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燈(瓷器工藝燈)是指採用瓷器用品,包括瓷碗、瓷盤子、瓷勺等用以綑紮造型,用來表現彩燈藝術效果。
選材講究,重量上要輕質,最好選骨瓷類的瓷器,以免造型的負荷超重。最好選一些有鏤空花紋的花碗,以表現彩燈內透光的華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瓷器燈
- 別名:瓷器工藝燈
瓷器燈(瓷器工藝燈)是指採用瓷器用品,包括瓷碗、瓷盤子、瓷勺等用以綑紮造型,用來表現彩燈藝術效果。
選材講究,重量上要輕質,最好選骨瓷類的瓷器,以免造型的負荷超重。最好選一些有鏤空花紋的花碗,以表現彩燈內透光的華麗。
瓷器燈(瓷器工藝燈)是指採用瓷器用品,包括瓷碗、瓷盤子、瓷勺等用以綑紮造型,用來表現彩燈藝術效果。選材講究,重量上要輕質,最好選骨瓷類的瓷器,以免造型的負荷超重。最好選一些有鏤空花紋的花碗,以表現彩燈內透光的華麗。中國真...
瓷燈是南京清涼山出土的文物。迄今發現最早的並有紀年銘文的瓷燈是南京清涼山出土的三國時期“甘露元年”青瓷熊形燈。兩晉、南朝以至隋的青瓷燈,多是下設一圓盤或方盤,圓盤中立一燈柱,上座燈盞,燈盞或與柱分制合成。唐代出現白瓷...
白瓷燈 唐朝時期 1956年河南省陝縣唐墓出土 高30.5厘米 戰國秦漢時期多用銅燈和陶燈,魏晉以後,瓷燈開始流行。北朝時期(公元42O~581年)的白瓷,白中泛青,尚處於初級階段。唐代的白瓷生產技術明顯提高,這件白瓷燈原料優良,...
北齊蓮座瓷燈是山西太原北齊婁叡墓出土的北朝瓷器。通高50.2厘米、燈徑18厘米、底徑20厘米、柄長28厘米。由盞、長柄、底座構成。覆蓮座,柄、座連在一起,燈盞另制,底附尖插,與柄插合。裝飾聯珠、忍冬、寶珠等花紋,均為貼、...
青綠釉瓷燈,是北齊文物,出土於太原市王郭村婁睿墓,現收藏於山西省博物館。青綠釉瓷燈通體施黃綠釉,釉色晶瑩,有冰裂紋。文物介紹 器身蓮花圖案來自佛教藝術,而忍冬植物、聯珠、寶珠、新月、太陽等圖案裝飾,則深受中、西亞藝術影響...
宋邛窯青釉瓷燈 宋邛窯青釉瓷燈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
如果陶瓷燈具上有灰塵、污漬時,要用軟布輕輕擦拭,且不可用硬度過高的布或其他物品強行去污,免得劃傷瓷器的釉面。及時清潔燈具,3個月清潔一次。簡易燈具的清潔保養方法,不要用水清洗,儘量用乾布擦拭,如需用水、清潔劑等液體清潔,...
東晉甌窯青瓷點彩牛形燈通高13.4、口徑18.9、底徑17.8厘米。發展歷程 魏晉 進入發展期,器型豐富 很多造型與越窯雷同,但牛形燈鳳形碗是獨家 漢代至三國時,部分甌窯瓷器胎質不緻密,胎體燒結度較差;胎釉結合不佳,常有剝釉現象...
當前,全世界的薄胎陶瓷生產在中國,中國的薄胎陶瓷在景德鎮;薄胎陶瓷燈,其製成工藝有獨特的秘方,景德鎮人世代相傳,形成有如中醫世家秘方不外傳的傳統。工藝 薄胎陶瓷燈,在製成工藝上不同於普通瓷器的燒制方式,其從選料、制模、...
南朝青瓷燈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文物。此藏品為南朝時期的瓷器。高14.8厘米,口徑9.8厘米,底徑12厘米。該器為盞托合一,盞形狀為半球形,束口,圓唇。托為直口、平沿、直腹、玉璧底。托內底心有一圓柱連線盞底。內外施青黃色釉,...
陶瓷土燈的雛形始於新石器時代,發展到唐代的陶瓷土燈不僅具有豐富的造型,而且在使用的變化上出現了環保的概念。邛窯是我國古代著名瓷窯之一,盛行於唐代。據了解,在漢代張騫出使西域的時候,就曾見到有邛窯的瓷器銷往巴基斯坦等地。
唐邛窯青釉綠彩蓮花式瓷省油燈 唐邛窯青釉綠彩蓮花式瓷省油燈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
南朝洪州窯青釉蓮花燈 南朝洪州窯青釉蓮花燈是一件南北朝的文物,館藏於海南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西晉越窯系青釉燈,高8.6厘米,盤口徑9.4厘米,底徑4.4厘米。中國自西周時開始出現原始青瓷,一直到漢代晚期才逐漸轉變成型,三國時出現最早的成熟青瓷。西晉時,大部分窯場生產的瓷器已經是成熟青瓷了,但是仍然帶有原始青瓷的痕跡,如...
宋邛窯青瓷燈 宋邛窯青瓷燈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