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檐下的舊器物

瓦檐下的舊器物

《瓦檐下的舊器物》是中國當代作家黃孝紀創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於2019年10月。

《瓦檐下的舊器物》講述的是湘南農村的日常,包含著湘南鄉村的民俗、起居、建造、紅白喜事以及八公分村的變遷,旨在為一個時代保留一份鄉土記憶,為作者的鄉村立傳。該書以人文視角觀照農村的變遷,具有較大的歷史價值、文學價值和社會學價值。

2020年4月28日,該書入選2020年農家書屋重點圖書推薦目錄。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瓦檐下的舊器物
  • 作者:黃孝紀
  • 創作年代:當代
  • 文學體裁:散文集
  • 字數:277千字
  • 首版時間:2019年10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主題思想,藝術特色,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瓦檐下的舊器物》分六輯,共75篇鄉土散文。作者專註記錄20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中國南方鄉村的日常舊器物,對75種曾經日常使用但即將消失的舊器物進行了全面而系統、細膩而深情的描述,並配以大量具有藝術價值的彩色插圖,立體化展示了幾代人歷經的南方農耕歲月,是一部別樣的南方農村生活史、中國鄉村文化傳。

作品目錄

第一輯 溫暖的臥房
第二輯 灶屋的煙火
第三輯 廳屋的時光
第四輯 幽深的巷子
第五輯 金黃的禾場
第六輯 田野的剪影
長凳 支撐鄉人的生與死
籠罩 菜蔬衣物的烘曬器
書櫃 那個年代無書可裝
板箱 中學時代的好夥伴
腳盆 洗滌勞累與辛酸
淤桶 土地因之而肥沃
炭籮 擔回禦寒的溫暖
廒 稻穀滿倉,心中不慌
米筒 度量家人的一日三餐
米篩 宛如青篾絲編織的銅鑼
板子樓梯 猶聞上樓腳步聲
寬板長凳 與正灶共守一生
灶桌 鄉人切菜的地方
竹勺 舀一勺井水甘洌清涼
火柴 點燃鄉間的晨與昏
火筒 吹起一灶煙火
木甑 蒸出疏鬆好吃的甑蒸飯
筲箕 飯粒盛在其中潔白如玉
碗欃 紅漆雕花的“百寶櫃”
接手板 一種別樣的飯桌
碗盆 叮叮悅耳洗碗聲
茶葉簍 淡淡茶香讓人回味
圓盤 承載兒時的歡樂
木工箱 舊時木匠的百寶箱
八仙桌 一桌規矩,四方禮儀
果盒 精緻而莊重的禮器
抬盒 體面又風光的排場
嬰兒轎 屬於嬰兒的小小世界
礱 呈現金黃稻穀的內在美
罩盆 釀出芳香醇厚的紅薯酒
臉盆架 美好生活的啟蒙
竹篙 敲一串開心的日子
香筒 插幾縷裊裊的輕煙
相片框 留著遙遠的青春模樣
千年屋 永久棲居的住所
神台 家族血脈的源流
杤子樓梯 高處風光,別有境界
扁擔 挑起生活的責任
水桶 新的一天從挑水開始
竹籠 籠中雞犬之聲相聞
提桶 嬰兒成長的游泳池
洗衣杵 敲一片飛濺的水花
潲桶 零存整取的銀行
豬盆 人用瓷碗豬用盆
彈弓 敢與村莊萬物為敵
火桶 裝一缽童年的溫暖
課桌 讀書識字自茲而始
竹椅 盛夏里的一席清涼
仙人掌 打出平整的禾場
連枷 揮動旋轉的力量
谷籮 挑一擔豐收的喜悅
梳板 梳出無數道金黃的線條
竹掃帚 掃一片潔淨的天地
撮篩 收拾稻穀的好幫手
風車 禾場上的高頭大馬
簸箕 別樣的風車與禾場
桿秤 秤砣雖小,能壓千斤
算盤 撥一片跳動的清響
瓦桶 宣告一片瓦的誕生
陀螺 飛速旋轉的好玩物
犁 翻出鄉村壯美的牛耕圖
鋪磙 打碎一田草籽花
耙 梳理平整的田野
水車 灌溉高處的梯田
渡槽 將清流輸給田野
打禾機 驅動烈日下的“雙搶”
水軲轆 日夜轉動不停的引擎
竹籃 盛裝農人的收穫
篩子 挑一擔四季的農活
魚盆 買賣魚苗的擔子
魚簍 收穫一簍美味
竹筢 摟滿一筐樹葉
柴槍 肩擔責任與艱辛
油茶簍 背起記憶中的油茶林
木橋 飛奔跑過的童年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在該書中,黃孝紀以時代變遷的角度敘述著鄉村文化,他將家族與鄉情熔鑄在散文的血脈中,重構了“八公分”這一精神家園。在他的作品中,隨處可見的是他依照自己的心靈感受構築的鄉土情懷。方方正正的八仙桌,如同村裡的厚道之人,當舉辦宴席的時候,主家就會安排專門人員,滿村子去借八仙桌。酒席中,規矩也不勝枚舉,舊時的村人在日常生活中顯得很有禮節,這與自古以來八仙桌上的教化是息息相關的。果盒這件禮器也承載著流傳已久的禮俗文化,人們圍桌而坐,尊長舉杯,父親會為孩子們掛紅傳杯,給予美好的祝願。縱使人事代謝,歲月流遠,依舊能清晰地領略到獨特的湘南文化,感受中華文明的古老傳承。黃孝紀不僅關注著這片土地上的悲歡離合,也發掘著這片土地上民俗中孕育的善良美好。修路架橋,在古老的鄉村傳統中,曾是鄉民的自發行為。每逢大雨的時候,包括父親在內的許多中老年男子,都會去溪上、田埂、小木橋等地查看是否要加固或處理。若是遇到洪水將木橋墩攔腰折斷,村人會自發組織起來,重新打木樁、做橋板。即便多年後,木橋被寬闊的水泥橋取代,但是那古樸、美好的民性仍讓人心動不已。

