11月初。一芽三葉長4.8厘米,一芽三葉百芽重32.3克。

黃金芽在中國主要茶區都有引種栽培。眾多研究發現,黃金芽抗高溫強光、抗寒、抗旱性均較差。宜選生長在海拔1200米以下,坡度小於15°的平坦地塊或坡度在15~25°的緩坡地。喜土體疏鬆,質地較好,通透性良好,土體沒隔層,不積水,腐殖質含量高,營養豐富而平衡,呈酸性或弱酸性土壤。中抗茶炭疽病,中抗茶小綠葉蟬。

黃金芽是浙江省林木品種委員會認定為省級良種,在茶葉生產中,以黃金芽加工製作綠茶數量最多,也有部分製作成紅茶,少量製作成黃茶、白茶等。黃金芽體內葉綠素、花青素含量均較少,胺基酸含量高於常規品種,茶多酚含量低於常規品種,酚氨比小,其品質特徵為乾茶色澤金黃、湯色橙黃、葉底明黃、滋味甘鮮。黃金芽除了可以作為生產用茶樹外,還可以用於園林綠化。

基本介紹

植物學史,形態特徵,分布範圍,生長環境,生長習性,黃化表現,物候期,繁殖方法,選苗圃地,前期準備,扦插繁殖,苗圃管理,栽培技術,園地建設,茶苗種植,幼齡茶園,成齡茶園,病蟲防治,主要價值,飲品,綠化,經濟,

植物學史

黃金芽茶樹於1998年被浙江省餘姚市的德氏家茶場發現於該市三七市鎮石步村,由自然變異單株通過無性繁殖而成,於2008年通過浙江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2008年,被浙江省林木品種委員會認定為省級良種。
黃金芽
成熟的黃金芽茶

形態特徵

樹形灌木型,小葉類,早芽種。樹姿半開張,生長勢中,分枝部位低,分枝密度密。嫩枝無毛。葉革質,窄橢圓形,葉片長6.9厘米,葉片寬2.7厘米;葉片先端形狀鈍,基部楔形,上面發亮,下面無毛或初時有柔毛,側脈5~7對,邊緣有鋸齒,葉柄長3~8毫米。葉色黃色。發芽密度高,茸毛少。
花1~3朵腋生,白色,花柄長4~6毫米,有時稍長;苞片2片,早落;萼片5片,闊卵形至圓形,長3~4毫米,無毛,宿存;花瓣5~6片,闊卵形,長1~1.6厘米,基部略連合,背面無毛,有時有短柔毛;雄蕊長8~13毫米,基部連生1~2毫米;子房密生白毛;花柱無毛,先端3裂,裂片長2~4毫米。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1.1~1.5厘米,每球有種子1~2粒。
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分布範圍

黃金芽在中國主要茶區都有引種栽培;適宜在浙江、江蘇、江西、貴州、安徽、湖北春秋冬季種植。

生長環境

眾多研究發現,黃金芽抗高溫強光、抗寒、抗旱性均較差。黃金芽宜選生長在海拔1200米以下,坡度小於15°的平坦地塊或坡度在15~25°的緩坡地,避風向陽或半陰半陽,土質肥沃,土層深度80厘米以上,土體疏鬆,質地較好,通透性良好,土體沒隔層,不積水,腐殖質含量高,營養豐富而平衡,呈酸性或弱酸性土壤。同時,附近要有水源。

