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子、葫蘆白粉病

瓠子、葫蘆白粉病

瓠子、葫蘆白粉病的發病特點:該病屬於真菌性病害。在田間病菌在病殘體上越冬,在溫室也可以菌絲或分生孢子在寄主上越冬。分生孢子借氣流或雨水傳播。溫度15到30攝氏度,相對濕度80%以上適宜發病。雨後乾燥、時晴時雨而無大雨,天氣乾旱而田間濕度大利於發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瓠子、葫蘆白粉病
  • 主要危害作物:西葫蘆、西瓜,黃瓜、筍瓜、南瓜
  • 主要為害部位:葉片、葉柄
基本信息,為害症狀,形態特徵,發病條件,防治方法,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瓠子、葫蘆白粉病
病原中文名: 瓜類單囊殼
病原拉丁學名: Sphaerotheca cucurbitae(Jacz.)Z.Y.Zhao.
病原分類地位: 子囊菌亞門
病害類型: 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 本菌除侵染瓠瓜外,還可侵染黃瓜、筍瓜、南瓜、西葫蘆、西瓜、甜瓜、矮瓜、葫蘆、茅瓜等。
主要為害部位: 主要為害葉片、葉柄
瓠子、葫蘆白粉病瓠子、葫蘆白粉病

為害症狀

主要為害葉片、葉柄。葉片染病初生稀疏白粉狀霉斑,圓形至近圓形或不整形,發病輕的葉片組織產生病變不明顯,條件適宜時白粉斑迅速擴展連片或覆滿整個葉面,形成濃密的白粉狀霉層,致葉片老化、功能下降,葉片乾枯而死。

形態特徵

瓜類單囊殼(Sphaerotheca cucurbitae(Jacz.)Z.Y.Zhao.),屬子囊菌亞門真菌。子囊果球形,散生,褐色或暗褐色,直徑75~90微米;附屬絲4~8根,絲狀,曲膝狀彎曲,長為子囊果直徑的0.5~3倍,基部平滑略粗,具隔膜3~5個,無色或下部淺褐色;具1個子囊,子囊無柄或具短柄,近球形,壁厚,大小60~70×42~60微米,內含4~8個子囊孢子,橢圓形,大小19.5~28.5×15~19.5微米;分生孢子成串,腰鼓狀,廣橢圓形,大小19.5~30×12~18微米。本菌子囊果散生,附屬絲無色或僅下部淺褐色、具4~8個子囊孢子。單囊殼(Sphaerotheca fuliginca)也是該病病原。
瓠子、葫蘆白粉病

發病條件

南方病菌以菌絲或分生孢子在寄主上越冬或越夏,北方病菌以閉囊殼隨病殘體留在地上或溫室里的花卉上越冬,此外也可在棚、室瓜類作物上越冬,翌年,分生孢子借氣流或雨水傳播,落在寄主葉片上以後,分生孢子先端產生芽管和吸器從葉片表皮侵入,菌絲體附生在葉表面,從萌發到侵入需24小時,每天可長出3~5根菌絲。5天后在侵染處形成白色菌絲叢狀病斑,經7天成熟,形成分生孢子飛散傳播,進行再侵染。產生分生孢子適溫15~30℃,相對濕度80%以上,氣溫升高,濕度適宜,上午6時至下午3時有微風適於孢子飛散,尤以中午至下午3時最適。分生孢子發芽和侵入適宜相對濕度90~95%,無水或低濕雖可發芽侵入,但該菌遇水或濕度飽和,易吸水破裂而死亡。在塑膠棚、溫室或田間,白粉病能否流行取決於濕度和寄主的長勢。一般濕度大利其流行,雖然低濕此菌可萌發,但高濕萌發率明顯提高,因此,雨後乾燥或少雨,但田間濕度仍舊很大,白粉病流行的速度快,尤其當高溫乾旱與高溫高濕交替出現,又有大量白粉菌源時很易流行。

防治方法

從選用抗病品種和噴藥切斷病菌來源兩方面入手。
(1)選用抗病品種。
(2)發病初期開始噴灑20%三唑酮(粉銹寧)乳油20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600倍液、50%硫磺懸浮劑250倍液、2%抗黴菌素(農抗120)水劑200倍液、27%高脂膜乳劑80~100倍液。技術要點是早預防、午前防和噴周到及大水量。
(3)對上述殺菌劑產生抗藥性的地區,可選用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隔20天1次。防治1次或2次。採收前4天停止用藥。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