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瓜田廟戲台建於明代。戲台兩面背水,戲班班船可直接靠近和戲台緊接的廂房,在水鄉舞台中獨具特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瓜田廟戲台
- 外文名:gua tan miao xi tai
- 節日起源:娛樂
- 節日意義:豐富生活
簡介,建築特徵,歷史沿革,
簡介
瓜田廟戲台位於紹興市紹興縣東周村,又叫紹興萬年台,建於明代,是紹興出西廓門三大戲台之一。
明朝時當地的言、余、劉、宋、繆、周共六姓重修瓜田廟(寺),並在廟(寺)建了一戲台,取名瓜田戲台(又有稱萬年台),好稱六社笙歌,台前“六社笙歌”四字便由此而得名。 戲台兩面背水,戲班班船可直接靠近和戲台緊接的廂房,在水鄉舞台中獨具特色。
建築特徵
戲台座南朝北,歷經修繕,雖遭文革,但仍保存完好。瓜田戲台為單檐歇山頂,石庫台基,分前後台。前台進深530厘米,抬梁式構造。歇山頂、桁坊以上均為木結構,無“雞籠頂”澡井,台四角下置四支石柱,牛腿浮雕花草圖案。石廓基礎,基高135厘米,台高寬540厘米,進深500厘米。台板至檐口高267厘米。後台(廂房)比前台略低,面積為540厘米×515厘米。每演劇,臨時鋪設厚10厘米之台板。東、南、西三面用磚牆圍砌,後壁中間開門,門下設雙向落坡台階。前、後台之間置屏風,屏門兩側為“出將”、“入相”之門。正脊兩端飾鴟吻,中間塑聚寶盆。
歷史沿革
據清代重修後馬村《周姓宗譜》記載,周始祖遷自明(洪武初),廟內原有明正德王守仁和天啟、萬曆年間禮部尚書孫慎行、禮部侍郎董其昌的匾額,以及“萬曆捐資重建”石碑,是廟當年建於明中葉。據周庸邨等老人提供,戲台石柱原系明季官宦言相國石梅官船河舫舊柱移用,且從戲台與廟基整體布局看來,戲台建造至少不會遲於明萬曆。在清乾隆、鹹豐、同治年間和民國十三年(1924)曾多次修葺,現除正脊吻獸被改動外,其他結構未變。
瓜田廟門匾為明天啟禮部尚書孫慎行所書:“英靈保社”。戲台前柱楹聯為:“自西自東,共樂今時鐘鼓;如幻如影,伊瞻古代衣冠”。戲台兩側也有兩幅對聯,一聯曰:“太史湖畔聽魚唱,瓜田舊柱起新貌”。聯中的太史湖因清乾隆年間山陰後馬人周長發考中進士,點位翰林(古代稱翰林亦為太史),向乾隆求得越中水域一處————大小坂湖,故名。另有一聯:“五更天萬古千秋年,數天地五湖四海人”。
逢年過節,戲台演出活動頻繁,演出的班社、劇種、劇目極為豐富。1980年,電影《阿Q正傳》、《舞台姐妹》都曾在這裡拍攝外景,紹劇《龍虎鬥》、《三打白骨精》曾在此演出。