生長習性

黃化表現

黃金芽茶樹品種黃化時期可持續兩三個季節。在適宜的生長環境下,黃金芽可達到全年黃色,其葉片黃化與光照的依賴關係十分密切,總體上呈現隨光照增強葉片黃化程度增加的趨勢,葉片會隨著環境光照強度由低到高依次呈現“淺綠—淺黃—黃色—金黃—黃泛白”等多種色澤。
王開榮等發現,黃金芽芽體在光照強度為1.5萬勒克斯以上出現黃化,光照強度達到6.0萬勒克斯時出現紅色芽;第4葉(成熟葉)在光照強度為2.5萬勒克斯以下時保持淺黃色,光照強度為3.0萬勒克斯時呈現明黃色,光照強度在6.0萬勒克斯以上時呈現深黃色。李明等研究發現,黃金芽的芽葉黃化啟動光照強度閾值在1.1萬~1.5萬勒克斯(光照強度低於1.1萬勒克斯時,芽體黃化表現不明顯;光照強度在1.5萬勒克斯以上時,芽體黃化表現明顯);光照強度在2.5萬勒克斯以上時,成葉黃化充分。相反的,遮光處理會使黃金芽葉色變綠。范延艮等通過雙層遮陰、單層遮陰和不遮陰3種光照處理,分別獲得了嫩綠、淺黃稍帶綠色、明黃色3種黃金芽春梢。同時,在實際觀察中也能發現,黃金芽樹冠下部蔭蔽位置存在返綠現象。
黃金芽(甕安黃金芽)
黃金芽

物候期

在中國不同地區、不同年份,由於氣候差異,黃金芽的物候期不同。根據對部分文獻的研究,總結黃金芽物候期如表所示。由表可知,黃金芽在不同地區、不同年份的一葉期、二葉期和三葉期一般都集中在3月。根據學者對多地黃金芽物候期的觀測發現,黃金芽的物候期比常用對照品種福鼎大白晚。但學者對黃金芽物候期的界定存在爭論,有中生種和早生種兩種不同的判定。
王治會等發現,2019~2020年江西省黃金芽一葉期在3月27~28日,二葉期在3月30日至4月2日。夏功敏等調查發現,2012~2013年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區的黃金芽一葉期在3月13~27日,二葉期在3月16~31日;此地黃金芽兩個葉期時間相差較大,多與當地氣候有關。宋榮晶等通過實地調查研究發現,2015~2017年貴州省六盤水市黃金芽一葉期在3月10~26日,二葉期在3月15~31日,時間跨度也比較大(這是因為此地2017年春季比一般年份要晚20天左右)。張凌雲等發現2018~2019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七星區黃金芽一葉期在3月19~22日,二葉期在3月24~27日,時間相差不大。另外,王開榮等總結在年活動積溫為5000℃的區域,黃金芽一芽一葉開展期在3月底至4月。俞慧玲在浙江省雲和縣觀測到黃金芽的萌芽期在3月中旬。
不同地區黃金芽物候期觀測數據
地區
鱗片期
魚葉期
一葉期
二葉期
三葉期
年份
江西省
-
-
03-27
03-30
04-02
2019
-
-
03-28
04-02
04-06
2020
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區
03-18
03-22
03-27
03-31
04-01
2012
03-03
03-09
03-13
03-16
03-26
2013
貴州省六盤水市
-
-
03-10
03-15
03-23
2015
-
-
03-08
03-12
03-20
2016
-
-
03-26
03-31
04-05
2017

繁殖方法

無性繁殖(短穗扦插繁殖)。

選苗圃地

一般選擇土壤呈微酸性(pH值在4.5~6.5之間)、地下水位低、通氣保肥性良好、避風向陽且具有灌溉條件的水稻田或緩坡地為宜。前茬最好套種過綠肥或肥田蘿蔔等,不要選擇前茬為烤菸或蔬菜的地塊。
黃金芽(甕安黃金芽)
黃金芽幼苗