藝術特色

該書沒有宏大敘事的架構,沒有刻意植入意識視角和道德評判,更沒有特別關注時代的特殊意義,純粹地書寫鄉村,書寫自己熟悉的鄉村生活。在鄉下,所有的命運都必須與這些器物所相關聯,它們關乎於鄉村的種種,鄉村的奮鬥,鄉村的喜怒哀樂,和鄉村的命運史。這些器物沒有什麼深刻的文化內涵,只是簡單地表述了那個年代裡的人,簡單而又快樂的生活狀態。事實上,這部書鋪開了一條歲月的繩索,一頭繫著20世紀70年代後的湘南鄉村人,另一頭繫著新世紀後那一代湘南鄉村人的命運轉換。作為一種時間脈絡,老器物的出現,或者消失,見證了一個時代的變遷,以及古老文明與現代文明的雙重演繹與掙扎。
該書文字不矯揉造作、不無病呻吟,文風質樸,能於平淡間感人於無形。雞籠、鴨籠、潲桶、水桶、竹籃、扁擔、八仙桌、長凳、板凳、犁耙、腳盆、火筒、木甑,這些日常中的器物,正是湘南農村生活的基礎形態物,構成了湘南生活樸素的韻味,積成了文本。因為有了生活的語境,作者自然寫起來輕車熟路,角色一下子就拉近了與鄉土的精神交集。他在《魚簍》中寫道:“舊時故鄉的男孩,似乎天生就有著捉魚蝦的愛好。很多人直到中老年依然樂此不疲。基於此,各種漁具也是形形色色。這之中,魚簍就十分尋常。”魚簍是用來裝魚蝦的容器,當然也裝其他可以用來做成菜餚的水生物。只是隨著農業生產方式的變化以及打魚機的出現,很多水田成了旱地,無魚可捉了,那些魚簍自然也成了無用的東西,被棄置一隅。在《長凳》一文中,黃孝紀說:“鄉人的一輩子,坐著長凳,躺著長凳,用著長凳。及至生命終止,蓋棺定論,仍然離不開兩條長凳……”“出殯的那一天,當棺材穩穩地被眾人抬上了肩,長凳被推倒在地,父母從此永別了家,永別了村莊和人間”。長凳代表了鄉村的味道,一旦與人和人的生活結合在一起,就構成了一個獨特的氣場。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19年11月18日,該書入選《深港書評》好書周榜。
2019年11月18日,該書入選2019年11月中華讀書報月度好書榜。
2020年4月28日,該書入選2020年農家書屋重點圖書推薦目錄。

出版信息

《瓦檐下的舊器物》首次出版於2019年10月,由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瓦檐下的舊器物》
2019年10月
廣西人民出版社
978-7-219-10843-7

作者簡介

黃孝紀,1969年出生於湘南山區八公分村,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曾獲孫犁散文獎等獎項。近年以出生地為樣本書寫中國南方鄉村社會變遷,在全國各級期刊發表散文作品數十萬字,著有“八公分記憶”系列散文集多部,已出版《老去的村莊》《八公分的時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