前期準備

包括修築排灌設施、土地翻耕和整理等。

扦插繁殖

苗圃管理

栽培技術

園地建設

選擇背靠西南、漫射光為主、生態環境優越的茶區或被山體、密林等遮擋的谷地、陰坡茶園,園地坡度25°以下,土層深80厘米以上,地下水位100厘米以下,有機質含量較高,pH值為4.5~6.5的沙質壤土為主的地段。平地和坡度≤15°的緩坡按等高線布置茶行,15°~25°山坡開成內傾等高地,梯面寬度≥1.5米。園地開墾分初墾和復墾二次進行。初墾深40厘米,清除樹根、草根、石塊等雜物,復墾深30厘米,熟地在清除前作物後深墾1次即可。種植前1個月按茶行開種植溝深30厘米,寬60厘米。溝內施足底肥,施餅肥3000~6000千克/公頃、農家堆肥15~30噸/公頃,施入後與土拌勻,覆土10厘米。
黃金芽(甕安黃金芽)
黃金芽茶園

茶苗種植

2月中旬至3月上旬或9月下旬至11月下旬定植。雙行單株,大行距150厘米,小行距30厘米,株距30厘米;單行雙株,行距150厘米,株距30厘米。栽植時使茶苗根系自然舒展後逐層填土層層壓實,將土壤覆蓋至不露鬚根後,澆足定根水,覆土5厘米,覆土部位稍低於地面,茶苗入土至少10厘米。定植後及時覆蓋防旱保苗,覆蓋材料可用黑色薄膜、茅草、稻草、秸稈等,鋪草用量不低於22.5噸/公頃。

幼齡茶園

茶苗定植後,注意抗旱保苗,定期除草、修剪、施肥、耕作。茶園除草採用機械除草和人工除草相結合的方式,全年6~7次,禁止使用除草劑。茶苗定植後、第2年春茶後、第2年秋梢前或第3年春後分別進行定型修剪,高度依次為離地15、25~30、35~40厘米。第3次定型修剪也可在二輪梢後生長到15厘米以上時以打頂采替代。新茶園種植第1年最大光照強度控制在5萬勒克斯以下;第2~3年最大光照強度控制在6萬勒克斯以下,使茶樹新梢未成熟葉片色澤呈綠色、黃綠色,促進樹冠的生長培養。種植第1年春梢萌展到1芽2葉後、氣溫25℃以上時,第2年春茶修剪後,第3年夏秋季節氣溫30℃以上時,光照過強、不適宜地段上栽培的弱勢茶園在5~9月氣溫30℃以上,茶園內套種高稈植物,進行高度、冠幅和分枝密度的合理控制,或覆蓋中心高度不低於70厘米、遮光率50%~70%的黑色遮陽網。
黃金芽(甕安黃金芽)
黃金芽茶園
施肥幼齡茶園以速效肥為主,每年“一基三追”,年施純N75.0~112.5千克/公頃,氮、磷、鉀比例2:1.5:1.5,基肥施餅肥1125千克/公頃。土壤含水量低於70%時,通過灌溉、鋪草、淺耕、培土、遮陽、種植綠肥等措施滿足水分的供給。

成齡茶園

成齡茶園通過灌溉、鋪草、遮陽、耕作等辦法增加土壤水分供應,同時通過修剪、施肥、除草等措施增加產量、保證品質。土壤含水量低於70%時,節水灌溉。為避免發生日灼現象,5~9月當光強度>6萬勒克斯時,採用遮光率50%的黑色遮陽網覆蓋或間作高稈植物合理控制光照。在春茶前、夏茶前和7月上旬至9月上旬進行中耕除草,深度5~10厘米;茶樹秋梢生長休止至寒冬來臨前進行茶園行間土壤深翻,翻耕深度為15~20厘米。每年春茶采後或茶季結束後,剪去冠面3~5厘米的枝葉。
黃金芽(甕安黃金芽)
黃金芽茶園
在茶樹行間冠面間距<30厘米時,結合輕修剪進行切邊修剪。茶樹一、二、三級骨幹枝較強壯,有一定蓬面,但蓬面生產枝衰老、茶蓬內徒長枝和雞爪枝多、育芽能力弱、茶芽瘦小,經輕修剪不能形成豐產樹冠面的茶園,春茶採摘後或9~10月,剪去樹冠表面10~15厘米的枝葉,保留三級骨幹枝,實現深修剪。茶樹一、二級骨幹枝較強壯,但樹勢趨向衰老、蓬下出現徒長枝、蓬面雞爪枝和節節枝多、育芽能力差,經深修剪不能恢復豐產樹冠面的茶園,春茶採摘後,應剪去茶樹上部離地40~45厘米的枝條,保留一、二級骨幹枝,剪口要求完整平滑,剪後疏枝清蔸實現重修剪。樹勢嚴重衰老、多枯枝和病蟲枝、芽葉稀少細弱、病蟲等自然災害嚴重損傷樹勢、枝條大量枯死、管理不當未形成骨幹枝、未老先衰,經重修剪仍不能恢復豐產樹冠面的茶園,春茶採摘後,離地10~15厘米將茶樹上部枝條全部剪去,實行台刈。
每年“一基三追”,以氮肥為主,磷、鉀肥為輔,宜用商品有機肥、茶樹專用肥、餅肥作基肥,含硫複合肥、尿素等作追肥,施肥量參照乾茶產量確定,每生產100千克乾茶施用純N15~18千克,氮、磷、鉀用量比例為3:1:1。氮肥中基肥和追肥之比為7:3,茶葉單產高的茶園追肥比重高於單產低的茶園,春、夏、秋3季追肥比例為4:3:3。
黃金芽(甕安黃金芽)
黃金芽茶園

病蟲防治

苗期病害發生以茶餅病和茶炭疽病為主,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2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噴霧進行預防或控制。同時注意假眼小綠葉蟬、茶尺螻等蟲害危害,其所用農藥種類、用量和防治方法均與生產茶園相同。
成齡茶園針對小貫小綠葉蟬、灰茶尺蠖、茶黑翅粉虱、茶橙癭蟎、茶跗線蟎、茶餅病等病蟲害,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進行預警防控。按要求及時、分批、多次採摘鮮葉,冬季清園施基肥,進行茶園翻耕和修剪,減少蟲口數量,清除茶樹根部的枯枝、雜草,施基肥時將枯枝、雜草、落葉及表土清理至行間深埋。冬季套用礦物油、石硫合劑清園。用天敵友好型殺蟲燈誘殺害蟲,每1.33公頃安裝1台殺蟲燈。用天敵友好型色板誘殺小貫小綠葉蟬,設定密度為375~450張/公頃;用性誘劑誘殺灰茶尺蠖等害蟲。將捕食蟎、寄生蜂、瓢蟲、草蛉、蜘蛛、螳螂等害蟲天敵經室內人工大量飼養後釋放到茶園,控制相應的害蟲。也可採用高效低毒、水溶性替代農藥,按不同農藥使用規範用藥。
黃金芽(甕安黃金芽)
黃金芽茶園

主要價值

飲品

在茶葉生產中,以黃金芽加工製作綠茶數量最多,也有部分製作成紅茶,少量製作成黃茶、白茶等。由於黃金芽品種較為獨特,製作出的茶帶有明顯的品種特點。黃金芽具有胺基酸含量高、茶多酚含量低、酚氨比低的特點,製成綠茶具有獨特的優勢,用黃金芽製成的綠茶一般有“三黃”的品質特徵,即乾茶亮黃、湯色嫩黃、葉底明黃。香氣鮮濃持久,滋味清醇鮮爽。
不同地區、不同時期黃金芽鮮葉理化成分含量不同。根據已有文獻記載,黃金芽胺基酸含量在2.70%~7.00%,咖啡鹼含量在3.50%~3.80%,茶多酚含量在15.81%~22.90%,酚氨比在2.91~7.60,兒茶素含量在12.60%~15.04%。

綠化

黃金芽除了可以作為生產用茶樹外,還可以用於園林綠化(景觀林、行道樹等低層綠化)。

經濟

黃金芽第1生長周期畝產18.5千克,比對照白葉1號增產33.1%;第2生長周期畝產27.3千克,比對照白葉1號增產38.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